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雕龙 · 祝盟。南北朝。刘勰。天地定位,祀遍群神,六宗既禋,三望咸秩,甘雨和风,是生黍稷,兆民所仰,美报兴焉!牺盛惟馨,本于明德,祝史陈信,资乎文辞。 昔伊耆始蜡,以祭八神。其辞云∶“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则上皇祝文,爰在兹矣!舜之祠田云∶“荷此长耜,耕彼南亩,四海俱有。”利民之志,颇形于言矣。至于商履,圣敬日跻,玄牡告天,以万方罪己,即郊禋之词也;素车祷旱,以六事责躬,则雩禜之文也。及周之大祝,掌六祝之辞。是以“庶物咸生”,陈于天地之郊;“旁作穆穆”,唱于迎日之拜;“夙兴夜处”,言于礻付庙之祝;“多福无疆”,布于少牢之馈;宜社类祃,莫不有文:所以寅虔于神祇,严恭于宗庙也。 自春秋以下,黩祀谄祭,祝币史辞,靡神不至。至于张老贺室,致祷于歌哭之美。蒯聩临战,获祐于筋骨之请:虽造次颠沛,必于祝矣。若夫《楚辞·招魂》,可谓祝辞之组丽者也。汉之群祀,肃其百礼,既总硕儒之义,亦参方士之术。所以秘祝移过,异于成汤之心,侲子驱疫,同乎越巫之祝:礼失之渐也。 至如黄帝有祝邪之文,东方朔有骂鬼之书,于是后之谴咒,务于善骂。唯陈思《诘咎》,裁以正义矣。 若乃礼之祭祝,事止告飨;而中代祭文,兼赞言行。祭而兼赞,盖引伸而作也。又汉代山陵,哀策流文;周丧盛姬,内史执策。然则策本书赠,因哀而为文也。是以义同于诔,而文实告神,诔首而哀末,颂体而视仪,太祝所读,固祝之文者也。凡群言发华,而降神务实,修辞立诚,在于无愧。祈祷之式,必诚以敬;祭奠之楷,宜恭且哀:此其大较也。班固之祀涿山,祈祷之诚敬也;潘岳之祭庾妇,祭奠之恭哀也:举汇而求,昭然可鉴矣。 盟者,明也。骍毛旄白马,珠盘玉敦,陈辞乎方明之下,祝告于神明者也。在昔三王,诅盟不及,时有要誓,结言而退。周衰屡盟,以及要劫,始之以曹沫,终之以毛遂。及秦昭盟夷,设黄龙之诅;汉祖建侯,定山河之誓。然义存则克终,道废则渝始,崇替在人,祝何预焉?若夫臧洪歃辞,气截云蜺;刘琨铁誓,精贯霏霜;而无补于汉晋,反为仇雠。故知信不由衷,盟无益也。 夫盟之大体,必序危机,奖忠孝,共存亡,戮心力,祈幽灵以取鉴,指九天以为正,感激以立诚,切至以敷辞,此其所同也。然非辞之难,处辞为难。后之君子,宜存殷鉴。忠信可矣,无恃神焉。 赞曰∶ 毖祀钦明,祝史惟谈。立诚在肃,修辞必甘。 季代弥饰,绚言朱蓝,神之来格,所贵无惭。
伊耆(qí):神农氏,一说是帝尧。蜡:即蜡祭,十二月合祭,在岁末举行。 祠:春天的祭祀。 耜(sì):一种翻土的农具。 素车祷旱:相传汤曾乘素车白马祷告求雨。素车,无彩饰的车。 “夙兴夜处”:《仪礼·士虞礼》所载祔辞中的话。 黩(dú):滥用、亵慢。谄:阿谀奉承。 仪:应作“议”。 东方朔:西汉文人。骂鬼:东汉王延寿在《梦赋序》中说他幼时晚上睡觉曾看见鬼物,鬼物与他搏斗,“遂得东方朔与臣作骂鬼之书”。 周:周穆王。盛姬:周穆王的妃子。内史:主管策封任命的官员。策:策命,指赠死者之文。 诔(lěi):列举死者生前德行的哀悼文,在丧礼中进行宣读。 祭庾(yǔ)妇:指潘岳的《为诸妇祭庾新妇文》,文缺不全。 毛:应作“旄”。 毛:赤牛。相传周平王东迁以后,对随从他东迁有功的七姓诸侯赐给了用赤牛为牲的盟礼,是为“ 旄之盟”。白马:《汉书·王陵传》载:汉高祖曾杀白马而盟。 珠盘玉敦:盟誓用于盛血、食的器皿,以珠玉为饰。 方明:即用六面六色方木以象征上下四方神明,这里泛指一切神像。方,六方,即上、下、东、南、西、北;明,神明。 三王:指夏、商、周三代帝王。 诅盟:誓约。 要:约。 周衰:指东周政权衰落时期。 以及要劫:应作“弊及要劫”。弊,运用盟誓的流弊;要劫,强制、要挟,指下面所讲的曹沫、毛遂的行为。 曹沫:春秋时鲁国人。《史记·刺客列传》载鲁国与齐国交战,三战皆败。在鲁庄公献地求和的会盟上,曹沫执匕首劫持齐桓公,迫使齐桓公答应归还全部所占鲁国的土地。 毛遂:战国时赵国平原君赵胜的门客。《史记·平原君列传》载:秦军围攻赵都城邯郸,平原君带毛遂等二十人到楚国求救,从早晨谈判到中午,楚王拖延不决。毛遂按剑上前要挟楚王,楚王被迫答应合纵抗秦。 秦昭:战国时秦国昭襄王。盟夷:和夷人订立盟约;夷,古代对边疆少数民族的称呼,这里指巴郡闽中(今四川阆中)一带夷人。 黄龙之诅:秦昭襄王与夷人所订的盟文。黄龙,指难得之物,表示秦人绝不侵犯夷人。 汉祖:汉高祖刘邦。建侯:分封诸侯。 山河之誓:即汉高祖刘邦的《封爵誓》。 克:能。 渝始:违背最初的盟誓。渝,变。 “臧洪歃辞”二句:当作“臧洪歃血,辞截云蜺”。臧洪,东汉末人,歃血,古代盟誓时含牛马、鸡羊之血于口表示信用,叫歃血。蜺,虹的一种。 无补:没有帮助。 戮:并立、合力。 九天:九方之天,这里泛指天;正:证。《离骚》:“指九天以为正兮”。 殷鉴:借鉴,殷人以夏的灭亡为镜子。这里泛指借鉴历史经验。 恃:依靠。 毖:谨慎。钦明:这里借以泛指祝盟者应有的德行。 谈:说,指祝辞。这里为押韵故用“谈”。 季代:末世,动乱衰败之世,指魏、晋时期。 绚:文采华丽。朱蓝:朱色、蓝色。 格:感召。
刘勰(约公元465——520),字彦和,生活于南北朝时期的南朝梁代,中国历史上的文学理论家、文学批评家。汉族,生于京口(今镇江),祖籍山东莒县(今山东省莒县)东莞镇大沈庄(大沈刘庄)。他曾官县令、步兵校尉、宫中通事舍人,颇有清名。晚年在山东莒县浮来山创办(北)定林寺。刘勰虽任多种官职,但其名不以官显,却以文彰,一部《文心雕龙》奠定了他在中国文学史上和文学批评史上的地位。
自君之出矣,吾居关昼横。
尚有杨李来,时能出门迎。
少日所忿慉,壮年瞀双睛。
涉月在一床,几成小冠盲。
夫子竹林趋,世固溷高明。
尚喜鞍马间,经阿复缘泓。
诗随晚雨堕,迫户有余清。
便拟酿白黍,相邀饭青精。
重惜吾杨李,徂秋各南征。
次韵彦远相州道中二首。宋代。晁补之。 自君之出矣,吾居关昼横。尚有杨李来,时能出门迎。少日所忿慉,壮年瞀双睛。涉月在一床,几成小冠盲。夫子竹林趋,世固溷高明。尚喜鞍马间,经阿复缘泓。诗随晚雨堕,迫户有余清。便拟酿白黍,相邀饭青精。重惜吾杨李,徂秋各南征。
故国辞家远,苕溪转柂深。交游千里隔,岁月二毛侵。
满意悲烟树,移时看水禽。唯应陆鲁望,相见可知心。
再赋二首 其一。宋代。周紫芝。 故国辞家远,苕溪转柂深。交游千里隔,岁月二毛侵。满意悲烟树,移时看水禽。唯应陆鲁望,相见可知心。
莽莽乾坤大可愁,纵横狐免死难休。从知鹰隼秋天上,意量犹营禹九州。
闻光炯归湖上,赋此寄之。近代。方守敦。 莽莽乾坤大可愁,纵横狐免死难休。从知鹰隼秋天上,意量犹营禹九州。
人才谁不出陶镕,耆旧皆归聘召中。周室中兴由任使,颂声今可继周崧。
贺郑丞相 其五。宋代。厉寺正。 人才谁不出陶镕,耆旧皆归聘召中。周室中兴由任使,颂声今可继周崧。
山寺横枕空山麓,下瞰澄江浸寒绿。十年有约践何迟,坐令山灵笑鹿鹿。
峭帆昨自京口来,潮声风力帆争开。船头葱翠忽吹堕,瞥眼已见山崔嵬。
入寺但见山,入山遥见寺。寺藏山曲云为封,山入寺楼雨飞翠。
翠卷飞涛天半起,佛镫无焰盦如水。四围苔色上蒲团,一杵斋钟出林里。
我从尘境踏尘忙,到此须发森寒芒。深潭昼黑龙腥出,古柏巢空鹤梦凉。
层崖侧巘不可数,芒鞋更入阴森处。荒荒斜日忽不明,遮断青松二百树。
树杪飒飒寒泉声,四时洞壑殊阴晴。旧宅好寻明处士,移家拟访陶通明。
山下旧有六朝墓,玉鱼金碗成千古。秋坟鬼唱血磷青,历劫山川一抔土。
逝将结屋乳泉东,悬崖撒手寻遗踪。山中石芝傥可食,不用贪看纱帽峰。
游栖霞寺作歌。清代。陈偕灿。 山寺横枕空山麓,下瞰澄江浸寒绿。十年有约践何迟,坐令山灵笑鹿鹿。峭帆昨自京口来,潮声风力帆争开。船头葱翠忽吹堕,瞥眼已见山崔嵬。入寺但见山,入山遥见寺。寺藏山曲云为封,山入寺楼雨飞翠。翠卷飞涛天半起,佛镫无焰盦如水。四围苔色上蒲团,一杵斋钟出林里。我从尘境踏尘忙,到此须发森寒芒。深潭昼黑龙腥出,古柏巢空鹤梦凉。层崖侧巘不可数,芒鞋更入阴森处。荒荒斜日忽不明,遮断青松二百树。树杪飒飒寒泉声,四时洞壑殊阴晴。旧宅好寻明处士,移家拟访陶通明。山下旧有六朝墓,玉鱼金碗成千古。秋坟鬼唱血磷青,历劫山川一抔土。逝将结屋乳泉东,悬崖撒手寻遗踪。山中石芝傥可食,不用贪看纱帽峰。
昔年李太白,庐山思结巢。褰云自天上,和鹤止松梢。
道士潘闲远,高居古大茅。诵经门卧虎,看剑石眠蛟。
飞步脱凫舄,长吟吹凤匏。九江揽秀色,许尔作神交。
赋茅山道士云松巢。宋代。虞集。 昔年李太白,庐山思结巢。褰云自天上,和鹤止松梢。道士潘闲远,高居古大茅。诵经门卧虎,看剑石眠蛟。飞步脱凫舄,长吟吹凤匏。九江揽秀色,许尔作神交。
暮年鸿鹄发悲歌,不似歌风慷慨多。霸气雄心加海内,却从衽席暗消磨。
歌风台二首 其二。元代。洪焱祖。 暮年鸿鹄发悲歌,不似歌风慷慨多。霸气雄心加海内,却从衽席暗消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