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通·内篇·载文第十六

史通·内篇·载文第十六
夫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观乎国风,以察兴亡。是知文之为用,远矣大矣。
若乃宣、僖善政,其美载于周诗;怀、襄不道,其恶存乎楚赋。读者不以吉甫、奚斯为谄,屈平、宋玉为谤者,何也?盖不虚美,不隐恶故也。是则文之将史,其流一焉,固可以方驾南、董,俱称良直者矣。
爰洎中叶,文体大变,树理者多以诡妄为本,饰辞者务以淫丽为宗。譬如女工之有绮縠,音乐之有郑、卫。盖语曰:不作无益害有益。至如史氏所书,固当以正为主。是以虞帝思理,夏后失御,《尚书》载其元首、禽荒之歌;郑庄至孝,晋献不明,《春秋》录其大隧、狐裘之什。其理谠而切,其文简而要,足以惩恶劝善,观风察俗者矣。若马卿之《子虚》、《上林》,扬雄之《甘泉》、《羽猎》,班固《两都》,马融《广成》,喻过其体,词没其义,繁华而失实,流宕而忘返,无裨劝奖,有长奸诈,而前后《史》、《汉》皆书诸列传,不其谬乎!
且汉代词赋,虽云虚矫,自余它文,大抵犹实。至于魏、晋已下,则讹谬雷同。榷而论之,其失有五:一曰虚设,二曰厚颜,三曰假手,四曰自戾,五曰一概。
何者?昔大道为公,以能而授,故尧咨尔舜,舜以命禹。自曹、马已降,其取之也则不然。若乃上出禅书,下陈让表,其间劝进殷勤,敦谕重沓,迹实同于莽、卓,言乃类于虞、夏。且始自纳陛,迄于登坛。彤弓卢矢,新君膺九命之锡;白马侯服,旧主蒙三恪之礼。徒有其文,竟无其事。此所谓虚设也。
古者两军为敌,二国争雄,自相称述,言无所隐。何者?国之得丧,如日月之蚀焉,非由饰辞矫说所能掩蔽也。逮于近古则不然。曹公叹蜀主之英略,曰“刘备吾俦”;周帝美齐宣之强盛,云“高欢不死”。或移都以避其锋,或断冰以防其渡。及其申诰誓,降移檄,便称其智昏菽麦,识昧玄黄,列宅建都,若鹪鹩之巢苇,临戎贾勇,犹螳螂之拒辙。此所谓厚颜也。
古者国有诏命,皆人主所为,故汉光武时,第五伦为督铸钱掾,见诏书而叹曰:“此圣主也,一见决矣。”至于近古则不然。凡有诏敕,皆责成群下,但使朝多文士,国富辞人,肆其笔端,何事不录。是以每发玺诰,下纶言,申恻隐之渥恩,叙忧勤之至意。其君虽有反道败德,唯顽与暴。观其政令,则辛、癸不如;读其诏诰,则勋、华再出。此所谓假手也。
盖天子无戏言,苟言之有失,则取尤天下。故汉光武谓庞萌“可以托六尺之孤”,及闻其叛也,乃谢百官曰:诸君得无笑朕乎?是知褒贬之言,哲王所慎。
至于近古则不然。凡百具寮,王公卿士,始有褒崇,则谓其珪璋特达,善无可加;旋有贬黜,则比诸斗筲下才,罪不容责。夫同为一士之行,同取一君之言,愚智生于倏忽,是非变于俄顷,帝心不一,皇鉴无恒。此所胃自戾也。
夫国有否泰,世有污隆,作者形言,本无定准。故观猗与之颂,而验有殷方兴;睹《鱼藻》之刺,而知宗周将殒。至于近代则不然。夫谈主上之圣明,则君尽三、五;述宰相之英伟,则人皆二八。国止方隅,而言并吞六合;福不盈{此目},而称感致百灵。虽人事屡改,而文理无易,故善之与恶,其说不殊,欲令观者,畴为准的?此所谓一概也。
于是考兹五失,以寻文义,虽事皆形似,而言必凭虚。夫镂冰为璧,不可得而用也;画地为饼,不可得而食也。是以行之于世,则上下相蒙;传之于后,则示人不信。而世之作者,恒不之察,聚彼虚说,编而次之,创自起居,成于国史,连章疏录,一字无废,非复史书,更成文集。
若乃历选众作,求其秽累,王沈、鱼豢,是其甚焉;裴子野、何之元,抑其次也。陈寿、干宝,颇从简约,犹时载浮讹,罔尽机要。唯王劭撰《齐》、《隋》二史,其所取也,文皆诣实,理多可信,至于悠悠饰词,皆不之取。此实得去邪从正之理,捐华摭实之义也。
盖山有木,工则度之。况举世文章,岂无其选,但苦作者书之不读耳。至如诗有韦孟《讽谏》,赋有赵壹《嫉邪》,篇则贾谊《过秦》,论则班彪《王命》,张华述箴于女史,张载题铭于剑阁,诸葛表主以出师,王昶书字以诫子,刘向、谷永之上疏,晁错、李固之对策,荀伯子之弹文,山巨源之启事,此皆言成轨则,为世龟镜。求诸历代,往往而有。苟书之竹帛,持以不刊,则其文可与三代同风,其事可与《五经》齐列。古犹今也,何远近之有哉?
昔夫子修《春秋》,别是非,申黜陟,而贼臣逆子惧。凡今之为史而载文也,苟能拨浮华,采贞实,亦可使夫雕虫小技者,闻义而知徒矣。此乃禁淫之堤防,持雅之管辖,凡为载削者,可不务乎?
()

刘知几

刘知几(661年-721年),字子玄,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唐高宗永隆元年(680年)举进士。武则天长安二年(702年)开始担任史官,撰起居注,历任著作佐郎、左史、著作郎、秘书少监、太子左庶子、左散骑常侍等职,兼修国史。长安三年与朱敬则等撰《唐书》八十卷,神龙(705年~707年)时与徐坚等撰《武后实录》。玄宗先天元年(712年),与谱学家柳冲等改修《氏族志》,至开元二年(714年)撰成《姓族系录》二百卷,四年与吴兢撰成《睿宗实录》二十卷,重修《则天实录》三十卷、《中宗实录》二十卷。

猜你喜欢

载酒酹江月,对客唱杨枝。江山宾主清绝,此会见应稀。

天遣秋明似镜,人比潮来有信,佳节莫差池。回首曲江曲,往事不胜悲。

种前水,胥后水,水群飞。素车白马塞路,我亦弄潮归。

怪底双眸役月,赢得双髯酿雪,意态已全非。吩咐乱涛上,莫打钓鱼矶。

()

风飒沈思眼忽开,尘埃污得是庸才。那堪更见巢松鹤,飞入青云不下来。

()

五龙何岧峣,苍翠锁髻鬟。上有石夫人,亭亭白云间。

白云影落横湖水,照见衣裳明镜里。当时拥袂泣无声。

地久天长扶不起。风疏石发森绿苔,云罗静敛菱花开。

盈盈漫道不能语,环佩凌霄疑下来。石夫人,尔何苦?

累累同化七子女,奚不奋飞归乐土。陵谷变迁经几时,不转贞心自今古。

我思鞭山到海东,唤尔良人转飞蓬。山头之石复人化,笑脸相对朝霞红。

碧虚携手共飞去,一洗万古烦冤空。雾鬓烟鬟竟难改,青冥回立年年在。

待夫君兮何时还,日送云帆向沧海。石夫人,恨休歇。

精卫衔石女化蝉,宇宙由来常多阙。望夫之山更何人,与尔迢迢竞突兀。

天荒地老同此心,泣向姮娥诉明月。

()

厄运初遘。

阳爻在六。

干象栋倾。

坤仪舟覆。

横厉纠纷。

群妖竞逐。

火燎神州。

洪流华域。

彼黍离离。

彼稷育育。

哀我皇晋。

痛心在目。

天地无心。

万物同涂。

祸淫莫验。

福善则虚。

逆有全邑。

义无完都。

英蘂夏落。

毒卉冬敷。

如彼龟玉。

韫椟毁诸。

刍狗之谈。

其最得乎。

咨余软弱。

弗克负荷。

愆衅仍彰。

荣宠屡加。

威之不建。

祸延凶播。

忠陨于国。

孝愆于家。

斯罪之积。

如彼山河。

斯衅之深。

终莫能磨。

郁穆旧姻。

嬿婉新婚。

不虑其败。

唯义是敦。

裹粮携弱。

匍匐星奔。

未辍尔驾。

已隳我门。

二族偕覆。

三孽并根。

长惭旧孤。

永负冤魂。

亭亭孤干。

独生无伴。

绿叶繁缛。

柔条修罕。

朝采尔实。

夕捋尔竿。

竿翠丰寻。

逸珠盈椀。

实消我忧。

忧急用缓。

逝将去矣。

庭虚情满。

虚满伊何。

兰桂移植。

茂彼春林。

瘁此秋棘。

有鸟翻飞。

不遑休息。

匪桐不栖。

匪竹不食。

永戢东羽。

翰抚西翼。

我之敬之。

废欢辍职。

音以赏奏。

味以殊珍。

文以明言。

言以畅神。

之子之往。

四美不臻。

澄醪覆觞。

丝竹生尘。

素卷莫启。

幄无谈宾。

既孤我德。

又阙我邻。

光光叚生。

出幽迁乔。

资忠履信。

武烈文昭。

旌弓骍骍。

舆马翘翘。

乃奋长縻。

是辔是镳。

何以赠之。

竭心公朝。

何以叙怀。

引领长谣。

()

日火烧空海欲乾,莲宫深处书生寒。

佛家一片清凉景,借与诗人尽日看。

()

相公倦台鼎,分正新邑洛。才子富文华,校雠天禄阁。

寿觞佳节过,归骑春衫薄。鸟哢正交加,杨花共纷泊。

亲交谁不羡,去去翔寥廓。

()

瘦影相随九节筇,同袍无处觅行踪。远看天目山中寺,来听石头城里钟。

洗钵泉通陈井水,开窗云度蒋陵松。忽闻一夜猿啼月,却忆飞来最上峰。

()

烟雾空濛雪满山,溪行清绝不知寒。披云钓艇游仙去,激水风轮入画看。

野宿遗黎兵后泣,宵征武士道傍餐。多愁多病谁知者,强对清尊一破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