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鸿)家贫而尚节,博览无不通。而不为章句。学毕,乃牧豕于上林苑中,曾误遗火,延及他舍。鸿乃寻访烧者,问所去失,悉以豕偿之。其主犹以为少。鸿曰:“无他财,愿以身居作。”主人许之。因为执勤,不懈朝夕。邻家耆老见鸿非恒人,乃共责让主人,而称鸿长者。于是,始敬鸿,悉还其豕。鸿不受而去。
(选自南宋·范晔《后汉书.卷八十三》
梁鸿尚节。南北朝。范晔。 (梁鸿)家贫而尚节,博览无不通。而不为章句。学毕,乃牧豕于上林苑中,曾误遗火,延及他舍。鸿乃寻访烧者,问所去失,悉以豕偿之。其主犹以为少。鸿曰:“无他财,愿以身居作。”主人许之。因为执勤,不懈朝夕。邻家耆老见鸿非恒人,乃共责让主人,而称鸿长者。于是,始敬鸿,悉还其豕。鸿不受而去。 (选自南宋·范晔《后汉书.卷八十三》
梁鸿虽然家庭贫困,然而他推崇礼节,广泛阅读(书本),没有不通晓的(事情)。并且他不死记硬背章句。读完书,就到上林苑放猪,曾经不小心留下火种,蔓延到别人的房屋。梁鸿就寻访被烧到的人家,问他损失的财物,用自己全部的猪作赔偿还给房屋主人。但房屋主人还认为得到的补偿很少,梁鸿说:“我没有别的财富,愿意让自己留下做事。”主人同意了。(梁鸿)于是勤奋做工,从早到晚从不松懈。邻家老人们见梁鸿不是一般人,于是就一同责备批评那家主人,并且称赞梁鸿是忠厚的人。因此,(主人)开始敬佩梁鸿,把猪还给他,梁鸿没有接受,返回自己的家乡 。
而:表顺连,不译
尚:崇尚、推崇
览:阅览
通:通晓
延:蔓延
不为章句:为,著述;不死记硬背一章一句
毕:此指读书结束
上林苑:古宫苑,在今河南洛阳市东
其主:其,其中
犹:还
牧:放养牲畜
舍:房屋,住所
去:离开
恒:平常,普通
责让:责备批评
豕(zhì):猪
偿:偿还
许:允许,同意
他:别的
因:于是
见:看见
还:归还
执勤:执守做工
懈:松懈
耆老:老人,耆,老
曾误遗火:曾经不小心留下火种
愿以身居作:愿意让自己留下做事
悉推豕偿之:了解后把自己的猪作赔偿还给房屋主人
称鸿长者:称赞梁鸿是忠厚的人
范晔(公元398年—公元445年),字蔚宗,南朝宋史学家,顺阳(今河南淅川南)人。官至左卫将军,太子詹事。宋文帝元嘉九年(432年),范晔因为“左迁宣城太守,不得志,乃删众家《后汉书》为一家之作”,开始撰写《后汉书》,至元嘉二十二年(445年)以谋反罪被杀止,写成了十纪,八十列传。原计划作的十志,未及完成。今本《后汉书》中的八志三十卷,是南朝梁刘昭从司马彪的《续汉书》中抽出来补进去的。其中《杨震暮夜却金》已编入小学教材,《强项令》选入中学教材。
闭户终年嬾出游,北山山色可消愁。
何时一扫胡尘尽,更约同吟太华秋。
寄题王俊卿看山堂。宋代。陆游。 闭户终年嬾出游,北山山色可消愁。何时一扫胡尘尽,更约同吟太华秋。
兼艮归崇址,习坎滮驶流。高峙层景閟,下渗沧溟收。
元化肇升降,互变分刚柔。员象浩亹亹,方仪廓悠悠。
天气举清浊,浑沌开沉浮。成形启茫昧,神功孰益裒。
人文宣理画,大易陈兆繇。蒙彖告初筮,圣功程厥修。
果以效隆止,育以法荐游。谁言山匪峻,一篑积岂遒。
谁言海匪深,一苇航岂周。大哉蒙义训,养正基始猷。
请歌君子业,玩众绎所求。
山泉诗为慎柱史蒙赋。明代。尹台。 兼艮归崇址,习坎滮驶流。高峙层景閟,下渗沧溟收。元化肇升降,互变分刚柔。员象浩亹亹,方仪廓悠悠。天气举清浊,浑沌开沉浮。成形启茫昧,神功孰益裒。人文宣理画,大易陈兆繇。蒙彖告初筮,圣功程厥修。果以效隆止,育以法荐游。谁言山匪峻,一篑积岂遒。谁言海匪深,一苇航岂周。大哉蒙义训,养正基始猷。请歌君子业,玩众绎所求。
洪生胸中有兵甲,陷伏无妨寡敌多。因已收功擒首贼,老夫长啸也高歌。
闻别驾洪子成擒首贼四名贺以小诗。明代。湛若水。 洪生胸中有兵甲,陷伏无妨寡敌多。因已收功擒首贼,老夫长啸也高歌。
眷属偶然萍聚,此身亦是蓬飘。从他千古万古,何异明朝昨朝。
夏日偶成不复伦次共得廿首复作长山道中故事耳 其二。明代。王世贞。 眷属偶然萍聚,此身亦是蓬飘。从他千古万古,何异明朝昨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