二郎神

二郎神
闷来弹鹊,又搅碎、一帘花影。漫试着春衫,还思纤手,熏彻金猊烬冷。动是愁端如何向?但怪得新来多病。嗟旧日沈腰,如今潘鬓,怎堪临镜?
重省别时泪湿,罗衣犹凝。料为我厌厌,日高慵起,长托春酲未醒。雁足不来,马蹄难驻,门掩一庭芳景。空伫立,尽日阑干,倚遍昼长人静。
()
喜鹊唧唧喳喳,徒自增加我的愁情。闷得弹走喜鹊,反而搅碎了一帘花影。我漫不经意地穿上春天的衣衫,却又想到那是她亲手缝制,那双又白又嫩的纤手让我时常思念。她曾点燃熏过的香炉,如今早已香尽灰冷。动不动就引起忧愁,却又不知怎样排遣。只怪近来多病,叹息本来就很瘦弱的我,如今双鬓又添白发,点点星星。怎能还敢去对镜自照。彷自使人伤心。 我又重新想起当日的情景,临别时的她的眼泪洒满衣襟,罗衣上至今恐怕还有泪痕。我能预料得到,她一定为我而伤情。终日慵困懒散,太阳高照也懒得起身。常向人推托,说是春酒太醉人而难醒,只怪鸿雁不能捎来书信,又怪门外车马匆匆而过,没有在门前停留。庭院里一派春日的芳景,她却把门户关得很紧。终日里倚遍栏杆,空自伫立伤情。只觉得白昼太长,庭院内外也太寂静冷清。

金猊(ní):狮形的铜香炉。 潘鬓:晋人潘岳中年胡鬓发初白。此处喻衰老。 凝:凝结。 酲(chéng):病酒。 雁足:雁足传书。见《汉书·苏武传》,将书信缚在大雁足上传递。

传说此词是为怀念一位不容于妻室而被逐的宠妾所写。上片写词人在宠妾被逐之后触景生情,睹物思人,因相思而多病憔悴的情形。下片设想对方也在为自己终日凝愁,空白伫望。此词最值得称道之处,是在表情达意上使用的层层翻入法。起句的“闷来弹鹊”本来就是由“喜鹊报喜”的传说翻出的,但弹鹊的结果不仅没有使愁端稍解,反而“又搅碎一帘花影”,平添了许多怅惘,这是由驱愁翻成了添愁。同样,“漫试春衫”,以及眼下烬冷的“金猊”(即熏炉),以致引出“动是愁端如何向”的感叹来。到“新来多病”几句,更是愁翻成病,病转添愁,把怀人的情绪写到了极致。 下片中,先写她“别时泪湿,罗衣犹凝”,本来已十分感人。到了“料为我厌厌,日高慵起,长托春酲未醒”写别后情状,不再说泪,也没有用“愁”字,然而感情却更深沉了。“雁足不来,马蹄难驻”写有所待而待;“空伫立,尽日阑干倚遍”写无所待而待,由希望到绝望,绝望中又包含着希望,也是一步一步地翻深。这道词抒写缠绵而复杂的感情,采用此法既能照顾到情绪的微妙变化,又能把感情渐次推向高峰,因而极富感染力。

徐伸

徐伸,字干臣,三衢(今浙江衢州)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徽宗政和初前后在世。政和初,以知音律为太常典乐。出知常州。善词。

猜你喜欢

一首诗来百度吟,新情字字又声金。西看已有登垣意,
远望能无化石心。河汉期赊空极目,潇湘梦断罢调琴。
况逢寒节添乡思,叔夜佳醪莫独斟。

()

冉冉岁云暮,寒风正凄其。

言辞东村宅,去适西村庐。

岂无旧巢恋,欢与吾仲居。

西村况不远,相去一里余。

回瞻竹树间,炊烟出前厨。

吾病四十衰,厌厌日不如。

忧患易反本,戚戚念友于。

安得我叔氏,亦复来于兹。

遥望城中山,引领空嗟咨。

()

山前无数碧琅玕,一径清森五月寒。
世上何人怜苦节,应须细问子猷看。

()

何者谓知音,知音只在心。肝脾无效验,钟鼓漫搜寻。

既若能开物,何须更鼓琴。来仪非为凤,只是感人深。

()

温渚停仙跸,丰郊驻晓旌。路曲回轮影,岩虚传漏声。
暖溜惊湍驶,寒空碧雾轻。林黄疏叶下,野白曙霜明。
眺听良无已,烟霞断续生。

()

幽香拍塞满比邻。问开到、几层春。谢绝蝶蜂群。祗么凤、和渠意亲。醉红肌骨,艳红妆束,能有许时新。也待不摇唇。忍孤负、风流玉人。

()

夜窗松月旧家风,宦海飘流鞅掌中。但觉年年添一岁,不知齿豁与头童。

()

雪带东风洗画屏,客星悬处聚文星。未归嵩岭暮云碧,

久别杜陵春草青。熊轼并驱因雀噪,隼旟齐驻是鸿冥。

岂知京洛旧亲友,梦绕潺湲江上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