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时,文殊师利问维摩诘言:「菩萨云何观于众生?」
维摩诘言:「譬如幻师见所幻人,菩萨观众生为若此;如智者见水中月,如镜中见其面像,如热时焰,如呼声响,如空中云,如水聚沫,如水上泡,如芭蕉坚,如电久住,如第五大,如第六阴,如第七情,如十三入,如十九界,菩萨观众生为若此;如无色界色,如焦谷牙,如须陀洹身见,如阿那含入胎,如阿罗汉三毒,如得忍菩萨贪恚毁禁,如佛烦恼习,如盲者见色,如入灭尽定出入息,如空中鸟迹,如石女儿,如化人起烦恼,如梦所见已寤,如灭度者受身,如无烟之火,菩萨观众生为若此。」
文殊师利言:「若菩萨作是观者,云何行慈?」
维摩诘言:「菩萨作是观已,自念:我当为众生说如斯法,是即真实慈也。行寂灭慈,无所生故;行不热慈,无烦恼故;行等之慈,等三世故;行无诤慈,无所起故;行不二慈,内外不合故;行不坏慈,毕竟尽故;行坚固慈,心无毁故;行清净慈,诸法性净故;行无边慈,如虚空故;行阿罗汉慈,破结贼故;行菩萨慈,安众生故;行如来慈,得如相故;行佛之慈,觉众生故;行自然慈,无因得故;行菩提慈,等一味故;行无等慈,断诸爱故;行大悲慈,导以大乘故;行无厌慈,观空无我故;行法施慈,无遗惜故;行持戒慈,化毁禁故;行忍辱慈,护彼我故;行精进慈,荷负众生故;行禅定慈,不受味故;行智慧慈,无不知时故;行方便慈,一切示现故;行无隐慈,直心清净故;行深心慈,无杂行故;行无诳慈,不虚假故;行安乐慈,令得佛乐故;菩萨之慈,为若此也。」
文殊师利又问:「何谓为悲?」
答曰:「菩萨所作功德,皆与一切众生共之。」
「何谓为喜?」
答曰:「有所饶益,欢喜无悔。」
「何谓为舍?」
答曰:「所作福祐,无所悕望。」
文殊师利又问:「生死有畏,菩萨当何所依?」
维摩诘言:「菩萨于生死畏中,当依如来功德之力。」
文殊师利又问:「菩萨欲依如来功德之力,当于何住?」
答曰:「菩萨欲依如来功德力者,当住度脱一切众生。」
又问:「欲度众生,当何所除?」
答曰:「欲度众生,除其烦恼。」
又问:「欲除烦恼,当何所行?」
答曰:「当行正念。」
又问:「云何行于正念?」
答曰:「当行不生、不灭。」
又问:「何法不生?何法不灭?」
答曰:「不善不生,善法不灭。」
又问:「善、不善孰为本?」
答曰:「身为本。」
又问:「身孰为本?」
答曰:「欲贪为本。」
又问:「欲贪孰为本?」
答曰:「虚妄、分别为本。」
又问:「虚妄、分别孰为本?」
答曰:「颠倒想为本。」
又问:「颠倒想孰为本?」
答曰:「无住为本。」
又问:「无住孰为本?」
答曰:「无住则无本。文殊师利!从无住本,立一切法。」
时维摩诘室有一天女,见诸大人,闻所说法,便现其身,即以天华散诸菩萨、大弟子上。华至诸菩萨,即皆堕落;至大弟子,便著不堕。一切弟子神力去华,不能令去。
尔时,天女问舍利弗:「何故去华?」
答曰:「此华不如法,是以去之。」
天曰:「勿谓此华为不如法。所以者何?是华无所分别,仁者自生分别想耳。若于佛法出家,有所分别,为不如法;若无所分别,是则如法。观诸菩萨华不著者,已断一切分别想故。譬如人畏时,非人得其便,如是弟子畏生死故,色、声、香、味、触得其便也。已离畏者,一切五欲无能为也。结习未尽,华着身耳;结习尽者,华不著也。」
舍利弗言:「天止此室,其已久如?」
答曰:「我止此室,如耆年解脱。」
舍利弗言:「止此久耶?」
天曰:「耆年解脱,亦何如久?」
舍利弗默然不答。
天曰:「如何耆旧,大智而默?」
答曰:「解脱者无所言说,故吾于是不知所云。」
天曰:「言说、文字皆解脱相。所以者何?解脱者,不内、不外,不在两间;文字亦不内、不外,不在两间。是故舍利弗!无离文字说解脱也,所以者何?一切诸法是解脱相。」
舍利弗言:「不复以离淫、怒、痴为解脱乎?」
天曰:「佛为增上慢人说离淫、怒、痴为解脱耳;若无增上慢者,佛说淫、怒、痴性,即是解脱。」
舍利弗言:「善哉!善哉!天女!汝何所得,以何为证,辩乃如是?」
天曰:「我无得、无证,故辩如是。所以者何?若有得、有证者,即于佛法为增上慢。」
舍利弗问天:「汝于三乘为何志求?」
天曰:「以声闻法化众生故,我为声闻;以因缘法化众生故,我为辟支佛;以大悲法化众生故,我为大乘。舍利弗!如人入瞻卜林,唯嗅瞻卜,不嗅余香。如是若入此室,但闻佛功德之香,不乐闻声闻、辟支佛功德香也。舍利弗!其有释、梵、四天王、诸天、龙、鬼、神等入此室者,闻斯上人讲说正法,皆乐佛功德之香,发心而出。舍利弗!吾止此室,十有二年,初不闻说声闻、辟支佛法,但闻菩萨大慈大悲不可思议诸佛之法。
「舍利弗!此室常现八未曾有难得之法,何等为八?此室常以金色光照,昼夜无异,不以日月所照为明,是为一未曾有难得之法。此室入者,不为诸垢之所恼也,是为二未曾有难得之法。此室常有释、梵、四天王、他方菩萨,来会不绝,是为三未曾有难得之法。此室常说六波罗蜜、不退转法,是为四未曾有难得之法。此室常作天人第一之乐,弦出无量法化之声,是为五未曾有难得之法。此室有四大藏,众宝积满,赒穷济乏,求得无尽,是为六未曾有难得之法。此室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阿閦佛、宝德、宝炎、宝月、宝严、难胜、师子响、一切利成、如是等十方无量诸佛,是上人念时,即皆为来,广说诸佛秘要法藏,说已还去,是为七未曾有难得之法。此室一切诸天严饰宫殿,诸佛净土,皆于中现,是为八未曾有难得之法。
「舍利弗!此室常现八未曾有难得之法,谁有见斯不思议事,而复乐于声闻法乎?」
舍利弗言:「汝何以不转女身?」
天曰:「我从十二年来,求女人相了不可得,当何所转?譬如幻师,化作幻女,若有人问:何以不转女身,是人为正问不?」
舍利弗言:「不也,幻无定相,当何所转。」
天曰:「一切诸法,亦复如是,无有定相,云何乃问不转女身?」
即时天女以神通力,变舍利弗令如天女,天自化身如舍利弗,而问言:「何以不转女身?」
舍利弗以天女像而答言:「我今不知何转而变为女身?」
天曰:「舍利弗若能转此女身,则一切女人亦当能转。如舍利弗,非女而现女身,一切女人亦复如是,虽现女身而非女也。是故佛说:一切诸法,非男非女。」 即时天女还摄神力,舍利弗身还复如故。
天问舍利弗:「女身色相,今何所在?」
舍利弗言:「女身色相,无在、无不在。」
天曰:「一切诸法,亦复如是,无在、无不在。夫无在、无不在者,佛所说也。」
舍利弗问天:「汝于此没,当生何所?」
天曰:「佛化所生,吾如彼生。」
曰:「佛化所生,非没生也。」
天曰:「众生犹然,无没生也。」
舍利弗问天:「汝久如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天曰:「如舍利弗还为凡夫,我乃当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舍利弗言:「我作凡夫,无有是处。」
天曰:「我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是处。所以者何?菩提无住处,是故无有得者。」
舍利弗言:「今诸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已得、当得、如恒河沙,皆谓何乎?」
天曰:「皆以世俗文字数故,说有三世,非谓菩提有去、来、今。」
天曰:「舍利弗!汝得阿罗汉道耶?」
曰:「无所得故而得。」
天曰:「诸佛、菩萨,亦复如是,无所得故而得。」
尔时,维摩诘语舍利弗:「是天女已曾供养九十二亿佛,已能游戏菩萨神通,所愿具足,得无生忍,住不退转。以本愿故,随意能现,教化众生。」
爾時,文殊師利問維摩诘言:「菩薩雲何觀于衆生?」
維摩诘言:「譬如幻師見所幻人,菩薩觀衆生為若此;如智者見水中月,如鏡中見其面像,如熱時焰,如呼聲響,如空中雲,如水聚沫,如水上泡,如芭蕉堅,如電久住,如第五大,如第六陰,如第七情,如十三入,如十九界,菩薩觀衆生為若此;如無色界色,如焦谷牙,如須陀洹身見,如阿那含入胎,如阿羅漢三毒,如得忍菩薩貪恚毀禁,如佛煩惱習,如盲者見色,如入滅盡定出入息,如空中鳥迹,如石女兒,如化人起煩惱,如夢所見已寤,如滅度者受身,如無煙之火,菩薩觀衆生為若此。」
文殊師利言:「若菩薩作是觀者,雲何行慈?」
維摩诘言:「菩薩作是觀已,自念:我當為衆生說如斯法,是即真實慈也。行寂滅慈,無所生故;行不熱慈,無煩惱故;行等之慈,等三世故;行無诤慈,無所起故;行不二慈,内外不合故;行不壞慈,畢竟盡故;行堅固慈,心無毀故;行清淨慈,諸法性淨故;行無邊慈,如虛空故;行阿羅漢慈,破結賊故;行菩薩慈,安衆生故;行如來慈,得如相故;行佛之慈,覺衆生故;行自然慈,無因得故;行菩提慈,等一味故;行無等慈,斷諸愛故;行大悲慈,導以大乘故;行無厭慈,觀空無我故;行法施慈,無遺惜故;行持戒慈,化毀禁故;行忍辱慈,護彼我故;行精進慈,荷負衆生故;行禅定慈,不受味故;行智慧慈,無不知時故;行方便慈,一切示現故;行無隐慈,直心清淨故;行深心慈,無雜行故;行無诳慈,不虛假故;行安樂慈,令得佛樂故;菩薩之慈,為若此也。」
文殊師利又問:「何謂為悲?」
答曰:「菩薩所作功德,皆與一切衆生共之。」
「何謂為喜?」
答曰:「有所饒益,歡喜無悔。」
「何謂為舍?」
答曰:「所作福祐,無所悕望。」
文殊師利又問:「生死有畏,菩薩當何所依?」
維摩诘言:「菩薩于生死畏中,當依如來功德之力。」
文殊師利又問:「菩薩欲依如來功德之力,當于何住?」
答曰:「菩薩欲依如來功德力者,當住度脫一切衆生。」
又問:「欲度衆生,當何所除?」
答曰:「欲度衆生,除其煩惱。」
又問:「欲除煩惱,當何所行?」
答曰:「當行正念。」
又問:「雲何行于正念?」
答曰:「當行不生、不滅。」
又問:「何法不生?何法不滅?」
答曰:「不善不生,善法不滅。」
又問:「善、不善孰為本?」
答曰:「身為本。」
又問:「身孰為本?」
答曰:「欲貪為本。」
又問:「欲貪孰為本?」
答曰:「虛妄、分别為本。」
又問:「虛妄、分别孰為本?」
答曰:「颠倒想為本。」
又問:「颠倒想孰為本?」
答曰:「無住為本。」
又問:「無住孰為本?」
答曰:「無住則無本。文殊師利!從無住本,立一切法。」
時維摩诘室有一天女,見諸大人,聞所說法,便現其身,即以天華散諸菩薩、大弟子上。華至諸菩薩,即皆堕落;至大弟子,便著不堕。一切弟子神力去華,不能令去。
爾時,天女問舍利弗:「何故去華?」
答曰:「此華不如法,是以去之。」
天曰:「勿謂此華為不如法。所以者何?是華無所分别,仁者自生分别想耳。若于佛法出家,有所分别,為不如法;若無所分别,是則如法。觀諸菩薩華不著者,已斷一切分别想故。譬如人畏時,非人得其便,如是弟子畏生死故,色、聲、香、味、觸得其便也。已離畏者,一切五欲無能為也。結習未盡,華着身耳;結習盡者,華不著也。」
舍利弗言:「天止此室,其已久如?」
答曰:「我止此室,如耆年解脫。」
舍利弗言:「止此久耶?」
天曰:「耆年解脫,亦何如久?」
舍利弗默然不答。
天曰:「如何耆舊,大智而默?」
答曰:「解脫者無所言說,故吾于是不知所雲。」
天曰:「言說、文字皆解脫相。所以者何?解脫者,不内、不外,不在兩間;文字亦不内、不外,不在兩間。是故舍利弗!無離文字說解脫也,所以者何?一切諸法是解脫相。」
舍利弗言:「不複以離淫、怒、癡為解脫乎?」
天曰:「佛為增上慢人說離淫、怒、癡為解脫耳;若無增上慢者,佛說淫、怒、癡性,即是解脫。」
舍利弗言:「善哉!善哉!天女!汝何所得,以何為證,辯乃如是?」
天曰:「我無得、無證,故辯如是。所以者何?若有得、有證者,即于佛法為增上慢。」
舍利弗問天:「汝于三乘為何志求?」
天曰:「以聲聞法化衆生故,我為聲聞;以因緣法化衆生故,我為辟支佛;以大悲法化衆生故,我為大乘。舍利弗!如人入瞻蔔林,唯嗅瞻蔔,不嗅餘香。如是若入此室,但聞佛功德之香,不樂聞聲聞、辟支佛功德香也。舍利弗!其有釋、梵、四天王、諸天、龍、鬼、神等入此室者,聞斯上人講說正法,皆樂佛功德之香,發心而出。舍利弗!吾止此室,十有二年,初不聞說聲聞、辟支佛法,但聞菩薩大慈大悲不可思議諸佛之法。
「舍利弗!此室常現八未曾有難得之法,何等為八?此室常以金色光照,晝夜無異,不以日月所照為明,是為一未曾有難得之法。此室入者,不為諸垢之所惱也,是為二未曾有難得之法。此室常有釋、梵、四天王、他方菩薩,來會不絕,是為三未曾有難得之法。此室常說六波羅蜜、不退轉法,是為四未曾有難得之法。此室常作天人第一之樂,弦出無量法化之聲,是為五未曾有難得之法。此室有四大藏,衆寶積滿,赒窮濟乏,求得無盡,是為六未曾有難得之法。此室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阿閦佛、寶德、寶炎、寶月、寶嚴、難勝、師子響、一切利成、如是等十方無量諸佛,是上人念時,即皆為來,廣說諸佛秘要法藏,說已還去,是為七未曾有難得之法。此室一切諸天嚴飾宮殿,諸佛淨土,皆于中現,是為八未曾有難得之法。
「舍利弗!此室常現八未曾有難得之法,誰有見斯不思議事,而複樂于聲聞法乎?」
舍利弗言:「汝何以不轉女身?」
天曰:「我從十二年來,求女人相了不可得,當何所轉?譬如幻師,化作幻女,若有人問:何以不轉女身,是人為正問不?」
舍利弗言:「不也,幻無定相,當何所轉。」
天曰:「一切諸法,亦複如是,無有定相,雲何乃問不轉女身?」
即時天女以神通力,變舍利弗令如天女,天自化身如舍利弗,而問言:「何以不轉女身?」
舍利弗以天女像而答言:「我今不知何轉而變為女身?」
天曰:「舍利弗若能轉此女身,則一切女人亦當能轉。如舍利弗,非女而現女身,一切女人亦複如是,雖現女身而非女也。是故佛說:一切諸法,非男非女。」 即時天女還攝神力,舍利弗身還複如故。
天問舍利弗:「女身色相,今何所在?」
舍利弗言:「女身色相,無在、無不在。」
天曰:「一切諸法,亦複如是,無在、無不在。夫無在、無不在者,佛所說也。」
舍利弗問天:「汝于此沒,當生何所?」
天曰:「佛化所生,吾如彼生。」
曰:「佛化所生,非沒生也。」
天曰:「衆生猶然,無沒生也。」
舍利弗問天:「汝久如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天曰:「如舍利弗還為凡夫,我乃當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舍利弗言:「我作凡夫,無有是處。」
天曰:「我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無是處。所以者何?菩提無住處,是故無有得者。」
舍利弗言:「今諸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已得、當得、如恒河沙,皆謂何乎?」
天曰:「皆以世俗文字數故,說有三世,非謂菩提有去、來、今。」
天曰:「舍利弗!汝得阿羅漢道耶?」
曰:「無所得故而得。」
天曰:「諸佛、菩薩,亦複如是,無所得故而得。」
爾時,維摩诘語舍利弗:「是天女已曾供養九十二億佛,已能遊戲菩薩神通,所願具足,得無生忍,住不退轉。以本願故,随意能現,教化衆生。」
维摩诘所说经 · 观众生品第七。魏晋。鸠摩罗什。尔时,文殊师利问维摩诘言:「菩萨云何观于众生?」
维摩诘言:「譬如幻师见所幻人,菩萨观众生为若此;如智者见水中月,如镜中见其面像,如热时焰,如呼声响,如空中云,如水聚沫,如水上泡,如芭蕉坚,如电久住,如第五大,如第六阴,如第七情,如十三入,如十九界,菩萨观众生为若此;如无色界色,如焦谷牙,如须陀洹身见,如阿那含入胎,如阿罗汉三毒,如得忍菩萨贪恚毁禁,如佛烦恼习,如盲者见色,如入灭尽定出入息,如空中鸟迹,如石女儿,如化人起烦恼,如梦所见已寤,如灭度者受身,如无烟之火,菩萨观众生为若此。」
文殊师利言:「若菩萨作是观者,云何行慈?」
维摩诘言:「菩萨作是观已,自念:我当为众生说如斯法,是即真实慈也。行寂灭慈,无所生故;行不热慈,无烦恼故;行等之慈,等三世故;行无诤慈,无所起故;行不二慈,内外不合故;行不坏慈,毕竟尽故;行坚固慈,心无毁故;行清净慈,诸法性净故;行无边慈,如虚空故;行阿罗汉慈,破结贼故;行菩萨慈,安众生故;行如来慈,得如相故;行佛之慈,觉众生故;行自然慈,无因得故;行菩提慈,等一味故;行无等慈,断诸爱故;行大悲慈,导以大乘故;行无厌慈,观空无我故;行法施慈,无遗惜故;行持戒慈,化毁禁故;行忍辱慈,护彼我故;行精进慈,荷负众生故;行禅定慈,不受味故;行智慧慈,无不知时故;行方便慈,一切示现故;行无隐慈,直心清净故;行深心慈,无杂行故;行无诳慈,不虚假故;行安乐慈,令得佛乐故;菩萨之慈,为若此也。」
文殊师利又问:「何谓为悲?」
答曰:「菩萨所作功德,皆与一切众生共之。」
「何谓为喜?」
答曰:「有所饶益,欢喜无悔。」
「何谓为舍?」
答曰:「所作福祐,无所悕望。」
文殊师利又问:「生死有畏,菩萨当何所依?」
维摩诘言:「菩萨于生死畏中,当依如来功德之力。」
文殊师利又问:「菩萨欲依如来功德之力,当于何住?」
答曰:「菩萨欲依如来功德力者,当住度脱一切众生。」
又问:「欲度众生,当何所除?」
答曰:「欲度众生,除其烦恼。」
又问:「欲除烦恼,当何所行?」
答曰:「当行正念。」
又问:「云何行于正念?」
答曰:「当行不生、不灭。」
又问:「何法不生?何法不灭?」
答曰:「不善不生,善法不灭。」
又问:「善、不善孰为本?」
答曰:「身为本。」
又问:「身孰为本?」
答曰:「欲贪为本。」
又问:「欲贪孰为本?」
答曰:「虚妄、分别为本。」
又问:「虚妄、分别孰为本?」
答曰:「颠倒想为本。」
又问:「颠倒想孰为本?」
答曰:「无住为本。」
又问:「无住孰为本?」
答曰:「无住则无本。文殊师利!从无住本,立一切法。」
时维摩诘室有一天女,见诸大人,闻所说法,便现其身,即以天华散诸菩萨、大弟子上。华至诸菩萨,即皆堕落;至大弟子,便著不堕。一切弟子神力去华,不能令去。
尔时,天女问舍利弗:「何故去华?」
答曰:「此华不如法,是以去之。」
天曰:「勿谓此华为不如法。所以者何?是华无所分别,仁者自生分别想耳。若于佛法出家,有所分别,为不如法;若无所分别,是则如法。观诸菩萨华不著者,已断一切分别想故。譬如人畏时,非人得其便,如是弟子畏生死故,色、声、香、味、触得其便也。已离畏者,一切五欲无能为也。结习未尽,华着身耳;结习尽者,华不著也。」
舍利弗言:「天止此室,其已久如?」
答曰:「我止此室,如耆年解脱。」
舍利弗言:「止此久耶?」
天曰:「耆年解脱,亦何如久?」
舍利弗默然不答。
天曰:「如何耆旧,大智而默?」
答曰:「解脱者无所言说,故吾于是不知所云。」
天曰:「言说、文字皆解脱相。所以者何?解脱者,不内、不外,不在两间;文字亦不内、不外,不在两间。是故舍利弗!无离文字说解脱也,所以者何?一切诸法是解脱相。」
舍利弗言:「不复以离淫、怒、痴为解脱乎?」
天曰:「佛为增上慢人说离淫、怒、痴为解脱耳;若无增上慢者,佛说淫、怒、痴性,即是解脱。」
舍利弗言:「善哉!善哉!天女!汝何所得,以何为证,辩乃如是?」
天曰:「我无得、无证,故辩如是。所以者何?若有得、有证者,即于佛法为增上慢。」
舍利弗问天:「汝于三乘为何志求?」
天曰:「以声闻法化众生故,我为声闻;以因缘法化众生故,我为辟支佛;以大悲法化众生故,我为大乘。舍利弗!如人入瞻卜林,唯嗅瞻卜,不嗅余香。如是若入此室,但闻佛功德之香,不乐闻声闻、辟支佛功德香也。舍利弗!其有释、梵、四天王、诸天、龙、鬼、神等入此室者,闻斯上人讲说正法,皆乐佛功德之香,发心而出。舍利弗!吾止此室,十有二年,初不闻说声闻、辟支佛法,但闻菩萨大慈大悲不可思议诸佛之法。
「舍利弗!此室常现八未曾有难得之法,何等为八?此室常以金色光照,昼夜无异,不以日月所照为明,是为一未曾有难得之法。此室入者,不为诸垢之所恼也,是为二未曾有难得之法。此室常有释、梵、四天王、他方菩萨,来会不绝,是为三未曾有难得之法。此室常说六波罗蜜、不退转法,是为四未曾有难得之法。此室常作天人第一之乐,弦出无量法化之声,是为五未曾有难得之法。此室有四大藏,众宝积满,赒穷济乏,求得无尽,是为六未曾有难得之法。此室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阿閦佛、宝德、宝炎、宝月、宝严、难胜、师子响、一切利成、如是等十方无量诸佛,是上人念时,即皆为来,广说诸佛秘要法藏,说已还去,是为七未曾有难得之法。此室一切诸天严饰宫殿,诸佛净土,皆于中现,是为八未曾有难得之法。
「舍利弗!此室常现八未曾有难得之法,谁有见斯不思议事,而复乐于声闻法乎?」
舍利弗言:「汝何以不转女身?」
天曰:「我从十二年来,求女人相了不可得,当何所转?譬如幻师,化作幻女,若有人问:何以不转女身,是人为正问不?」
舍利弗言:「不也,幻无定相,当何所转。」
天曰:「一切诸法,亦复如是,无有定相,云何乃问不转女身?」
即时天女以神通力,变舍利弗令如天女,天自化身如舍利弗,而问言:「何以不转女身?」
舍利弗以天女像而答言:「我今不知何转而变为女身?」
天曰:「舍利弗若能转此女身,则一切女人亦当能转。如舍利弗,非女而现女身,一切女人亦复如是,虽现女身而非女也。是故佛说:一切诸法,非男非女。」 即时天女还摄神力,舍利弗身还复如故。
天问舍利弗:「女身色相,今何所在?」
舍利弗言:「女身色相,无在、无不在。」
天曰:「一切诸法,亦复如是,无在、无不在。夫无在、无不在者,佛所说也。」
舍利弗问天:「汝于此没,当生何所?」
天曰:「佛化所生,吾如彼生。」
曰:「佛化所生,非没生也。」
天曰:「众生犹然,无没生也。」
舍利弗问天:「汝久如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天曰:「如舍利弗还为凡夫,我乃当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舍利弗言:「我作凡夫,无有是处。」
天曰:「我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是处。所以者何?菩提无住处,是故无有得者。」
舍利弗言:「今诸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已得、当得、如恒河沙,皆谓何乎?」
天曰:「皆以世俗文字数故,说有三世,非谓菩提有去、来、今。」
天曰:「舍利弗!汝得阿罗汉道耶?」
曰:「无所得故而得。」
天曰:「诸佛、菩萨,亦复如是,无所得故而得。」
尔时,维摩诘语舍利弗:「是天女已曾供养九十二亿佛,已能游戏菩萨神通,所愿具足,得无生忍,住不退转。以本愿故,随意能现,教化众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