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汉书·桓荣丁鸿列传第二十七

后汉书·桓荣丁鸿列传第二十七
夫坏崖破岩之水,源自涓涓;干云蔽日之木,起于葱青。禁微则易,救末者难,人莫不忽于微细,以致其大。恩不忍诲,义不忍割,去事之后,未然之明镜也。
()
“禁微则易,救末者难”是东汉太常丁鸿在写给汉和帝奏疏中的话。微:细小,指事物的开端。末:指事物的终结。意思是说,禁止事情于开端时容易,抢救事情于终结时困难。这句话告诫我们,小节易制,大错难救,任何事物都有一个形成、发展、终止的过程,从事情的量变开始阶段就入手矫正,才不会酿成不可救药的质变后果来。

据《后汉书·桓荣丁鸿列传》记载,丁鸿是东汉时期的名儒,对经书极为通晓。当时东汉和帝继承皇位,但朝政大权把持在窦太后手中。同时窦太后的哥哥窦宪官居大将军,任用窦家兄弟为文武大臣,独揽国家军政大权。丁鸿对窦太后的专权十分不满,决心为国家除掉这一隐患。几年后,天上发生日食。丁鸿就借此上书皇帝,认为这是个不祥的征兆,指出窦氏的专横跋扈对国家造成的危害,建议迅速改变这种状况。汉和帝于是撤掉窦宪的官职,窦氏兄弟们也被逼自杀。在给和帝的奏疏中,丁鸿还说:“若敕政责躬,杜渐防萌,则凶妖销灭,害除福凑矣。”劝说皇帝整顿国政,在事态萌芽时就加以防止,这样才能使国家长治久安。成语“防微杜渐”即源于此。

范晔

范晔(公元398年—公元445年),字蔚宗,南朝宋史学家,顺阳(今河南淅川南)人。官至左卫将军,太子詹事。宋文帝元嘉九年(432年),范晔因为“左迁宣城太守,不得志,乃删众家《后汉书》为一家之作”,开始撰写《后汉书》,至元嘉二十二年(445年)以谋反罪被杀止,写成了十纪,八十列传。原计划作的十志,未及完成。今本《后汉书》中的八志三十卷,是南朝梁刘昭从司马彪的《续汉书》中抽出来补进去的。其中《杨震暮夜却金》已编入小学教材,《强项令》选入中学教材。

猜你喜欢

移花种竹增幽寻,卷箔高窗邀远岑。

腰镰饷耕不觉老,鬓华雪领从渠侵。

()

霜风荡扬,舞飘零、木叶斜飞阡陌。极目长郊凝望处。

衰菊斓斑犹坼。点点苍苔,漫漫朝露,渐结清霜白。

山川高下,尽成一片秋色。

潇潇万物摧残,凄凉天气,愁损征途客。水谷云根无可玩,独有苍苍松柏。

悟道真仙,忘机逸士,亘古同标格。欺寒压众,自来天地饶得。

()

把酒同登山外楼,海天风雨净初收。彤霞晚接芙蓉水,娇鸟春随歌舞舟。

鱼蟹行边皆可买,园亭到处不嗔游。东南胜地西湖景,暂得逍遥一遣愁。

()

至人随化往,遗路自堪伤。白塔收真骨,青山闭影堂。

钟残含细韵,烟灭有馀香。松上斋乌在,迟迟立夕阳。

()

历落风尘总不知,海棠开遍探阑迟。邦君好客翻寻主,亮社多贤乐取斯。

绿长羲台问奇字,白分轩帝带松枝。文章一变人稽古,砥柱狂澜自得师。

()

夜坐不觉久,庭乌栖复啼。灯前下黄叶,井上鸣莎鸡。

漏静风声细,帷空月影低。城南有思妇,幽梦越辽西。

()

欲说天机,奈尘寰、世人不信。只因他夙缘无分。恋浮华,贪火院,气神亏损。贩尸骸,迷了本来心印。悟后回头,乐清闲、莫劳方寸。好参求妙灵玄牝,炼纯阳,惊宇宙,一声雷震。恁时节,向蓬莱会中相等。

()

子虚诵入汉皇帷,给笔当年掞藻奇。

赐罢春袍兼彩服。对馀崑玉照林枝。

即时酒所歌骊阕,几日江南瑞雉随。

建业清溪无尽曲,为赓妍唱绕遗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