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无行禅师同游鹫岭瞻奉既讫遐眺乡关无任殷忧聊述所怀为杂言诗。唐代。义净。观化祇山顶,流睇古王城。万载池犹洁,千年苑尚清。 仿佛影坚路,摧残广胁𡺡。七宝仙台亡旧迹,四彩天花绝雨声。 声华日以远,自恨生何晚。既伤火宅眩中门,还嗟宝渚迷长坂。 步陟平郊望,心游七海上。扰扰三界溺邪津,浑浑万品亡真匠。 唯有能仁独圆悟,廓尘静浪开玄路。创逢肌命弃身城,更为求人崩意树。 持囊毕契戒珠净,被甲要心忍衣固。三祇不倦陵二车,一足忘劳超九数。 定潋江清沐久结,智剑霜凝斩新雾。无边大劫无不修,六时悯生遵六度。 度有流光功德收,金河示灭归常住。鹤林权唱演功周,圣徒往昔传馀响。 龙宫秘典海中探,石室真言山处仰。流教在兹辰,传芳代有人。 沙河雪岭迷朝径,巨海鸿崖乱夜津。入万死,求一生。 投针偶穴非同喻,束马悬车岂等程。不徇今身乐,无祈后代荣。 誓舍危躯追胜义,咸希毕契传灯情。劳歌勿复陈,延眺且周巡。 东睇女峦留二迹,西驰鹿苑去三轮。北睨舍城池尚在,南睎尊岭穴犹存。 五峰秀,百池分。粲粲鲜花明四曜,辉辉道树镜三春。 扬锡指山阿,携步上祇陀。既睹如来叠衣石,复观天授迸馀峨。 伫灵镇梵岳,凝思遍生河。金花逸掌仪前奉,芳盖陵虚殿后过。 旋绕经行砌,目想如神契。回斯少福涧生津,共会龙华舍尘翳。
(635~713)唐代译经僧。河北涿县人,一说齐州(山东历城)人,俗姓张。字文明。幼年出家,天性颖慧,遍访名德,博览群籍。年十五即仰慕法显、玄奘之西游,二十岁受具足戒。自圣历二年(699)迄景云二年(711),历时十二年,译出五十六部,共二三○卷,其中以律部典籍居多,今所传有部毗奈耶等之诸律大多出自其手,与鸠摩罗什、真谛、玄奘等共称四大译经家。师于译述之余,亦常以律范教授后学,盛传京洛。著有南海寄归内法传四卷、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二卷,并首传印度拼音之法。先天二年正月入寂,世寿七十九。建塔于洛阳龙门。
蟠桃三熟,正清霜吹冷,爱日烘香。小试芳菲,时候无限风光。洛滨老人星见,□少室、云物开祥。丹青万江,熊兆昆台,凤举朝阳。
向元枢曾辅岩廊。记名著金瓯,位入中堂。梦熟钧天,屡惊颠倒衣裳。黄发更宜补衮,归去定、军国平章。管弦珠翠,兰玉簪缨,岁岁称觞。
十月桃(为富枢密)。宋代。张元干。 蟠桃三熟,正清霜吹冷,爱日烘香。小试芳菲,时候无限风光。洛滨老人星见,□少室、云物开祥。丹青万江,熊兆昆台,凤举朝阳。向元枢曾辅岩廊。记名著金瓯,位入中堂。梦熟钧天,屡惊颠倒衣裳。黄发更宜补衮,归去定、军国平章。管弦珠翠,兰玉簪缨,岁岁称觞。
坡陀羸马暮云昏,苦忆兔园高帝孙。
子舍芝兰皆可佩,後房桃李总能言。
秋千门巷火新改,桑柘田园春向分。
病酒相如在行役,梁王谁与共清樽。
道中寄公寿。宋代。黄庭坚。 坡陀羸马暮云昏,苦忆兔园高帝孙。子舍芝兰皆可佩,後房桃李总能言。秋千门巷火新改,桑柘田园春向分。病酒相如在行役,梁王谁与共清樽。
间情小院沈吟,草深柳密帘空翠。风檐夜响,残灯慵剔,寒轻怯睡。店舍无烟,关山有月,梨花满地。二十年好梦,不曾圆合,而今老、都休矣。
谁共题诗秉烛,两厌厌、天涯别袂。柔肠一寸,七分是恨,三分是泪。芳信不来,玉箫尘染,粉衣香退。待问春,怎把千红换得,一池绿水。
水龙吟。宋代。黄孝迈。 间情小院沈吟,草深柳密帘空翠。风檐夜响,残灯慵剔,寒轻怯睡。店舍无烟,关山有月,梨花满地。二十年好梦,不曾圆合,而今老、都休矣。谁共题诗秉烛,两厌厌、天涯别袂。柔肠一寸,七分是恨,三分是泪。芳信不来,玉箫尘染,粉衣香退。待问春,怎把千红换得,一池绿水。
白石山川贵可知,公侯衮衮应斯时。
蓝田美玉双呈瑞,沧海明珠两朵奇。
从此一门成薛凤,如今三子胜徐麟。
东君更有灵椿寿,看取他年折桂枝。
贺人双生。宋代。王大烈。 白石山川贵可知,公侯衮衮应斯时。蓝田美玉双呈瑞,沧海明珠两朵奇。从此一门成薛凤,如今三子胜徐麟。东君更有灵椿寿,看取他年折桂枝。
久客意何如,别时春水初。犹闻离洛浦,未答入关书。
病榻留僧舍,归魂到我庐。无坟生宿草,此恨恐难除。
单齐云殁于秦中。清代。李宪噩。 久客意何如,别时春水初。犹闻离洛浦,未答入关书。病榻留僧舍,归魂到我庐。无坟生宿草,此恨恐难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