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雕龙 · 附会。南北朝。刘勰。何谓附会?谓总文理,统首尾,定与夺,合涯际,弥纶一篇,使杂而不越者也。若筑室之须基构,裁衣之待缝缉矣。夫才童学文,宜正体制∶必以情志为神明,事义为骨髓,辞采为肌肤,宫商为声气;然后品藻玄黄,攡振金玉,献可替否,以裁厥中:斯缀思之恒数也。 凡大体文章,类多枝派,整派者依源,理枝者循干。是以附辞会义,务总纲领,驱万涂于同归,贞百虑于一致,使众理虽繁,而无倒置之乖,群言虽多,而无棼丝之乱。扶阳而出条,顺阴而藏迹,首尾周密,表里一体,此附会之术也。夫画者谨发而易貌,射者仪毫而失墙,锐精细巧,必疏体统。故宜诎寸以信尺,枉尺以直寻,弃偏善之巧,学具美之绩:此命篇之经略也。 夫文变无方,意见浮杂,约则义孤,博则辞叛,率故多尤,需为事贼。且才分不同,思绪各异,或制首以通尾,或尺接以寸附。然通制者盖寡,接附者甚众。若统绪失宗,辞味必乱;义脉不流,则偏枯文体。夫能悬识凑理,然后节文自会,如胶之粘木,石之合玉矣。是以驷牡异力,而六辔如琴,驭文之法,有似于此。去留随心,修短在手,齐其步骤,总辔而已。 故善附者异旨如肝胆,拙会者同音如胡越。改章难于造篇,易字艰于代句,此已然之验也。昔张汤拟奏而再却,虞松草表而屡谴,并事理之不明,而词旨之失调也。及倪宽更草,钟会易字,而汉武叹奇,晋景称善者,乃理得而事明,心敏而辞当也。以此而观,则知附会巧拙,相去远哉! 若夫绝笔断章,譬乘舟之振楫;会词切理,如引辔以挥鞭。克终底绩,寄深写远。若首唱荣华,而媵句憔悴,则遗势郁湮,馀风不畅。此《周易》所谓“臀无肤,其行次且”也。惟首尾相援,则附会之体,固亦无以加于此矣。 赞曰∶ 篇统间关,情数稠迭。原始要终,疏条布叶。 道味相附,悬绪自接。如乐之和,心声克协。
附会:附辞会义。附辞,调整辞语,使语言不混杂重复。附,附着。会义,安排情意,使情意有条理不颠倒。 文理:文章义理,指主题。 与夺:给予、剥夺,即取舍。 涯际:边际,指文章的节与节之间。 弥纶:包举,概括。 杂而不越:复杂而不松散,内容丰富而结构严密。杂,内容文辞丰富多样。越,超越,散乱。 基构:基本结构。 缉:一种缝法,一针对一针地缝,即缝得细密。 量:作“童”。童,少年,这里指初学者。 神明:精神主宰。 大体:这里是大概的意思。 枝派:分枝流派。派,水的支流。 “驱万涂”二句:《周易·系辞下》:“天下同归而殊涂,一致而百虑。”涂,用途,路。贞,正,使之正。 乖:不合。 棼丝:乱丝。 阳:阳光。出条:抽发小枝。 术:方法。 诎:同“屈”。信:伸,直正。 枉:屈。直:伸。寻:三十尺。 多:应作“无”。方:定。 约:精练、简单。 叛:离开中心,乱。 率:轻率。尤:过错。 需:迟疑不决。贼:害。 分:本分、天分,指各人写作的才能。 绪:端绪、头绪。 制首以通尾:指写作文章有通盘考虑,所以首尾贯通。 尺接以寸附:和上句所说情况相反,没有通盘考虑,写一段算一段,一尺一寸地接上去。 统绪:总束头绪。宗:主。 义脉:以人体的气脉来喻文章内容的脉络。 偏枯:半身不遂,这里用以喻作品的脉络阻塞。偏,半边;枯,枯萎。 悬识:远见。悬,远,深。凑,作“腠”。腠,肌肤纹理,指规律。 节文:指音节和文采。 辔:马缰绳。如琴:和谐如琴声。 毂(gǔ):车轮的辐汇集之处,也是车轴穿过之处。辐:车轮上连接轮圈和车毂的木条。 修短:长短,指多写或少写。 异旨:不同的旨意。肝胆:肝和胆紧密相连,比喻密切。 同音:和谐音调。胡越:古代称北方的少数民族或异族为胡;越国在南方,比喻疏远。 理事:应作“事理”。 绝笔:绝,断。绝笔,不再写,指全篇结尾。断章:一章的断句。 楫:桨。 会词:修辞。切:合。 克终:能够有始有终,指全篇都写好。克,能;终,文章结尾。底绩:致绩,收到功绩。 寄深写远:疑当作“寄在写送”。写送,写作有余韵,六朝文人常语。 篇统:全篇各种头绪的总安排。统,统绪。间关:指道路艰险,比喻文章结构曲折。 情:文情内容。数:同“术”,写作手法。稠:密。叠:重。 原:推源,追溯。要:归结。 疏:疏通。布:分布。 道:指文情内容。味:指文辞韵味。 悬:远。
刘勰(约公元465——520),字彦和,生活于南北朝时期的南朝梁代,中国历史上的文学理论家、文学批评家。汉族,生于京口(今镇江),祖籍山东莒县(今山东省莒县)东莞镇大沈庄(大沈刘庄)。他曾官县令、步兵校尉、宫中通事舍人,颇有清名。晚年在山东莒县浮来山创办(北)定林寺。刘勰虽任多种官职,但其名不以官显,却以文彰,一部《文心雕龙》奠定了他在中国文学史上和文学批评史上的地位。
井阑啼碎金梧影,声声羂愁难断。竹簟邀凉,瓜藤架月,烟外不胜清怨。
才听又远。认幽涧哀弦,被风吹转。那得成丝,翠笼空饱豆花瓣。
篝灯谁寄永巷,弄鸳梭轧轧。残夜相伴。露湿侵篱,星寒映杼,应恨回文零乱。
搴帷意懒。况无妇惊秋,宋郎凄婉。自谱相思,泪痕凝翠管。
齐天乐 络纬。清代。杜文澜。 井阑啼碎金梧影,声声羂愁难断。竹簟邀凉,瓜藤架月,烟外不胜清怨。才听又远。认幽涧哀弦,被风吹转。那得成丝,翠笼空饱豆花瓣。篝灯谁寄永巷,弄鸳梭轧轧。残夜相伴。露湿侵篱,星寒映杼,应恨回文零乱。搴帷意懒。况无妇惊秋,宋郎凄婉。自谱相思,泪痕凝翠管。
晨具湖西饭,还家腹果然。
怒风长擘席,急浪不鸣船。
身觉青冥上,情留白鸟边。
衰年端一快,整帽向云天。
归自湖西。宋代。陈造。 晨具湖西饭,还家腹果然。怒风长擘席,急浪不鸣船。身觉青冥上,情留白鸟边。衰年端一快,整帽向云天。
橄榄如佳士,外圆内实刚。为味苦且涩,其气清以芳。
侑酒解酒毒,投茶助茶香。得盐即回味,消食尤奇方。
宫商舌底发,星宿胸中藏。虽云白露降,气味更老苍。
山林假岁月,颜色饶风霜。以兹调众口,谁敢轻颉颃。
作此橄榄诗,远继葑菲章。大器当晚成,斯言君勿忘。
尝新橄榄。元代。洪希文。 橄榄如佳士,外圆内实刚。为味苦且涩,其气清以芳。侑酒解酒毒,投茶助茶香。得盐即回味,消食尤奇方。宫商舌底发,星宿胸中藏。虽云白露降,气味更老苍。山林假岁月,颜色饶风霜。以兹调众口,谁敢轻颉颃。作此橄榄诗,远继葑菲章。大器当晚成,斯言君勿忘。
当昔襄阳雄盛时,山公常醉习家池。
池边钓女日相随,妆成照影竟来窥。
澄波澹澹芙蓉发,绿岸参参杨柳垂。
一朝物变人亦非,四面荒凉人住稀。
意气豪华何处在,空余草露湿罗衣。
此地朝来饯行者,翻向此中牧征马。
征马分飞日渐斜,见此空为人所嗟。
殷勤为访桃源路,予亦归来松子家。
高阳池送朱二。唐代。孟浩然。 当昔襄阳雄盛时,山公常醉习家池。池边钓女日相随,妆成照影竟来窥。澄波澹澹芙蓉发,绿岸参参杨柳垂。一朝物变人亦非,四面荒凉人住稀。意气豪华何处在,空余草露湿罗衣。此地朝来饯行者,翻向此中牧征马。征马分飞日渐斜,见此空为人所嗟。殷勤为访桃源路,予亦归来松子家。
道丧向千载,有志即已难。昔我亦不恶,忽忽成永叹。
问津遍六籍,弥缝无一完。还持此耿耿,以告诸少年。
读陶公饮酒诗六首 其一。唐代。全祖望。 道丧向千载,有志即已难。昔我亦不恶,忽忽成永叹。问津遍六籍,弥缝无一完。还持此耿耿,以告诸少年。
人生底事,有离合悲欢,此因谁造。新知最乐,疏放相怜一笑。
怎禁愁心幽渺。论如许年华正早。豪情狂态难除,肯负光阴草草。
休恼。春风乍到。问寻梦池塘,唱酬多少。旧学商量,却失霜红遗老。
世事任如过鸟。数汉腊风流未杳。俊游且趁花朝,日向花间千绕。
双双燕 辛卯二月,莲痕以庚寅腊五生朝感赋见示,索和,次韵。近代。许宝蘅。 人生底事,有离合悲欢,此因谁造。新知最乐,疏放相怜一笑。怎禁愁心幽渺。论如许年华正早。豪情狂态难除,肯负光阴草草。休恼。春风乍到。问寻梦池塘,唱酬多少。旧学商量,却失霜红遗老。世事任如过鸟。数汉腊风流未杳。俊游且趁花朝,日向花间千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