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州县诸公敏其二。唐代。陈元光。敦伦开野臾,勤学劝生儒。 列爵虽殊分,同仁本一途。 云泥如有隔,水火岂相资。 饮露知蝉洁,观颜觉鉴虚。 潜光同隐豹,出宰必悬鱼。 适国无先后,梯云有卷舒。 天文回北极,水势赴东都。 定策参耆宿,轮忠奉简书。 弥重勋业懋,开国负称孤。
陈元光(657—711年),字廷炬,号龙湖。唐朝 河东道人[(一说河南光州人,今河南省潢川县。)。漳州首任刺史。他是闽台地区重要的民间信仰之一,被奉为开漳圣王。陈元光将军自未弱冠之年即随父率众南下,直至殉职,始终坚守在闽戍地,长达四十二年;治闽有方,开科选才,任用贤士,招抚流亡,烧荒屯垦,兴办学校,劝民读书。号称“蛮荒”之地的闽南,经济文化得到了迅速发展。 陈元光成为促进中原文化与闽越文化融合的奠基者。陈元光去世后,被后世尊奉为“开漳圣王”。潮州诗萃》收录其排律诗三首,后人编有《龙湖集》48首,《全唐诗》及外编录其7首。
春从邹律动,近得破愁颜。心事孤灯下,年光万死间。
赋成馀白发,身在有青山。共尔烟霞约,飘然去不还。
和王比部元美喜浚人卢楠冤雪之作。明代。谢榛。 春从邹律动,近得破愁颜。心事孤灯下,年光万死间。赋成馀白发,身在有青山。共尔烟霞约,飘然去不还。
镇长在,不是坐禅并礼拜。实相元来岂用修,越古超今含法界。
颂石头和尚草庵歌 其七。宋代。释印肃。 镇长在,不是坐禅并礼拜。实相元来岂用修,越古超今含法界。
北商久不通,梨枣罕登盘。山舍惟有橘,琐细如弹丸。
此外则柿栗,收拾猿鸟残。虽无庞翁话,儿孙亦团栾。
今岁雨雪晚,岁暮始大寒。二稚乃可怜,不诉衣襦单。
地炉有微火,诵书到更阑。我老多感慨,赖汝差自宽。
示福孙并示喜曾。宋代。陆游。 北商久不通,梨枣罕登盘。山舍惟有橘,琐细如弹丸。此外则柿栗,收拾猿鸟残。虽无庞翁话,儿孙亦团栾。今岁雨雪晚,岁暮始大寒。二稚乃可怜,不诉衣襦单。地炉有微火,诵书到更阑。我老多感慨,赖汝差自宽。
却忆弥天秀,那知异地逢。客愁轻九辨,胜赏挟千峰。
徙倚林中屐,淹留静夜钟。何年投白社,一接虎溪踪。
赠衲子。明代。董其昌。 却忆弥天秀,那知异地逢。客愁轻九辨,胜赏挟千峰。徙倚林中屐,淹留静夜钟。何年投白社,一接虎溪踪。
柳丝斜挂碧毵毵,堤畔人家住两三。竿立鸬鹚门晒网,卖鱼风景似江南。
十二连桥 其三。清代。陈启佑。 柳丝斜挂碧毵毵,堤畔人家住两三。竿立鸬鹚门晒网,卖鱼风景似江南。
隐雾孤城,兼天远水,一抹微云秋色里。红缨鹗随猎马返,黄芦雁触渔舟起。
满江枫,几村柳,鸟归矣。
陇上牧童行迤逦。田畔老农歌欢喜。共指馀霞散成绮。
开门细看山万叠,登楼忽忆人千里。坐胡床,吹横笛,徐烹鲤。
千秋岁引。清代。陆求可。 隐雾孤城,兼天远水,一抹微云秋色里。红缨鹗随猎马返,黄芦雁触渔舟起。满江枫,几村柳,鸟归矣。陇上牧童行迤逦。田畔老农歌欢喜。共指馀霞散成绮。开门细看山万叠,登楼忽忆人千里。坐胡床,吹横笛,徐烹鲤。
报恩堂庑缮完新,养志熙熙镇似春。佛子事馀为孝子,黄金园有白头亲。
次程师孟正议题神照大师养志堂。宋代。赵抃。 报恩堂庑缮完新,养志熙熙镇似春。佛子事馀为孝子,黄金园有白头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