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徵士诔

陶徵士诔
物尚孤生,人固介立。岂伊时遘,曷云世及?
嗟乎若士!望古遥集。韬此洪族,蔑彼名级。
睦亲之行,至自非敦。然诺之信,重于布言。
廉深简絜,贞夷粹温。和而能峻,博而不繁。
依世尚同,诡时则异。有一于此,两非默置。
岂若夫子,因心违事?畏荣好古,薄身厚志。
世霸虚礼,州壤推风。孝惟义养,道必怀邦。
人之秉彝,不隘不恭。爵同下士,禄等上农。
度量难钧,进退可限。长卿弃官,稚宾自免。
子之悟之,何悟之辩?赋诗归来,高蹈独善。
亦既超旷,无适非心。汲流旧巘,葺宇家林。
晨烟暮蔼,春煦秋阴。陈书辍卷,置酒弦琴。
居备勤俭,躬兼贫病。人否其忧,子然其命。
隐约就闲,迁延辞聘。非直也明,是惟道性。
纠纆斡流,冥漠报施。孰云与仁?实疑明智。
谓天盖高,胡愆斯义?履信曷凭?思顺何寘?
年在中身,疢维痁疾。视死如归,临凶若吉。
药剂弗尝,祷祀非恤。傃幽告终,怀和长毕。

呜呼哀哉!

敬述靖节,式尊遗占。存不愿丰,没无求赡。
省讣却赙,轻哀薄敛。遭壤以穿,旋葬而窆。

呜呼哀哉!

深心追往,远情逐化。自尔介居,及我多暇。
伊好之洽,接阎邻舍。宵盘昼憩,非舟非驾。
念昔宴私,举觞相诲。独正者危,至方则碍。
哲人卷舒,布在前载。取鉴不远,吾规子佩。
尔实愀然,中言而发。违众速尤,迕风先蹶。
身才非实,荣声有歇。睿音永矣,谁箴余阙?

呜呼哀哉!

仁焉而终,智焉而毙。黔娄既没,展禽亦逝。
其在先生,同尘往世。旌此靖节,加彼康惠。

呜呼哀哉!
()
颜延之的《陶徵士诔》是对陶渊明一生的总结和评价。虽然,颜延之对陶渊明的认识,特别是对他的创作是有所保留的;但陶渊明那种自然而然的状态,以及“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的潇洒,则让他感慨万端,不能忘怀。不仅如此,通过《陶徵士诔》的写作,还可以进一步了解颜延之的情感经历、仕宦生涯与同时代的文风、追求,并由此洞见其精神与创作上的特点。

颜延之

颜延之(384~456年),字延年,南朝宋文学家。祖籍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曾祖含,右光禄大夫。祖约,零陵太守。父显,护军司马。少孤贫,居陋室,好读书,无所不览,文章之美,冠绝当时,与谢灵运并称“颜谢”。嗜酒,不护细行,年三十犹未婚娶。

猜你喜欢

一梦龙蛇后,难寻博士星。所居城见月,仍用柏为庭。

白马车齐送,黄宫户永扃。松陵今夜客,恸哭入冥冥。

()

戏弄扁舟泊宅村,却寻三径筑茅墩。云边此意真谁解,剩作新诗与细论。

()

童年献赋在皇州,方寸思量君与侯。万事无成新白首,
两春虚掷对沧流。歌诗盛赋文星动,箫管新亭晦日游。
知己欲依何水部,乡人今正贱东丘。

()

冷榻眠无次,闲阶立不归。池花向影落,河雁带声飞。

水畔为渔父,城东即布衣。平生随分得,未觉此心非。

()

裙摺绿罗芳草,冠梁白玉芙蓉。次公筵上见山公。

红绶欲衔双凤。

已向冰奁约月,更来玉界乘风。凌波袜冷一尊同。

莫负彩舟凉梦。

()

露冷玄洲草木疏,砚泉分得涧循除。钩题石记脩人表,笔削山经作志书。

丹鼎晓温松节酒,茗瓯春点菊苗菹。残骸若有登真分,亦欲西游候羽车。

()

归计信悠悠。归去谁留。梦随江水绕沙洲。沙上孤鸿犹笑我,萍梗飘流。
与世且沈浮。要便归休。一杯消尽一生愁。傥有人来闲论事,我会摇头。

()

蛟龙不自制,驱雨遍神州。岂辨两仪色,争奔千穴流。

吾谋惭垤蚁,世路薄巢鸠。赖有黄门咏,能消独客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