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时卢舍那佛。为此大众。略开百千恒河沙不可说法门中心地。如毛头许。是过去一切佛已说。未来佛当说。现在佛今说。三世菩萨已学当学今学。我已百劫修行是心地。号吾为卢舍那。汝诸佛转我所说。与一切众生开心地道。时莲花台藏世界赫赫天光师子座上卢舍那佛放光光。告千花上佛。持我心地法门品。而去复转为千百亿释迦及一切众生。次第说我上心地法门品。汝等受持读诵一心而行
尔时千花上佛千百亿释迦。从莲花藏世界赫赫师子座起。各各辞退举身放不可思议光。光皆化无量佛。一时以无量青黄赤白花供养卢舍那佛。受持上说心地法门品竟。各各从此莲花藏世界而没。没已入体性虚空花光三昧。还本源世界阎浮提菩提树下。从体性虚空华光三昧出。出已方坐金刚千光王座。及妙光堂说十世界海。复从座起至帝释宫说十住。复从座起至炎天中说十行。复从座起至第四天中说十回向。复从座起至化乐天说十禅定。复从座起至他化天说十地。复至一禅中说十金刚。复至二禅中说十忍。复至三禅中说十愿。复至四禅中摩醯首罗天王宫。说我本源莲花藏世界卢舍那佛所说心地法门品。其余千百亿释迦亦复如是无二无别。如贤劫品中说
尔时释迦牟尼佛。从初现莲花藏世界。东方来入天王宫中说魔受化经已。下生南阎浮提迦夷罗国。母名摩耶父字白净吾名悉达。七岁出家三十成道。号吾为释迦牟尼佛。于寂灭道场坐金刚花光王座。乃至摩醯首罗天王宫。其中次第十住处所说。时佛观诸大梵天王网罗幢因为说。无量世界犹如网孔。一一世界各各不同别异无量。佛教门亦复如是。吾今来此世界八千返。为此娑婆世界坐金刚花光王座。乃至摩醯首罗天王宫。为是中一切大众略开心地法门品竟。复从天王宫下至阎浮提菩提树下。为此地上一切众生凡夫痴闇之人。说我本卢舍那佛心地中初发心中常所诵一戒光明。金刚宝戒是一切佛本源。一切菩萨本源。佛性种子。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一切意识色心是情是心皆入佛性戒中。当当常有因故。有当当常住法身。如是十波罗提木叉。出于世界。是法戒是三世一切众生顶戴受持。吾今当为此大众重说十无尽藏戒品。是一切众生戒本源自性清净
我今卢舍那 方坐莲花台
周匝千花上 复现千释迦
一花百亿国 一国一释迦
各坐菩提树 一时成佛道
如是千百亿 卢舍那本身
千百亿释迦 各接微尘众
俱来至我所 听我诵佛戒
甘露门则开 是时千百亿
还至本道场 各坐菩提树
诵我本师戒 十重四十八
戒如明日月 亦如璎珞珠
微尘菩萨众 由是成正觉
是卢舍那诵 我亦如是诵
汝新学菩萨 顶戴受持戒
受持是戒已 转授诸众生
谛听我正诵 佛法中戒藏
波罗提木叉 大众心谛信
汝是当成佛 我是已成佛
常作如是信 戒品已具足
一切有心者 皆应摄佛戒
众生受佛戒 即入诸佛位
位同大觉已 真是诸佛子
大众皆恭敬 至心听我诵
尔时释迦牟尼佛。初坐菩提树下成无上觉初结菩萨波罗提木叉。孝顺父母师僧三宝孝顺至道之法孝名为戒亦名制止。佛即口放无量光明。是时百万亿大众诸菩萨。十八梵天六欲天子十六大国王。合掌至心听佛诵一切佛大乘戒。佛告诸菩萨言。我今半月半月。自诵诸佛法戒。汝等。一切发心菩萨亦诵。乃至十发趣十长养十金刚十地诸菩萨亦诵。是故戒光从口出。有缘非无因故。光光非青黄赤白黑。非色非心。非有非无。非因果法。是诸佛之本源菩萨之根本。是大众诸佛子之根本。是故大众诸佛子应受持应读诵善学。佛子谛听。若受佛戒者。国王王子百官宰相。比丘比丘尼。十八梵天六欲天子。庶民黄门淫男淫女奴婢。八部鬼神金刚神畜生乃至变化人。但解法师语。尽受得戒。皆名第一清净者
佛告诸佛子言。有十重波罗提木叉。若受菩萨戒不诵此戒者。非菩萨非佛种子。我亦如是诵。一切菩萨已学。一切菩萨当学一切菩萨今学。已略说菩萨波罗提木叉相貌。是事应当学敬心奉持
佛言。佛子。若自杀教人杀方便赞叹杀见作随喜。乃至咒杀。杀因杀缘杀法杀业。乃至一切有命者不得故杀。是菩萨应起常住慈悲心孝顺心。方便救护一切众生。而自恣心快意杀生者。是菩萨波罗夷罪
若佛子。自盗教人盗方便盗盗因盗缘盗法盗业咒盗乃至鬼神有主劫贼物。一切财物一针一草不得故盗。而菩萨应生佛性孝顺慈悲心。常助一切人生福生乐。而反更盗人财物者。是菩萨波罗夷罪
若佛子。自淫教人淫。乃至一切女人不得故淫。淫因淫缘淫法淫业。乃至畜生女诸天鬼神女。及非道行淫。而菩萨应生孝顺心。救度一切众生。净法与人。而反更起一切人淫不择畜生乃至母女姊妹六亲行淫无慈悲心者。是菩萨波罗夷罪
若佛子。自妄语教人妄语方便妄语。妄语因妄语缘妄语法妄语业。乃至不见言见。见言不见。身心妄语。而菩萨常生正语正见。亦生一切众生正语正见。而反更起一切众生邪语邪见邪业者。是菩萨波罗夷罪
若佛子。自酤酒教人酤酒。酤酒因酤酒缘酤酒法酤酒业。一切酒不得酤。是酒起罪因缘。而菩萨应生一切众生明达之慧。而反更生一切众生颠倒之心者。是菩萨波罗夷罪
若佛子。自说出家在家菩萨比丘比丘尼罪过。教人说罪过。罪过因罪过缘罪过法罪过业。而菩萨闻外道恶人及二乘恶人说佛法中非法非律。常生悲心教化是恶人辈。令生大乘善信。而菩萨反更自说佛法中罪过者。是菩萨波罗夷罪
若佛子。自赞毁他亦教人自赞毁他。毁他因毁他缘毁他法毁他业。而菩萨应代一切众生受加毁辱。恶事自向己好事与他人。若自扬己德隐他人好事。令他人受毁者。是菩萨波罗夷罪
若佛子。自悭教人悭。悭因悭缘悭法悭业。而菩萨见一切贫穷人来乞者。随前人所须一切给与。而菩萨以恶心嗔心。乃至不施一钱一针一草。有求法者。不为说一句一偈一微尘许法。而反更骂辱者。是菩萨波罗夷罪
若佛子。自嗔教人嗔。嗔因嗔缘嗔法嗔业。而菩萨应生一切众生中善根无诤之事。常生悲心。而反更于一切众生中。乃至于非众生中。以恶口骂辱加以手打。及以刀杖意犹不息。前人求悔善言忏谢。犹嗔不解者。是菩萨波罗夷罪
若佛子。自谤三宝教人谤三宝。谤因谤缘谤法谤业。而菩萨见外道及以恶人一言谤佛音声。如三百鉾刺心。况口自谤不生信心孝顺心。而反更助恶人邪见人谤者。是菩萨波罗夷罪
善学诸仁者。是菩萨十波罗提木叉。应当学。于中不应一一犯如微尘许。何况具足犯十戒。若有犯者不得现身发菩提心。亦失国王位转轮王位。亦失比丘比丘尼位。亦失十发趣十长养十金刚十地佛性常住妙果。一切皆失堕三恶道中。二劫三劫不闻父母三宝名字。以是不应一一犯。汝等一切诸菩萨今学当学已学。如是十戒应当学敬心奉持。八万威仪品当广明
佛告诸菩萨言。已说十波罗提木叉竟。四十八轻今当说
佛言。若佛子。欲受国王位时。受转轮王位时。百官受位时。应先受菩萨戒。一切鬼神救护王身百官之身。诸佛欢喜。既得戒已。生孝顺心恭敬心。见上座和上阿阇梨大同学同见同行者。应起承迎礼拜问讯。而菩萨反生憍心慢心痴心。不起承迎礼拜。一一不如法供养。以自卖身国城男女七宝百物而供给之。若不尔者。犯轻垢罪
若佛子。故饮酒而生酒过失无量。若自身手过酒器与人饮酒者。五百世无手。何况自饮。不得教一切人饮。及一切众生饮酒。况自饮酒。若故自饮教人饮者。犯轻垢罪
若佛子。故食肉一切肉不得食。断大慈悲性种子。一切众生见而舍去。是故一切菩萨不得食一切众生肉。食肉得无量罪。若故食者。犯轻垢罪
若佛子。不得食五辛。大蒜革葱慈葱兰葱兴蕖。是五种一切食中不得食。若故食者。犯轻垢罪
若佛子。见一切众生犯八戒五戒十戒。毁禁七逆八难一切犯戒罪。应教忏悔。而菩萨不教忏悔共住同僧利养。而共布萨同一众住说戒。而不举其罪教悔过者。犯轻垢罪
若佛子。见大乘法师大乘同学同见同行。来入僧坊舍宅城邑。若百里千里来者。即起迎来送去礼拜供养。日日三时供养。日食三两金百味饮食床座医药供事法师。一切所须尽给与之。常请法师三时说法。日日三时礼拜。不生嗔心患恼之心。为法灭身请法不懈。若不尔者。犯轻垢罪
若佛子。一切处有讲毗尼经律。大宅舍中讲法处。是新学菩萨应持经律卷至法师所听受咨问。若山林树下僧地房中。一切说法处悉至听受。若不至彼听受者。犯轻垢罪
若佛子。心背大乘常住经律。言非佛说。而受持二乘声闻外道恶见一切禁戒邪见经律者。犯轻垢罪
若佛子。见一切疾病人。常应供养如佛无异。八福田中看病福田第一福田。若父母师僧弟子疾病。诸根不具百种病苦恼。皆养令差。而菩萨以恶心嗔恨。不至僧房中城邑旷野山林道路中。见病不救者犯轻垢罪
若佛子。不得畜一切刀杖弓箭鉾斧斗战之具。及恶网罗杀生之器。一切不得畜。而菩萨乃至杀父母尚不加报。况余一切众生。若故畜一切刀杖者。犯轻垢罪。如是十戒。应当学敬心奉持。下六品中当广明
佛言。佛子。不得为利养恶心故。通国使命军阵合会。兴师相伐杀无量众生。而菩萨不得入军中往来。况故作国贼。若故作者。犯轻垢罪
若佛子。故贩卖良人奴婢六畜。市易棺材板木盛死之具。尚不自作况教人作。若故作者。犯轻垢罪
若佛子。以恶心故无事谤他良人善人法师师僧国王贵人。言犯七逆十重。于父母兄弟六亲中。应生孝顺心慈悲心。而反更加于逆害堕不如意处者。犯轻垢罪
若佛子。以恶心故放大火。烧山林旷野。四月乃至九月。放火若烧他人家屋宅城邑僧房田木及鬼神官物。一切有主物不得故烧。若故烧者。犯轻垢罪
若佛子。自佛弟子及外道人。六亲一切善知识。应一一教受持大乘经律。应教解义理。使发菩提心十发心十长养心十金刚心。三十心中一一解其次第法用。而菩萨以恶心嗔心。横教他二乘声闻经律外道邪见论等。犯轻垢罪
若佛子。应好心先学大乘威仪经律。广开解义味。见后新学菩萨有从百里千里来求大乘经律。应如法为说一切苦行。若烧身烧臂烧指。若不烧身臂指供养诸佛非出家菩萨。乃至饿虎狼师子一切饿鬼。悉应舍身肉手足而供养之。后一一次第为说正法。使心开意解。而菩萨为利养故应答不答。倒说经律文字无前无后谤三宝说者。犯轻垢罪
若佛子。自为饮食钱物利养名誉故。亲近国王王子大臣百官。恃作形势。乞索打拍牵挽。横取钱物一切求利。名为恶求多求。教他人求。都无慈心无孝顺心者。犯轻垢罪
若佛子。学诵戒者。日夜六时持菩萨戒。解其义理佛性之性。而菩萨不解一句一偈戒律因缘。诈言能解者。即为自欺诳亦欺诳他人。一一不解一切法。而为他人作师授戒者。犯轻垢罪
若佛子。以恶心故。见持戒比丘手捉香炉行菩萨行。而斗构两头谤欺贤人无恶不造。若故作者。犯轻垢罪
若佛子。以慈心故行放生业。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无不从之受生。故六道众生皆是我父母。而杀而食者。即杀我父母亦杀我故身。一切地水是我先身。一切火风是我本体。故常行放生。生生受生常住之法。教人放生。若见世人杀畜生时。应方便救护解其苦难。常教化讲说菩萨戒救度众生。若父母兄弟死亡之日。应请法师讲菩萨戒经福资亡者。得见诸佛生人天上。若不尔者犯轻垢罪。如是十戒应当学敬心奉持。如灭罪品中广明一一戒相
佛言。佛子。不得以嗔报嗔以打报打。若杀父母兄弟六亲不得加报。若国主为他人杀者。亦不得加报。杀生报生不顺孝道。尚不畜奴婢打拍骂辱。日日起三业口罪无量。况故作七逆之罪。而出家菩萨无慈报仇。乃至六亲中故报者。犯轻垢罪
若佛子。初始出家未有所解。而自恃聪明有智。或恃高贵年宿。或恃大姓高门大解大福饶财七宝。以此憍慢而不咨受先学法师经律。其法师者。或小姓年少卑门贫穷诸根不具。而实有德一切经律尽解。而新学菩萨不得观法师种姓。而不来咨受法师第一义谛者。犯轻垢罪
若佛子。佛灭度后。欲心好心受菩萨戒时。于佛菩萨形像前自誓受戒。当七日佛前忏悔。得见好相便得戒。若不得好相。应二七三七乃至一年。要得好相。得好相已。便得佛菩萨形像前受戒。若不得好相。虽佛像前受。戒不得戒。若现前先受菩萨戒法师前受戒时。不须要见好相何以故。以是法师师师相授故。不须好相。是以法师前受戒即得戒。以生重心故便得戒。若千里内无能授戒师。得佛菩萨形像前受戒而要见好相。若法师自倚解经律大乘学戒。与国王太子百官以为善友。而新学菩萨来问若经义律义。轻心恶心慢心。不一一好答问者。犯轻垢罪
若佛子。有佛经律大乘正法正见正性正法身而不能勤学修习而舍七宝。反学邪见二乘外道俗典。阿毗昙杂论书记。是断佛性障道因缘。非行菩萨道。若故作者。犯轻垢罪
若佛子。佛灭后。为说法主为僧房主教化主坐禅主行来主。应生慈心善和斗讼。善守三宝物莫无度用如自己有。而反乱众斗诤恣心用三宝物者。犯轻垢罪
若佛子。先在僧房中住。后见客菩萨比丘来入僧房舍宅城邑国王宅舍中。乃至夏坐安居处及大会中。先住僧应迎来送去。饮食供养房舍卧具。绳床事事给与。若无物应卖自身及以男女供给所须悉以与之。若有檀越来请众僧。客僧有利养分。僧房主应次第差客僧受请。而先住僧独受请不差客僧。僧房主得无量罪。畜生无异非沙门非释种姓。若故作者。犯轻垢罪
若佛子。一切不得受别请利养入己。而此利养属十方僧。而别受请即取十方僧物入己。八福田诸佛圣人一一师僧父母病人物自己用故。犯轻垢罪
若佛子。有出家菩萨在家菩萨及一切檀越。请僧福田求愿之时。应入僧房问知事人。今欲次第请者即得十方贤圣僧而世人别请五百罗汉菩萨僧。不如僧次一凡夫僧。若别请僧者。是外道法。七佛无别请法。不顺孝道。若故别请僧者。犯轻垢罪
若佛子。以恶心故为利养故。贩卖男女色。自手作食自磨自舂。占相男女。解梦吉凶。是男是女。咒术工巧调鹰方法。和合百种毒药千种毒药蛇毒生金银蛊毒。都无慈心。若故作者。犯轻垢罪
若佛子。以恶心故自身谤三宝。诈现亲附。口便说空行在有中。为白衣通致男女交会淫色缚着。于六斋日年三长斋月。作杀生劫盗破斋犯戒者。犯轻垢罪。如是十戒。应当学敬心奉持。制戒品中广解
佛言。佛子。佛灭度后于恶世中。若见外道一切恶人劫贼卖佛菩萨父母形像。贩卖经律。贩卖比丘比丘尼亦卖发心菩萨道人。或为官使。与一切人作奴婢者。而菩萨见是事已。应生慈心方便救护处处教化。取物赎佛菩萨形像。及比丘比丘尼发心菩萨一切经律。若不赎者。犯轻垢罪
若佛子。不得畜刀仗弓箭。贩卖轻秤小斗。因官形势取人财物。害心系缚破坏成功。长养猫狸猪狗。若故作者。犯轻垢罪
若佛子。以恶心故观一切男女等斗。军阵兵将劫贼等斗。亦不得听吹贝鼓角琴瑟筝笛箜篌歌叫伎乐之声。不得摴蒲围棋波罗赛戏弹棋六博拍毬掷石投壶八道行城爪镜蓍草杨枝钵盂髑髅。而作卜筮。不得作盗贼使命。一一不得作。若故作者。犯轻垢罪
若佛子。护持禁戒。行住坐卧日夜六时读诵是戒。犹如金刚。如带持浮囊欲度大海如草系比丘。常生大乘善信。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诸佛是已成之佛。发菩提心。念念不去心。若起一念二乘外道心者。犯轻垢罪
若佛子。常应发一切愿。孝顺父母师僧三宝。愿得好师同学善友知识。常教我大乘经律。十发趣十长养十金刚十地。使我开解。如法修行坚持佛戒。宁舍身命念念不去心。若一切菩萨不发是愿者。犯轻垢罪
若佛子。发十大愿已。持佛禁戒。作是愿言。宁以此身投炽然猛火大坑刀山。终不毁犯三世诸佛经律与一切女人作不净行
复作是愿。宁以热铁罗网千重周匝缠身。终不以破戒之身受于信心檀越一切衣服
复作是愿。宁以此口吞热铁丸及大流猛火经百千劫。终不以破戒之口食信心檀越百味饮食
复作是愿。宁以此身卧大猛火罗网热铁地上。终不以破戒之身受信心檀越百种床座
复作是愿。宁以此身受三百鉾刺经一劫二劫。终不以破戒之身受信心檀越百味医药
复作是愿。宁以此身投热铁镬经百千劫。终不以破戒之身受信心檀越千种房舍屋宅园林田地
复作是愿。宁以铁锤打碎此身从头至足令如微尘。终不以破戒之身受信心檀越恭敬礼拜
复作是愿。宁以百千热铁刀鉾挑其两目。终不以破戒之心视他好色
复作是愿。宁以百千铁锥遍劖刺耳根经一劫二劫。终不以破戒之心听好音声
复作是愿。宁以百千刃刀割去其鼻。终不以破戒之心贪嗅诸香
复作是愿。宁以百千刃刀割断其舌。终不以破戒之心食人百味净食
复作是愿。宁以利斧斩斫其身。终不以破戒之心贪着好触
复作是愿。愿一切众生悉得成佛。而菩萨若不发是愿者。犯轻垢罪
若佛子常应二时头陀冬夏坐禅结夏安居。常用杨枝澡豆三衣瓶钵坐具锡杖香炉漉水囊手巾刀子火燧镊子绳床经律佛像菩萨形像。而菩萨行头陀时及游方时。行来百里千里。此十八种物常随其身。头陀者从正月十五日至三月十五日。八月十五日至十月十五日。是二时中此十八种物。常随其身如鸟二翼。若布萨日新学菩萨。半月半月布萨诵十重四十八轻戒。时于诸佛菩萨形像前。一人布萨即一人诵。若二人三人乃至百千人亦一人诵。诵者高座。听者下坐。各各披九条七条五条袈裟。结夏安居一一如法。若头陀时莫入难处。若国难恶王。土地高下草木深邃。师子虎狼水火风难。及以劫贼道路毒蛇。一切难处悉不得入。若头陀行道乃至夏坐安居。是诸难处悉不得入。若故入者。犯轻垢罪
若佛子。应如法次第坐。先受戒者在前坐。后受戒者在后坐不问老少比丘比丘尼贵人国王王子乃至黄门奴婢。皆应先受戒者在前坐。后受戒者次第而坐。莫如外道痴人。若老若少无前无后。坐无次第兵奴之法。我佛法中先者先坐后者后坐。而菩萨不次第坐者。犯轻垢罪
若佛子。常应教化一切众生。建立僧房山林园田立作佛塔。冬夏安居坐禅处所。一切行道处。皆应立之。而菩萨应为一切众生讲说大乘经律。若疾病国难贼难。父母兄弟和上阿阇梨亡灭之日。及三七日乃至七七日。亦应读诵讲说大乘经律。斋会求福行来治生。大火所烧大水所[漂*寸]。黑风所吹船舫。江河大海罗刹之难。亦应读诵讲说此经律。乃至一切罪报三报七逆八难。杻械枷锁系缚其身。多淫多嗔多愚痴多疾病。皆应读诵讲说此经律。而新学菩萨若不尔者。犯轻垢罪。如是九戒。应当学敬心奉持。梵坛品当说
佛言。佛子。与人受戒时。不得蕑择一切国王王子大臣百官。比丘比丘尼信男信女淫男淫女。十八梵天六欲天子无根二根黄门奴婢。一切鬼神尽得受戒。应教身所著袈裟。皆使坏色与道相应。皆染使青黄赤黑紫色一切染衣。乃至卧具尽以坏色。身所着衣一切染色。若一切国土中国人所着衣服。比丘皆应与其俗服有异。若欲受戒时师应问言。汝现身不作七逆罪耶。菩萨法师不得与七逆人现身受戒。七逆者。出佛身血。杀父。杀母。杀和上。杀阿阇梨。破羯磨转法轮僧。杀圣人。若具七遮即现身不得戒。余一切人尽得受戒。出家人法不向国王礼拜。不向父母礼拜。六亲不敬。鬼神不礼。但解师语。有百里千里来求法者。而菩萨法师。以恶心而不即与授一切众生戒者。犯轻垢罪
若佛子。教化人起信心时。菩萨与他人作教诫法师者。见欲受戒人。应教请二师和上阿阇梨。二师应问言。汝有七遮罪不。若现身有七遮。师不应与受戒。无七遮者得受。若有犯十戒者应教忏悔。在佛菩萨形像前。日夜六时诵十重四十八轻戒。若到礼三世千佛得见好相。若一七日二三七日乃至一年要见好相。好相者。佛来摩顶见光见华种种异相。便得灭罪。若无好相虽忏无益。是人现身亦不得戒。而得增受戒。若犯四十八轻戒者。对首忏罪灭。不同七遮。而教诫师于是法中一一好解。若不解大乘经律若轻若重是非之相。不解第一义谛。习种性长养性不可坏性道种性正性。其中多少观行出入十禅支一切行法。一一不得此法中意。而菩萨为利养故为名闻故。恶求多求贪利弟子。而诈现解一切经律。为供养故。是自欺诈亦欺诈他人。故与人受戒者。犯轻垢罪
若佛子。不得为利养故于未受菩萨戒者前若外道恶人前说此千佛大戒。邪见人前亦不得说。除国王余一切不得说。是恶人辈不受佛戒。名为畜生。生生不见三宝。如木石无心。名为外道邪见人辈。木头无异。而菩萨于是恶人前说七佛教戒者。犯轻垢罪
若佛子。信心出家受佛正戒。故起心毁犯圣戒者。不得受一切檀越供养。亦不得国王地上行。不得饮国王水。五千大鬼常遮其前。鬼言大贼。若入房舍城邑宅中。鬼复常扫其脚迹。一切世人骂言佛法中贼。一切众生眼不欲见。犯戒之人畜生无异木头无异。若毁正戒者。犯轻垢罪
若佛子。常应一心受持读诵大乘经律。剥皮为纸刺血为墨。以髓为水析骨为笔书写佛戒。木皮谷纸绢素竹帛亦应悉书持。常以七宝无价香花一切杂宝。为箱囊盛经律卷若不如法供养者。犯轻垢罪
若佛子。常起大悲心。若入一切城邑舍宅。见一切众生。应当唱言。汝等众生尽应受三归十戒。若见牛马猪羊一切畜生。应心念口言。汝是畜生发菩提心。而菩萨入一切处山林川野。皆使一切众生发菩提心。是菩萨若不教化众生者。犯轻垢罪
若佛子。常行教化起大悲心。入檀越贵人家一切众中不得立为白衣说法。应白衣众前高座上坐。法师比丘不得地立为四众说法。若说法时。法师高座香花供养。四众听者下坐。如孝顺父母敬顺师教。如事火婆罗门。其说法者若不如法犯轻垢罪
若佛子。皆以信心受佛戒者。若国王太子百官四部弟子。自恃高贵破灭佛法戒律。明作制法制我四部弟子。不听出家行道。亦复不听造立形像佛塔经律。破三宝之罪。而故作破法者。犯轻垢罪
若佛子。以好心出家而为名闻利养。于国王百官前说七佛戒。横与比丘比丘尼菩萨弟子作系缚事。如师子身中虫自食师子肉。非外道天魔能破。若受佛戒者。应护佛戒如念一子。如事父母。而菩萨闻外道恶人以恶言谤佛戒。时。如三百鉾刺心。千刀万杖打拍其身等无有异。宁自入地狱经百劫。而不用一闻恶言破佛戒之声。而况自破佛戒。教人破法因缘。亦无孝顺之心。若故作者。犯轻垢罪。如是九戒应当学敬心奉持
诸佛子。是四十八轻戒。汝等受持。过去诸菩萨已诵。未来诸菩萨当诵。现在诸菩萨今诵。诸佛子谛听。此十重四十八轻戒。三世诸佛已诵当诵今诵。我今亦如是诵。汝等一切大众。若国王王子百官。比丘比丘尼信男信女。受持菩萨戒者。应受持读诵解说书写佛性常住戒卷。流通三世一切众生化化不绝。得见千佛佛佛授手。世世不堕恶道八难。常生人道天中。我今在此树下。略开七佛法戒。汝等当一心学波罗提木叉欢喜奉行。如无相天王品劝学中一一广明。三千学士时坐听者。闻佛自诵。心心顶戴喜跃受持
尔时释迦牟尼佛。说上莲花台藏世界卢舍那佛心地法门品中十无尽戒法品竟。千百亿释迦亦如是说。从摩醯首罗天王宫至此道树十住处说法品。为一切菩萨不可说大众受持读诵解说其义亦如是。千百亿世界莲花藏世界。微尘世界。一切佛心藏地藏戒藏无量行愿藏。因果佛性常住藏。如如一切佛说无量一切法藏竟。千百亿世界中。一切众生受持欢喜奉行。若广开心地相相。如佛花光王品中说
明人忍慧强 能持如是法
未成佛道间 安获五种利
一者十方佛 愍念常守护
二者命终时 正见心欢喜
三者生生处 为诸菩萨友
四者功德聚 戒度悉成就
五者今后世 性戒福慧满
此是佛行处 智者善思量
计我着相者 不能信是法
灭尽取证者 亦非下种处
欲长菩提苗 光明照世间
应当静观察 诸法真实相
不生亦不灭 不常复不断
不一亦不异 不来亦不去
如是一心中 方便勤庄严
菩萨所应作 应当次第学
于学于无学 勿生分别想
是名第一道 亦名摩诃衍
一切戏论处 悉由是处灭
诸佛萨婆若 悉由是处出
是故诸佛子 宜发大勇猛
于诸佛净戒 护持如明珠
过去诸菩萨 已于是中学
未来者当学 现在者今学
此是佛行处 圣主所称叹
我已随顺说 福德无量聚
回以施众生 共向一切智
愿闻是法者 疾得成佛道
爾時盧舍那佛。為此大衆。略開百千恒河沙不可說法門中心地。如毛頭許。是過去一切佛已說。未來佛當說。現在佛今說。三世菩薩已學當學今學。我已百劫修行是心地。号吾為盧舍那。汝諸佛轉我所說。與一切衆生開心地道。時蓮花台藏世界赫赫天光師子座上盧舍那佛放光光。告千花上佛。持我心地法門品。而去複轉為千百億釋迦及一切衆生。次第說我上心地法門品。汝等受持讀誦一心而行
爾時千花上佛千百億釋迦。從蓮花藏世界赫赫師子座起。各各辭退舉身放不可思議光。光皆化無量佛。一時以無量青黃赤白花供養盧舍那佛。受持上說心地法門品竟。各各從此蓮花藏世界而沒。沒已入體性虛空花光三昧。還本源世界閻浮提菩提樹下。從體性虛空華光三昧出。出已方坐金剛千光王座。及妙光堂說十世界海。複從座起至帝釋宮說十住。複從座起至炎天中說十行。複從座起至第四天中說十回向。複從座起至化樂天說十禅定。複從座起至他化天說十地。複至一禅中說十金剛。複至二禅中說十忍。複至三禅中說十願。複至四禅中摩醯首羅天王宮。說我本源蓮花藏世界盧舍那佛所說心地法門品。其餘千百億釋迦亦複如是無二無别。如賢劫品中說
爾時釋迦牟尼佛。從初現蓮花藏世界。東方來入天王宮中說魔受化經已。下生南閻浮提迦夷羅國。母名摩耶父字白淨吾名悉達。七歲出家三十成道。号吾為釋迦牟尼佛。于寂滅道場坐金剛花光王座。乃至摩醯首羅天王宮。其中次第十住處所說。時佛觀諸大梵天王網羅幢因為說。無量世界猶如網孔。一一世界各各不同别異無量。佛教門亦複如是。吾今來此世界八千返。為此娑婆世界坐金剛花光王座。乃至摩醯首羅天王宮。為是中一切大衆略開心地法門品竟。複從天王宮下至閻浮提菩提樹下。為此地上一切衆生凡夫癡闇之人。說我本盧舍那佛心地中初發心中常所誦一戒光明。金剛寶戒是一切佛本源。一切菩薩本源。佛性種子。一切衆生皆有佛性。一切意識色心是情是心皆入佛性戒中。當當常有因故。有當當常住法身。如是十波羅提木叉。出于世界。是法戒是三世一切衆生頂戴受持。吾今當為此大衆重說十無盡藏戒品。是一切衆生戒本源自性清淨
我今盧舍那 方坐蓮花台
周匝千花上 複現千釋迦
一花百億國 一國一釋迦
各坐菩提樹 一時成佛道
如是千百億 盧舍那本身
千百億釋迦 各接微塵衆
俱來至我所 聽我誦佛戒
甘露門則開 是時千百億
還至本道場 各坐菩提樹
誦我本師戒 十重四十八
戒如明日月 亦如璎珞珠
微塵菩薩衆 由是成正覺
是盧舍那誦 我亦如是誦
汝新學菩薩 頂戴受持戒
受持是戒已 轉授諸衆生
谛聽我正誦 佛法中戒藏
波羅提木叉 大衆心谛信
汝是當成佛 我是已成佛
常作如是信 戒品已具足
一切有心者 皆應攝佛戒
衆生受佛戒 即入諸佛位
位同大覺已 真是諸佛子
大衆皆恭敬 至心聽我誦
爾時釋迦牟尼佛。初坐菩提樹下成無上覺初結菩薩波羅提木叉。孝順父母師僧三寶孝順至道之法孝名為戒亦名制止。佛即口放無量光明。是時百萬億大衆諸菩薩。十八梵天六欲天子十六大國王。合掌至心聽佛誦一切佛大乘戒。佛告諸菩薩言。我今半月半月。自誦諸佛法戒。汝等。一切發心菩薩亦誦。乃至十發趣十長養十金剛十地諸菩薩亦誦。是故戒光從口出。有緣非無因故。光光非青黃赤白黑。非色非心。非有非無。非因果法。是諸佛之本源菩薩之根本。是大衆諸佛子之根本。是故大衆諸佛子應受持應讀誦善學。佛子谛聽。若受佛戒者。國王王子百官宰相。比丘比丘尼。十八梵天六欲天子。庶民黃門淫男淫女奴婢。八部鬼神金剛神畜生乃至變化人。但解法師語。盡受得戒。皆名第一清淨者
佛告諸佛子言。有十重波羅提木叉。若受菩薩戒不誦此戒者。非菩薩非佛種子。我亦如是誦。一切菩薩已學。一切菩薩當學一切菩薩今學。已略說菩薩波羅提木叉相貌。是事應當學敬心奉持
佛言。佛子。若自殺教人殺方便贊歎殺見作随喜。乃至咒殺。殺因殺緣殺法殺業。乃至一切有命者不得故殺。是菩薩應起常住慈悲心孝順心。方便救護一切衆生。而自恣心快意殺生者。是菩薩波羅夷罪
若佛子。自盜教人盜方便盜盜因盜緣盜法盜業咒盜乃至鬼神有主劫賊物。一切财物一針一草不得故盜。而菩薩應生佛性孝順慈悲心。常助一切人生福生樂。而反更盜人财物者。是菩薩波羅夷罪
若佛子。自淫教人淫。乃至一切女人不得故淫。淫因淫緣淫法淫業。乃至畜生女諸天鬼神女。及非道行淫。而菩薩應生孝順心。救度一切衆生。淨法與人。而反更起一切人淫不擇畜生乃至母女姊妹六親行淫無慈悲心者。是菩薩波羅夷罪
若佛子。自妄語教人妄語方便妄語。妄語因妄語緣妄語法妄語業。乃至不見言見。見言不見。身心妄語。而菩薩常生正語正見。亦生一切衆生正語正見。而反更起一切衆生邪語邪見邪業者。是菩薩波羅夷罪
若佛子。自酤酒教人酤酒。酤酒因酤酒緣酤酒法酤酒業。一切酒不得酤。是酒起罪因緣。而菩薩應生一切衆生明達之慧。而反更生一切衆生颠倒之心者。是菩薩波羅夷罪
若佛子。自說出家在家菩薩比丘比丘尼罪過。教人說罪過。罪過因罪過緣罪過法罪過業。而菩薩聞外道惡人及二乘惡人說佛法中非法非律。常生悲心教化是惡人輩。令生大乘善信。而菩薩反更自說佛法中罪過者。是菩薩波羅夷罪
若佛子。自贊毀他亦教人自贊毀他。毀他因毀他緣毀他法毀他業。而菩薩應代一切衆生受加毀辱。惡事自向己好事與他人。若自揚己德隐他人好事。令他人受毀者。是菩薩波羅夷罪
若佛子。自悭教人悭。悭因悭緣悭法悭業。而菩薩見一切貧窮人來乞者。随前人所須一切給與。而菩薩以惡心嗔心。乃至不施一錢一針一草。有求法者。不為說一句一偈一微塵許法。而反更罵辱者。是菩薩波羅夷罪
若佛子。自嗔教人嗔。嗔因嗔緣嗔法嗔業。而菩薩應生一切衆生中善根無诤之事。常生悲心。而反更于一切衆生中。乃至于非衆生中。以惡口罵辱加以手打。及以刀杖意猶不息。前人求悔善言忏謝。猶嗔不解者。是菩薩波羅夷罪
若佛子。自謗三寶教人謗三寶。謗因謗緣謗法謗業。而菩薩見外道及以惡人一言謗佛音聲。如三百鉾刺心。況口自謗不生信心孝順心。而反更助惡人邪見人謗者。是菩薩波羅夷罪
善學諸仁者。是菩薩十波羅提木叉。應當學。于中不應一一犯如微塵許。何況具足犯十戒。若有犯者不得現身發菩提心。亦失國王位轉輪王位。亦失比丘比丘尼位。亦失十發趣十長養十金剛十地佛性常住妙果。一切皆失堕三惡道中。二劫三劫不聞父母三寶名字。以是不應一一犯。汝等一切諸菩薩今學當學已學。如是十戒應當學敬心奉持。八萬威儀品當廣明
佛告諸菩薩言。已說十波羅提木叉竟。四十八輕今當說
佛言。若佛子。欲受國王位時。受轉輪王位時。百官受位時。應先受菩薩戒。一切鬼神救護王身百官之身。諸佛歡喜。既得戒已。生孝順心恭敬心。見上座和上阿阇梨大同學同見同行者。應起承迎禮拜問訊。而菩薩反生憍心慢心癡心。不起承迎禮拜。一一不如法供養。以自賣身國城男女七寶百物而供給之。若不爾者。犯輕垢罪
若佛子。故飲酒而生酒過失無量。若自身手過酒器與人飲酒者。五百世無手。何況自飲。不得教一切人飲。及一切衆生飲酒。況自飲酒。若故自飲教人飲者。犯輕垢罪
若佛子。故食肉一切肉不得食。斷大慈悲性種子。一切衆生見而舍去。是故一切菩薩不得食一切衆生肉。食肉得無量罪。若故食者。犯輕垢罪
若佛子。不得食五辛。大蒜革蔥慈蔥蘭蔥興蕖。是五種一切食中不得食。若故食者。犯輕垢罪
若佛子。見一切衆生犯八戒五戒十戒。毀禁七逆八難一切犯戒罪。應教忏悔。而菩薩不教忏悔共住同僧利養。而共布薩同一衆住說戒。而不舉其罪教悔過者。犯輕垢罪
若佛子。見大乘法師大乘同學同見同行。來入僧坊舍宅城邑。若百裡千裡來者。即起迎來送去禮拜供養。日日三時供養。日食三兩金百味飲食床座醫藥供事法師。一切所須盡給與之。常請法師三時說法。日日三時禮拜。不生嗔心患惱之心。為法滅身請法不懈。若不爾者。犯輕垢罪
若佛子。一切處有講毗尼經律。大宅舍中講法處。是新學菩薩應持經律卷至法師所聽受咨問。若山林樹下僧地房中。一切說法處悉至聽受。若不至彼聽受者。犯輕垢罪
若佛子。心背大乘常住經律。言非佛說。而受持二乘聲聞外道惡見一切禁戒邪見經律者。犯輕垢罪
若佛子。見一切疾病人。常應供養如佛無異。八福田中看病福田第一福田。若父母師僧弟子疾病。諸根不具百種病苦惱。皆養令差。而菩薩以惡心嗔恨。不至僧房中城邑曠野山林道路中。見病不救者犯輕垢罪
若佛子。不得畜一切刀杖弓箭鉾斧鬥戰之具。及惡網羅殺生之器。一切不得畜。而菩薩乃至殺父母尚不加報。況餘一切衆生。若故畜一切刀杖者。犯輕垢罪。如是十戒。應當學敬心奉持。下六品中當廣明
佛言。佛子。不得為利養惡心故。通國使命軍陣合會。興師相伐殺無量衆生。而菩薩不得入軍中往來。況故作國賊。若故作者。犯輕垢罪
若佛子。故販賣良人奴婢六畜。市易棺材闆木盛死之具。尚不自作況教人作。若故作者。犯輕垢罪
若佛子。以惡心故無事謗他良人善人法師師僧國王貴人。言犯七逆十重。于父母兄弟六親中。應生孝順心慈悲心。而反更加于逆害堕不如意處者。犯輕垢罪
若佛子。以惡心故放大火。燒山林曠野。四月乃至九月。放火若燒他人家屋宅城邑僧房田木及鬼神官物。一切有主物不得故燒。若故燒者。犯輕垢罪
若佛子。自佛弟子及外道人。六親一切善知識。應一一教受持大乘經律。應教解義理。使發菩提心十發心十長養心十金剛心。三十心中一一解其次第法用。而菩薩以惡心嗔心。橫教他二乘聲聞經律外道邪見論等。犯輕垢罪
若佛子。應好心先學大乘威儀經律。廣開解義味。見後新學菩薩有從百裡千裡來求大乘經律。應如法為說一切苦行。若燒身燒臂燒指。若不燒身臂指供養諸佛非出家菩薩。乃至餓虎狼師子一切餓鬼。悉應舍身肉手足而供養之。後一一次第為說正法。使心開意解。而菩薩為利養故應答不答。倒說經律文字無前無後謗三寶說者。犯輕垢罪
若佛子。自為飲食錢物利養名譽故。親近國王王子大臣百官。恃作形勢。乞索打拍牽挽。橫取錢物一切求利。名為惡求多求。教他人求。都無慈心無孝順心者。犯輕垢罪
若佛子。學誦戒者。日夜六時持菩薩戒。解其義理佛性之性。而菩薩不解一句一偈戒律因緣。詐言能解者。即為自欺诳亦欺诳他人。一一不解一切法。而為他人作師授戒者。犯輕垢罪
若佛子。以惡心故。見持戒比丘手捉香爐行菩薩行。而鬥構兩頭謗欺賢人無惡不造。若故作者。犯輕垢罪
若佛子。以慈心故行放生業。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無不從之受生。故六道衆生皆是我父母。而殺而食者。即殺我父母亦殺我故身。一切地水是我先身。一切火風是我本體。故常行放生。生生受生常住之法。教人放生。若見世人殺畜生時。應方便救護解其苦難。常教化講說菩薩戒救度衆生。若父母兄弟死亡之日。應請法師講菩薩戒經福資亡者。得見諸佛生人天上。若不爾者犯輕垢罪。如是十戒應當學敬心奉持。如滅罪品中廣明一一戒相
佛言。佛子。不得以嗔報嗔以打報打。若殺父母兄弟六親不得加報。若國主為他人殺者。亦不得加報。殺生報生不順孝道。尚不畜奴婢打拍罵辱。日日起三業口罪無量。況故作七逆之罪。而出家菩薩無慈報仇。乃至六親中故報者。犯輕垢罪
若佛子。初始出家未有所解。而自恃聰明有智。或恃高貴年宿。或恃大姓高門大解大福饒财七寶。以此憍慢而不咨受先學法師經律。其法師者。或小姓年少卑門貧窮諸根不具。而實有德一切經律盡解。而新學菩薩不得觀法師種姓。而不來咨受法師第一義谛者。犯輕垢罪
若佛子。佛滅度後。欲心好心受菩薩戒時。于佛菩薩形像前自誓受戒。當七日佛前忏悔。得見好相便得戒。若不得好相。應二七三七乃至一年。要得好相。得好相已。便得佛菩薩形像前受戒。若不得好相。雖佛像前受。戒不得戒。若現前先受菩薩戒法師前受戒時。不須要見好相何以故。以是法師師師相授故。不須好相。是以法師前受戒即得戒。以生重心故便得戒。若千裡内無能授戒師。得佛菩薩形像前受戒而要見好相。若法師自倚解經律大乘學戒。與國王太子百官以為善友。而新學菩薩來問若經義律義。輕心惡心慢心。不一一好答問者。犯輕垢罪
若佛子。有佛經律大乘正法正見正性正法身而不能勤學修習而舍七寶。反學邪見二乘外道俗典。阿毗昙雜論書記。是斷佛性障道因緣。非行菩薩道。若故作者。犯輕垢罪
若佛子。佛滅後。為說法主為僧房主教化主坐禅主行來主。應生慈心善和鬥訟。善守三寶物莫無度用如自己有。而反亂衆鬥诤恣心用三寶物者。犯輕垢罪
若佛子。先在僧房中住。後見客菩薩比丘來入僧房舍宅城邑國王宅舍中。乃至夏坐安居處及大會中。先住僧應迎來送去。飲食供養房舍卧具。繩床事事給與。若無物應賣自身及以男女供給所須悉以與之。若有檀越來請衆僧。客僧有利養分。僧房主應次第差客僧受請。而先住僧獨受請不差客僧。僧房主得無量罪。畜生無異非沙門非釋種姓。若故作者。犯輕垢罪
若佛子。一切不得受别請利養入己。而此利養屬十方僧。而别受請即取十方僧物入己。八福田諸佛聖人一一師僧父母病人物自己用故。犯輕垢罪
若佛子。有出家菩薩在家菩薩及一切檀越。請僧福田求願之時。應入僧房問知事人。今欲次第請者即得十方賢聖僧而世人别請五百羅漢菩薩僧。不如僧次一凡夫僧。若别請僧者。是外道法。七佛無别請法。不順孝道。若故别請僧者。犯輕垢罪
若佛子。以惡心故為利養故。販賣男女色。自手作食自磨自舂。占相男女。解夢吉兇。是男是女。咒術工巧調鷹方法。和合百種毒藥千種毒藥蛇毒生金銀蠱毒。都無慈心。若故作者。犯輕垢罪
若佛子。以惡心故自身謗三寶。詐現親附。口便說空行在有中。為白衣通緻男女交會淫色縛着。于六齋日年三長齋月。作殺生劫盜破齋犯戒者。犯輕垢罪。如是十戒。應當學敬心奉持。制戒品中廣解
佛言。佛子。佛滅度後于惡世中。若見外道一切惡人劫賊賣佛菩薩父母形像。販賣經律。販賣比丘比丘尼亦賣發心菩薩道人。或為官使。與一切人作奴婢者。而菩薩見是事已。應生慈心方便救護處處教化。取物贖佛菩薩形像。及比丘比丘尼發心菩薩一切經律。若不贖者。犯輕垢罪
若佛子。不得畜刀仗弓箭。販賣輕秤小鬥。因官形勢取人财物。害心系縛破壞成功。長養貓狸豬狗。若故作者。犯輕垢罪
若佛子。以惡心故觀一切男女等鬥。軍陣兵将劫賊等鬥。亦不得聽吹貝鼓角琴瑟筝笛箜篌歌叫伎樂之聲。不得摴蒲圍棋波羅賽戲彈棋六博拍毬擲石投壺八道行城爪鏡蓍草楊枝缽盂髑髅。而作蔔筮。不得作盜賊使命。一一不得作。若故作者。犯輕垢罪
若佛子。護持禁戒。行住坐卧日夜六時讀誦是戒。猶如金剛。如帶持浮囊欲度大海如草系比丘。常生大乘善信。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諸佛是已成之佛。發菩提心。念念不去心。若起一念二乘外道心者。犯輕垢罪
若佛子。常應發一切願。孝順父母師僧三寶。願得好師同學善友知識。常教我大乘經律。十發趣十長養十金剛十地。使我開解。如法修行堅持佛戒。甯舍身命念念不去心。若一切菩薩不發是願者。犯輕垢罪
若佛子。發十大願已。持佛禁戒。作是願言。甯以此身投熾然猛火大坑刀山。終不毀犯三世諸佛經律與一切女人作不淨行
複作是願。甯以熱鐵羅網千重周匝纏身。終不以破戒之身受于信心檀越一切衣服
複作是願。甯以此口吞熱鐵丸及大流猛火經百千劫。終不以破戒之口食信心檀越百味飲食
複作是願。甯以此身卧大猛火羅網熱鐵地上。終不以破戒之身受信心檀越百種床座
複作是願。甯以此身受三百鉾刺經一劫二劫。終不以破戒之身受信心檀越百味醫藥
複作是願。甯以此身投熱鐵镬經百千劫。終不以破戒之身受信心檀越千種房舍屋宅園林田地
複作是願。甯以鐵錘打碎此身從頭至足令如微塵。終不以破戒之身受信心檀越恭敬禮拜
複作是願。甯以百千熱鐵刀鉾挑其兩目。終不以破戒之心視他好色
複作是願。甯以百千鐵錐遍劖刺耳根經一劫二劫。終不以破戒之心聽好音聲
複作是願。甯以百千刃刀割去其鼻。終不以破戒之心貪嗅諸香
複作是願。甯以百千刃刀割斷其舌。終不以破戒之心食人百味淨食
複作是願。甯以利斧斬斫其身。終不以破戒之心貪着好觸
複作是願。願一切衆生悉得成佛。而菩薩若不發是願者。犯輕垢罪
若佛子常應二時頭陀冬夏坐禅結夏安居。常用楊枝澡豆三衣瓶缽坐具錫杖香爐漉水囊手巾刀子火燧鑷子繩床經律佛像菩薩形像。而菩薩行頭陀時及遊方時。行來百裡千裡。此十八種物常随其身。頭陀者從正月十五日至三月十五日。八月十五日至十月十五日。是二時中此十八種物。常随其身如鳥二翼。若布薩日新學菩薩。半月半月布薩誦十重四十八輕戒。時于諸佛菩薩形像前。一人布薩即一人誦。若二人三人乃至百千人亦一人誦。誦者高座。聽者下坐。各各披九條七條五條袈裟。結夏安居一一如法。若頭陀時莫入難處。若國難惡王。土地高下草木深邃。師子虎狼水火風難。及以劫賊道路毒蛇。一切難處悉不得入。若頭陀行道乃至夏坐安居。是諸難處悉不得入。若故入者。犯輕垢罪
若佛子。應如法次第坐。先受戒者在前坐。後受戒者在後坐不問老少比丘比丘尼貴人國王王子乃至黃門奴婢。皆應先受戒者在前坐。後受戒者次第而坐。莫如外道癡人。若老若少無前無後。坐無次第兵奴之法。我佛法中先者先坐後者後坐。而菩薩不次第坐者。犯輕垢罪
若佛子。常應教化一切衆生。建立僧房山林園田立作佛塔。冬夏安居坐禅處所。一切行道處。皆應立之。而菩薩應為一切衆生講說大乘經律。若疾病國難賊難。父母兄弟和上阿阇梨亡滅之日。及三七日乃至七七日。亦應讀誦講說大乘經律。齋會求福行來治生。大火所燒大水所[漂*寸]。黑風所吹船舫。江河大海羅刹之難。亦應讀誦講說此經律。乃至一切罪報三報七逆八難。杻械枷鎖系縛其身。多淫多嗔多愚癡多疾病。皆應讀誦講說此經律。而新學菩薩若不爾者。犯輕垢罪。如是九戒。應當學敬心奉持。梵壇品當說
佛言。佛子。與人受戒時。不得蕑擇一切國王王子大臣百官。比丘比丘尼信男信女淫男淫女。十八梵天六欲天子無根二根黃門奴婢。一切鬼神盡得受戒。應教身所著袈裟。皆使壞色與道相應。皆染使青黃赤黑紫色一切染衣。乃至卧具盡以壞色。身所着衣一切染色。若一切國土中國人所着衣服。比丘皆應與其俗服有異。若欲受戒時師應問言。汝現身不作七逆罪耶。菩薩法師不得與七逆人現身受戒。七逆者。出佛身血。殺父。殺母。殺和上。殺阿阇梨。破羯磨轉法輪僧。殺聖人。若具七遮即現身不得戒。餘一切人盡得受戒。出家人法不向國王禮拜。不向父母禮拜。六親不敬。鬼神不禮。但解師語。有百裡千裡來求法者。而菩薩法師。以惡心而不即與授一切衆生戒者。犯輕垢罪
若佛子。教化人起信心時。菩薩與他人作教誡法師者。見欲受戒人。應教請二師和上阿阇梨。二師應問言。汝有七遮罪不。若現身有七遮。師不應與受戒。無七遮者得受。若有犯十戒者應教忏悔。在佛菩薩形像前。日夜六時誦十重四十八輕戒。若到禮三世千佛得見好相。若一七日二三七日乃至一年要見好相。好相者。佛來摩頂見光見華種種異相。便得滅罪。若無好相雖忏無益。是人現身亦不得戒。而得增受戒。若犯四十八輕戒者。對首忏罪滅。不同七遮。而教誡師于是法中一一好解。若不解大乘經律若輕若重是非之相。不解第一義谛。習種性長養性不可壞性道種性正性。其中多少觀行出入十禅支一切行法。一一不得此法中意。而菩薩為利養故為名聞故。惡求多求貪利弟子。而詐現解一切經律。為供養故。是自欺詐亦欺詐他人。故與人受戒者。犯輕垢罪
若佛子。不得為利養故于未受菩薩戒者前若外道惡人前說此千佛大戒。邪見人前亦不得說。除國王餘一切不得說。是惡人輩不受佛戒。名為畜生。生生不見三寶。如木石無心。名為外道邪見人輩。木頭無異。而菩薩于是惡人前說七佛教戒者。犯輕垢罪
若佛子。信心出家受佛正戒。故起心毀犯聖戒者。不得受一切檀越供養。亦不得國王地上行。不得飲國王水。五千大鬼常遮其前。鬼言大賊。若入房舍城邑宅中。鬼複常掃其腳迹。一切世人罵言佛法中賊。一切衆生眼不欲見。犯戒之人畜生無異木頭無異。若毀正戒者。犯輕垢罪
若佛子。常應一心受持讀誦大乘經律。剝皮為紙刺血為墨。以髓為水析骨為筆書寫佛戒。木皮谷紙絹素竹帛亦應悉書持。常以七寶無價香花一切雜寶。為箱囊盛經律卷若不如法供養者。犯輕垢罪
若佛子。常起大悲心。若入一切城邑舍宅。見一切衆生。應當唱言。汝等衆生盡應受三歸十戒。若見牛馬豬羊一切畜生。應心念口言。汝是畜生發菩提心。而菩薩入一切處山林川野。皆使一切衆生發菩提心。是菩薩若不教化衆生者。犯輕垢罪
若佛子。常行教化起大悲心。入檀越貴人家一切衆中不得立為白衣說法。應白衣衆前高座上坐。法師比丘不得地立為四衆說法。若說法時。法師高座香花供養。四衆聽者下坐。如孝順父母敬順師教。如事火婆羅門。其說法者若不如法犯輕垢罪
若佛子。皆以信心受佛戒者。若國王太子百官四部弟子。自恃高貴破滅佛法戒律。明作制法制我四部弟子。不聽出家行道。亦複不聽造立形像佛塔經律。破三寶之罪。而故作破法者。犯輕垢罪
若佛子。以好心出家而為名聞利養。于國王百官前說七佛戒。橫與比丘比丘尼菩薩弟子作系縛事。如師子身中蟲自食師子肉。非外道天魔能破。若受佛戒者。應護佛戒如念一子。如事父母。而菩薩聞外道惡人以惡言謗佛戒。時。如三百鉾刺心。千刀萬杖打拍其身等無有異。甯自入地獄經百劫。而不用一聞惡言破佛戒之聲。而況自破佛戒。教人破法因緣。亦無孝順之心。若故作者。犯輕垢罪。如是九戒應當學敬心奉持
諸佛子。是四十八輕戒。汝等受持。過去諸菩薩已誦。未來諸菩薩當誦。現在諸菩薩今誦。諸佛子谛聽。此十重四十八輕戒。三世諸佛已誦當誦今誦。我今亦如是誦。汝等一切大衆。若國王王子百官。比丘比丘尼信男信女。受持菩薩戒者。應受持讀誦解說書寫佛性常住戒卷。流通三世一切衆生化化不絕。得見千佛佛佛授手。世世不堕惡道八難。常生人道天中。我今在此樹下。略開七佛法戒。汝等當一心學波羅提木叉歡喜奉行。如無相天王品勸學中一一廣明。三千學士時坐聽者。聞佛自誦。心心頂戴喜躍受持
爾時釋迦牟尼佛。說上蓮花台藏世界盧舍那佛心地法門品中十無盡戒法品竟。千百億釋迦亦如是說。從摩醯首羅天王宮至此道樹十住處說法品。為一切菩薩不可說大衆受持讀誦解說其義亦如是。千百億世界蓮花藏世界。微塵世界。一切佛心藏地藏戒藏無量行願藏。因果佛性常住藏。如如一切佛說無量一切法藏竟。千百億世界中。一切衆生受持歡喜奉行。若廣開心地相相。如佛花光王品中說
明人忍慧強 能持如是法
未成佛道間 安獲五種利
一者十方佛 愍念常守護
二者命終時 正見心歡喜
三者生生處 為諸菩薩友
四者功德聚 戒度悉成就
五者今後世 性戒福慧滿
此是佛行處 智者善思量
計我着相者 不能信是法
滅盡取證者 亦非下種處
欲長菩提苗 光明照世間
應當靜觀察 諸法真實相
不生亦不滅 不常複不斷
不一亦不異 不來亦不去
如是一心中 方便勤莊嚴
菩薩所應作 應當次第學
于學于無學 勿生分别想
是名第一道 亦名摩诃衍
一切戲論處 悉由是處滅
諸佛薩婆若 悉由是處出
是故諸佛子 宜發大勇猛
于諸佛淨戒 護持如明珠
過去諸菩薩 已于是中學
未來者當學 現在者今學
此是佛行處 聖主所稱歎
我已随順說 福德無量聚
回以施衆生 共向一切智
願聞是法者 疾得成佛道
梵网经 · 卢舍那佛说菩萨心地戒品第十卷下。魏晋。鸠摩罗什。尔时卢舍那佛。为此大众。略开百千恒河沙不可说法门中心地。如毛头许。是过去一切佛已说。未来佛当说。现在佛今说。三世菩萨已学当学今学。我已百劫修行是心地。号吾为卢舍那。汝诸佛转我所说。与一切众生开心地道。时莲花台藏世界赫赫天光师子座上卢舍那佛放光光。告千花上佛。持我心地法门品。而去复转为千百亿释迦及一切众生。次第说我上心地法门品。汝等受持读诵一心而行
尔时千花上佛千百亿释迦。从莲花藏世界赫赫师子座起。各各辞退举身放不可思议光。光皆化无量佛。一时以无量青黄赤白花供养卢舍那佛。受持上说心地法门品竟。各各从此莲花藏世界而没。没已入体性虚空花光三昧。还本源世界阎浮提菩提树下。从体性虚空华光三昧出。出已方坐金刚千光王座。及妙光堂说十世界海。复从座起至帝释宫说十住。复从座起至炎天中说十行。复从座起至第四天中说十回向。复从座起至化乐天说十禅定。复从座起至他化天说十地。复至一禅中说十金刚。复至二禅中说十忍。复至三禅中说十愿。复至四禅中摩醯首罗天王宫。说我本源莲花藏世界卢舍那佛所说心地法门品。其余千百亿释迦亦复如是无二无别。如贤劫品中说
尔时释迦牟尼佛。从初现莲花藏世界。东方来入天王宫中说魔受化经已。下生南阎浮提迦夷罗国。母名摩耶父字白净吾名悉达。七岁出家三十成道。号吾为释迦牟尼佛。于寂灭道场坐金刚花光王座。乃至摩醯首罗天王宫。其中次第十住处所说。时佛观诸大梵天王网罗幢因为说。无量世界犹如网孔。一一世界各各不同别异无量。佛教门亦复如是。吾今来此世界八千返。为此娑婆世界坐金刚花光王座。乃至摩醯首罗天王宫。为是中一切大众略开心地法门品竟。复从天王宫下至阎浮提菩提树下。为此地上一切众生凡夫痴闇之人。说我本卢舍那佛心地中初发心中常所诵一戒光明。金刚宝戒是一切佛本源。一切菩萨本源。佛性种子。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一切意识色心是情是心皆入佛性戒中。当当常有因故。有当当常住法身。如是十波罗提木叉。出于世界。是法戒是三世一切众生顶戴受持。吾今当为此大众重说十无尽藏戒品。是一切众生戒本源自性清净
我今卢舍那 方坐莲花台
周匝千花上 复现千释迦
一花百亿国 一国一释迦
各坐菩提树 一时成佛道
如是千百亿 卢舍那本身
千百亿释迦 各接微尘众
俱来至我所 听我诵佛戒
甘露门则开 是时千百亿
还至本道场 各坐菩提树
诵我本师戒 十重四十八
戒如明日月 亦如璎珞珠
微尘菩萨众 由是成正觉
是卢舍那诵 我亦如是诵
汝新学菩萨 顶戴受持戒
受持是戒已 转授诸众生
谛听我正诵 佛法中戒藏
波罗提木叉 大众心谛信
汝是当成佛 我是已成佛
常作如是信 戒品已具足
一切有心者 皆应摄佛戒
众生受佛戒 即入诸佛位
位同大觉已 真是诸佛子
大众皆恭敬 至心听我诵
尔时释迦牟尼佛。初坐菩提树下成无上觉初结菩萨波罗提木叉。孝顺父母师僧三宝孝顺至道之法孝名为戒亦名制止。佛即口放无量光明。是时百万亿大众诸菩萨。十八梵天六欲天子十六大国王。合掌至心听佛诵一切佛大乘戒。佛告诸菩萨言。我今半月半月。自诵诸佛法戒。汝等。一切发心菩萨亦诵。乃至十发趣十长养十金刚十地诸菩萨亦诵。是故戒光从口出。有缘非无因故。光光非青黄赤白黑。非色非心。非有非无。非因果法。是诸佛之本源菩萨之根本。是大众诸佛子之根本。是故大众诸佛子应受持应读诵善学。佛子谛听。若受佛戒者。国王王子百官宰相。比丘比丘尼。十八梵天六欲天子。庶民黄门淫男淫女奴婢。八部鬼神金刚神畜生乃至变化人。但解法师语。尽受得戒。皆名第一清净者
佛告诸佛子言。有十重波罗提木叉。若受菩萨戒不诵此戒者。非菩萨非佛种子。我亦如是诵。一切菩萨已学。一切菩萨当学一切菩萨今学。已略说菩萨波罗提木叉相貌。是事应当学敬心奉持
佛言。佛子。若自杀教人杀方便赞叹杀见作随喜。乃至咒杀。杀因杀缘杀法杀业。乃至一切有命者不得故杀。是菩萨应起常住慈悲心孝顺心。方便救护一切众生。而自恣心快意杀生者。是菩萨波罗夷罪
若佛子。自盗教人盗方便盗盗因盗缘盗法盗业咒盗乃至鬼神有主劫贼物。一切财物一针一草不得故盗。而菩萨应生佛性孝顺慈悲心。常助一切人生福生乐。而反更盗人财物者。是菩萨波罗夷罪
若佛子。自淫教人淫。乃至一切女人不得故淫。淫因淫缘淫法淫业。乃至畜生女诸天鬼神女。及非道行淫。而菩萨应生孝顺心。救度一切众生。净法与人。而反更起一切人淫不择畜生乃至母女姊妹六亲行淫无慈悲心者。是菩萨波罗夷罪
若佛子。自妄语教人妄语方便妄语。妄语因妄语缘妄语法妄语业。乃至不见言见。见言不见。身心妄语。而菩萨常生正语正见。亦生一切众生正语正见。而反更起一切众生邪语邪见邪业者。是菩萨波罗夷罪
若佛子。自酤酒教人酤酒。酤酒因酤酒缘酤酒法酤酒业。一切酒不得酤。是酒起罪因缘。而菩萨应生一切众生明达之慧。而反更生一切众生颠倒之心者。是菩萨波罗夷罪
若佛子。自说出家在家菩萨比丘比丘尼罪过。教人说罪过。罪过因罪过缘罪过法罪过业。而菩萨闻外道恶人及二乘恶人说佛法中非法非律。常生悲心教化是恶人辈。令生大乘善信。而菩萨反更自说佛法中罪过者。是菩萨波罗夷罪
若佛子。自赞毁他亦教人自赞毁他。毁他因毁他缘毁他法毁他业。而菩萨应代一切众生受加毁辱。恶事自向己好事与他人。若自扬己德隐他人好事。令他人受毁者。是菩萨波罗夷罪
若佛子。自悭教人悭。悭因悭缘悭法悭业。而菩萨见一切贫穷人来乞者。随前人所须一切给与。而菩萨以恶心嗔心。乃至不施一钱一针一草。有求法者。不为说一句一偈一微尘许法。而反更骂辱者。是菩萨波罗夷罪
若佛子。自嗔教人嗔。嗔因嗔缘嗔法嗔业。而菩萨应生一切众生中善根无诤之事。常生悲心。而反更于一切众生中。乃至于非众生中。以恶口骂辱加以手打。及以刀杖意犹不息。前人求悔善言忏谢。犹嗔不解者。是菩萨波罗夷罪
若佛子。自谤三宝教人谤三宝。谤因谤缘谤法谤业。而菩萨见外道及以恶人一言谤佛音声。如三百鉾刺心。况口自谤不生信心孝顺心。而反更助恶人邪见人谤者。是菩萨波罗夷罪
善学诸仁者。是菩萨十波罗提木叉。应当学。于中不应一一犯如微尘许。何况具足犯十戒。若有犯者不得现身发菩提心。亦失国王位转轮王位。亦失比丘比丘尼位。亦失十发趣十长养十金刚十地佛性常住妙果。一切皆失堕三恶道中。二劫三劫不闻父母三宝名字。以是不应一一犯。汝等一切诸菩萨今学当学已学。如是十戒应当学敬心奉持。八万威仪品当广明
佛告诸菩萨言。已说十波罗提木叉竟。四十八轻今当说
佛言。若佛子。欲受国王位时。受转轮王位时。百官受位时。应先受菩萨戒。一切鬼神救护王身百官之身。诸佛欢喜。既得戒已。生孝顺心恭敬心。见上座和上阿阇梨大同学同见同行者。应起承迎礼拜问讯。而菩萨反生憍心慢心痴心。不起承迎礼拜。一一不如法供养。以自卖身国城男女七宝百物而供给之。若不尔者。犯轻垢罪
若佛子。故饮酒而生酒过失无量。若自身手过酒器与人饮酒者。五百世无手。何况自饮。不得教一切人饮。及一切众生饮酒。况自饮酒。若故自饮教人饮者。犯轻垢罪
若佛子。故食肉一切肉不得食。断大慈悲性种子。一切众生见而舍去。是故一切菩萨不得食一切众生肉。食肉得无量罪。若故食者。犯轻垢罪
若佛子。不得食五辛。大蒜革葱慈葱兰葱兴蕖。是五种一切食中不得食。若故食者。犯轻垢罪
若佛子。见一切众生犯八戒五戒十戒。毁禁七逆八难一切犯戒罪。应教忏悔。而菩萨不教忏悔共住同僧利养。而共布萨同一众住说戒。而不举其罪教悔过者。犯轻垢罪
若佛子。见大乘法师大乘同学同见同行。来入僧坊舍宅城邑。若百里千里来者。即起迎来送去礼拜供养。日日三时供养。日食三两金百味饮食床座医药供事法师。一切所须尽给与之。常请法师三时说法。日日三时礼拜。不生嗔心患恼之心。为法灭身请法不懈。若不尔者。犯轻垢罪
若佛子。一切处有讲毗尼经律。大宅舍中讲法处。是新学菩萨应持经律卷至法师所听受咨问。若山林树下僧地房中。一切说法处悉至听受。若不至彼听受者。犯轻垢罪
若佛子。心背大乘常住经律。言非佛说。而受持二乘声闻外道恶见一切禁戒邪见经律者。犯轻垢罪
若佛子。见一切疾病人。常应供养如佛无异。八福田中看病福田第一福田。若父母师僧弟子疾病。诸根不具百种病苦恼。皆养令差。而菩萨以恶心嗔恨。不至僧房中城邑旷野山林道路中。见病不救者犯轻垢罪
若佛子。不得畜一切刀杖弓箭鉾斧斗战之具。及恶网罗杀生之器。一切不得畜。而菩萨乃至杀父母尚不加报。况余一切众生。若故畜一切刀杖者。犯轻垢罪。如是十戒。应当学敬心奉持。下六品中当广明
佛言。佛子。不得为利养恶心故。通国使命军阵合会。兴师相伐杀无量众生。而菩萨不得入军中往来。况故作国贼。若故作者。犯轻垢罪
若佛子。故贩卖良人奴婢六畜。市易棺材板木盛死之具。尚不自作况教人作。若故作者。犯轻垢罪
若佛子。以恶心故无事谤他良人善人法师师僧国王贵人。言犯七逆十重。于父母兄弟六亲中。应生孝顺心慈悲心。而反更加于逆害堕不如意处者。犯轻垢罪
若佛子。以恶心故放大火。烧山林旷野。四月乃至九月。放火若烧他人家屋宅城邑僧房田木及鬼神官物。一切有主物不得故烧。若故烧者。犯轻垢罪
若佛子。自佛弟子及外道人。六亲一切善知识。应一一教受持大乘经律。应教解义理。使发菩提心十发心十长养心十金刚心。三十心中一一解其次第法用。而菩萨以恶心嗔心。横教他二乘声闻经律外道邪见论等。犯轻垢罪
若佛子。应好心先学大乘威仪经律。广开解义味。见后新学菩萨有从百里千里来求大乘经律。应如法为说一切苦行。若烧身烧臂烧指。若不烧身臂指供养诸佛非出家菩萨。乃至饿虎狼师子一切饿鬼。悉应舍身肉手足而供养之。后一一次第为说正法。使心开意解。而菩萨为利养故应答不答。倒说经律文字无前无后谤三宝说者。犯轻垢罪
若佛子。自为饮食钱物利养名誉故。亲近国王王子大臣百官。恃作形势。乞索打拍牵挽。横取钱物一切求利。名为恶求多求。教他人求。都无慈心无孝顺心者。犯轻垢罪
若佛子。学诵戒者。日夜六时持菩萨戒。解其义理佛性之性。而菩萨不解一句一偈戒律因缘。诈言能解者。即为自欺诳亦欺诳他人。一一不解一切法。而为他人作师授戒者。犯轻垢罪
若佛子。以恶心故。见持戒比丘手捉香炉行菩萨行。而斗构两头谤欺贤人无恶不造。若故作者。犯轻垢罪
若佛子。以慈心故行放生业。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无不从之受生。故六道众生皆是我父母。而杀而食者。即杀我父母亦杀我故身。一切地水是我先身。一切火风是我本体。故常行放生。生生受生常住之法。教人放生。若见世人杀畜生时。应方便救护解其苦难。常教化讲说菩萨戒救度众生。若父母兄弟死亡之日。应请法师讲菩萨戒经福资亡者。得见诸佛生人天上。若不尔者犯轻垢罪。如是十戒应当学敬心奉持。如灭罪品中广明一一戒相
佛言。佛子。不得以嗔报嗔以打报打。若杀父母兄弟六亲不得加报。若国主为他人杀者。亦不得加报。杀生报生不顺孝道。尚不畜奴婢打拍骂辱。日日起三业口罪无量。况故作七逆之罪。而出家菩萨无慈报仇。乃至六亲中故报者。犯轻垢罪
若佛子。初始出家未有所解。而自恃聪明有智。或恃高贵年宿。或恃大姓高门大解大福饶财七宝。以此憍慢而不咨受先学法师经律。其法师者。或小姓年少卑门贫穷诸根不具。而实有德一切经律尽解。而新学菩萨不得观法师种姓。而不来咨受法师第一义谛者。犯轻垢罪
若佛子。佛灭度后。欲心好心受菩萨戒时。于佛菩萨形像前自誓受戒。当七日佛前忏悔。得见好相便得戒。若不得好相。应二七三七乃至一年。要得好相。得好相已。便得佛菩萨形像前受戒。若不得好相。虽佛像前受。戒不得戒。若现前先受菩萨戒法师前受戒时。不须要见好相何以故。以是法师师师相授故。不须好相。是以法师前受戒即得戒。以生重心故便得戒。若千里内无能授戒师。得佛菩萨形像前受戒而要见好相。若法师自倚解经律大乘学戒。与国王太子百官以为善友。而新学菩萨来问若经义律义。轻心恶心慢心。不一一好答问者。犯轻垢罪
若佛子。有佛经律大乘正法正见正性正法身而不能勤学修习而舍七宝。反学邪见二乘外道俗典。阿毗昙杂论书记。是断佛性障道因缘。非行菩萨道。若故作者。犯轻垢罪
若佛子。佛灭后。为说法主为僧房主教化主坐禅主行来主。应生慈心善和斗讼。善守三宝物莫无度用如自己有。而反乱众斗诤恣心用三宝物者。犯轻垢罪
若佛子。先在僧房中住。后见客菩萨比丘来入僧房舍宅城邑国王宅舍中。乃至夏坐安居处及大会中。先住僧应迎来送去。饮食供养房舍卧具。绳床事事给与。若无物应卖自身及以男女供给所须悉以与之。若有檀越来请众僧。客僧有利养分。僧房主应次第差客僧受请。而先住僧独受请不差客僧。僧房主得无量罪。畜生无异非沙门非释种姓。若故作者。犯轻垢罪
若佛子。一切不得受别请利养入己。而此利养属十方僧。而别受请即取十方僧物入己。八福田诸佛圣人一一师僧父母病人物自己用故。犯轻垢罪
若佛子。有出家菩萨在家菩萨及一切檀越。请僧福田求愿之时。应入僧房问知事人。今欲次第请者即得十方贤圣僧而世人别请五百罗汉菩萨僧。不如僧次一凡夫僧。若别请僧者。是外道法。七佛无别请法。不顺孝道。若故别请僧者。犯轻垢罪
若佛子。以恶心故为利养故。贩卖男女色。自手作食自磨自舂。占相男女。解梦吉凶。是男是女。咒术工巧调鹰方法。和合百种毒药千种毒药蛇毒生金银蛊毒。都无慈心。若故作者。犯轻垢罪
若佛子。以恶心故自身谤三宝。诈现亲附。口便说空行在有中。为白衣通致男女交会淫色缚着。于六斋日年三长斋月。作杀生劫盗破斋犯戒者。犯轻垢罪。如是十戒。应当学敬心奉持。制戒品中广解
佛言。佛子。佛灭度后于恶世中。若见外道一切恶人劫贼卖佛菩萨父母形像。贩卖经律。贩卖比丘比丘尼亦卖发心菩萨道人。或为官使。与一切人作奴婢者。而菩萨见是事已。应生慈心方便救护处处教化。取物赎佛菩萨形像。及比丘比丘尼发心菩萨一切经律。若不赎者。犯轻垢罪
若佛子。不得畜刀仗弓箭。贩卖轻秤小斗。因官形势取人财物。害心系缚破坏成功。长养猫狸猪狗。若故作者。犯轻垢罪
若佛子。以恶心故观一切男女等斗。军阵兵将劫贼等斗。亦不得听吹贝鼓角琴瑟筝笛箜篌歌叫伎乐之声。不得摴蒲围棋波罗赛戏弹棋六博拍毬掷石投壶八道行城爪镜蓍草杨枝钵盂髑髅。而作卜筮。不得作盗贼使命。一一不得作。若故作者。犯轻垢罪
若佛子。护持禁戒。行住坐卧日夜六时读诵是戒。犹如金刚。如带持浮囊欲度大海如草系比丘。常生大乘善信。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诸佛是已成之佛。发菩提心。念念不去心。若起一念二乘外道心者。犯轻垢罪
若佛子。常应发一切愿。孝顺父母师僧三宝。愿得好师同学善友知识。常教我大乘经律。十发趣十长养十金刚十地。使我开解。如法修行坚持佛戒。宁舍身命念念不去心。若一切菩萨不发是愿者。犯轻垢罪
若佛子。发十大愿已。持佛禁戒。作是愿言。宁以此身投炽然猛火大坑刀山。终不毁犯三世诸佛经律与一切女人作不净行
复作是愿。宁以热铁罗网千重周匝缠身。终不以破戒之身受于信心檀越一切衣服
复作是愿。宁以此口吞热铁丸及大流猛火经百千劫。终不以破戒之口食信心檀越百味饮食
复作是愿。宁以此身卧大猛火罗网热铁地上。终不以破戒之身受信心檀越百种床座
复作是愿。宁以此身受三百鉾刺经一劫二劫。终不以破戒之身受信心檀越百味医药
复作是愿。宁以此身投热铁镬经百千劫。终不以破戒之身受信心檀越千种房舍屋宅园林田地
复作是愿。宁以铁锤打碎此身从头至足令如微尘。终不以破戒之身受信心檀越恭敬礼拜
复作是愿。宁以百千热铁刀鉾挑其两目。终不以破戒之心视他好色
复作是愿。宁以百千铁锥遍劖刺耳根经一劫二劫。终不以破戒之心听好音声
复作是愿。宁以百千刃刀割去其鼻。终不以破戒之心贪嗅诸香
复作是愿。宁以百千刃刀割断其舌。终不以破戒之心食人百味净食
复作是愿。宁以利斧斩斫其身。终不以破戒之心贪着好触
复作是愿。愿一切众生悉得成佛。而菩萨若不发是愿者。犯轻垢罪
若佛子常应二时头陀冬夏坐禅结夏安居。常用杨枝澡豆三衣瓶钵坐具锡杖香炉漉水囊手巾刀子火燧镊子绳床经律佛像菩萨形像。而菩萨行头陀时及游方时。行来百里千里。此十八种物常随其身。头陀者从正月十五日至三月十五日。八月十五日至十月十五日。是二时中此十八种物。常随其身如鸟二翼。若布萨日新学菩萨。半月半月布萨诵十重四十八轻戒。时于诸佛菩萨形像前。一人布萨即一人诵。若二人三人乃至百千人亦一人诵。诵者高座。听者下坐。各各披九条七条五条袈裟。结夏安居一一如法。若头陀时莫入难处。若国难恶王。土地高下草木深邃。师子虎狼水火风难。及以劫贼道路毒蛇。一切难处悉不得入。若头陀行道乃至夏坐安居。是诸难处悉不得入。若故入者。犯轻垢罪
若佛子。应如法次第坐。先受戒者在前坐。后受戒者在后坐不问老少比丘比丘尼贵人国王王子乃至黄门奴婢。皆应先受戒者在前坐。后受戒者次第而坐。莫如外道痴人。若老若少无前无后。坐无次第兵奴之法。我佛法中先者先坐后者后坐。而菩萨不次第坐者。犯轻垢罪
若佛子。常应教化一切众生。建立僧房山林园田立作佛塔。冬夏安居坐禅处所。一切行道处。皆应立之。而菩萨应为一切众生讲说大乘经律。若疾病国难贼难。父母兄弟和上阿阇梨亡灭之日。及三七日乃至七七日。亦应读诵讲说大乘经律。斋会求福行来治生。大火所烧大水所[漂*寸]。黑风所吹船舫。江河大海罗刹之难。亦应读诵讲说此经律。乃至一切罪报三报七逆八难。杻械枷锁系缚其身。多淫多嗔多愚痴多疾病。皆应读诵讲说此经律。而新学菩萨若不尔者。犯轻垢罪。如是九戒。应当学敬心奉持。梵坛品当说
佛言。佛子。与人受戒时。不得蕑择一切国王王子大臣百官。比丘比丘尼信男信女淫男淫女。十八梵天六欲天子无根二根黄门奴婢。一切鬼神尽得受戒。应教身所著袈裟。皆使坏色与道相应。皆染使青黄赤黑紫色一切染衣。乃至卧具尽以坏色。身所着衣一切染色。若一切国土中国人所着衣服。比丘皆应与其俗服有异。若欲受戒时师应问言。汝现身不作七逆罪耶。菩萨法师不得与七逆人现身受戒。七逆者。出佛身血。杀父。杀母。杀和上。杀阿阇梨。破羯磨转法轮僧。杀圣人。若具七遮即现身不得戒。余一切人尽得受戒。出家人法不向国王礼拜。不向父母礼拜。六亲不敬。鬼神不礼。但解师语。有百里千里来求法者。而菩萨法师。以恶心而不即与授一切众生戒者。犯轻垢罪
若佛子。教化人起信心时。菩萨与他人作教诫法师者。见欲受戒人。应教请二师和上阿阇梨。二师应问言。汝有七遮罪不。若现身有七遮。师不应与受戒。无七遮者得受。若有犯十戒者应教忏悔。在佛菩萨形像前。日夜六时诵十重四十八轻戒。若到礼三世千佛得见好相。若一七日二三七日乃至一年要见好相。好相者。佛来摩顶见光见华种种异相。便得灭罪。若无好相虽忏无益。是人现身亦不得戒。而得增受戒。若犯四十八轻戒者。对首忏罪灭。不同七遮。而教诫师于是法中一一好解。若不解大乘经律若轻若重是非之相。不解第一义谛。习种性长养性不可坏性道种性正性。其中多少观行出入十禅支一切行法。一一不得此法中意。而菩萨为利养故为名闻故。恶求多求贪利弟子。而诈现解一切经律。为供养故。是自欺诈亦欺诈他人。故与人受戒者。犯轻垢罪
若佛子。不得为利养故于未受菩萨戒者前若外道恶人前说此千佛大戒。邪见人前亦不得说。除国王余一切不得说。是恶人辈不受佛戒。名为畜生。生生不见三宝。如木石无心。名为外道邪见人辈。木头无异。而菩萨于是恶人前说七佛教戒者。犯轻垢罪
若佛子。信心出家受佛正戒。故起心毁犯圣戒者。不得受一切檀越供养。亦不得国王地上行。不得饮国王水。五千大鬼常遮其前。鬼言大贼。若入房舍城邑宅中。鬼复常扫其脚迹。一切世人骂言佛法中贼。一切众生眼不欲见。犯戒之人畜生无异木头无异。若毁正戒者。犯轻垢罪
若佛子。常应一心受持读诵大乘经律。剥皮为纸刺血为墨。以髓为水析骨为笔书写佛戒。木皮谷纸绢素竹帛亦应悉书持。常以七宝无价香花一切杂宝。为箱囊盛经律卷若不如法供养者。犯轻垢罪
若佛子。常起大悲心。若入一切城邑舍宅。见一切众生。应当唱言。汝等众生尽应受三归十戒。若见牛马猪羊一切畜生。应心念口言。汝是畜生发菩提心。而菩萨入一切处山林川野。皆使一切众生发菩提心。是菩萨若不教化众生者。犯轻垢罪
若佛子。常行教化起大悲心。入檀越贵人家一切众中不得立为白衣说法。应白衣众前高座上坐。法师比丘不得地立为四众说法。若说法时。法师高座香花供养。四众听者下坐。如孝顺父母敬顺师教。如事火婆罗门。其说法者若不如法犯轻垢罪
若佛子。皆以信心受佛戒者。若国王太子百官四部弟子。自恃高贵破灭佛法戒律。明作制法制我四部弟子。不听出家行道。亦复不听造立形像佛塔经律。破三宝之罪。而故作破法者。犯轻垢罪
若佛子。以好心出家而为名闻利养。于国王百官前说七佛戒。横与比丘比丘尼菩萨弟子作系缚事。如师子身中虫自食师子肉。非外道天魔能破。若受佛戒者。应护佛戒如念一子。如事父母。而菩萨闻外道恶人以恶言谤佛戒。时。如三百鉾刺心。千刀万杖打拍其身等无有异。宁自入地狱经百劫。而不用一闻恶言破佛戒之声。而况自破佛戒。教人破法因缘。亦无孝顺之心。若故作者。犯轻垢罪。如是九戒应当学敬心奉持
诸佛子。是四十八轻戒。汝等受持。过去诸菩萨已诵。未来诸菩萨当诵。现在诸菩萨今诵。诸佛子谛听。此十重四十八轻戒。三世诸佛已诵当诵今诵。我今亦如是诵。汝等一切大众。若国王王子百官。比丘比丘尼信男信女。受持菩萨戒者。应受持读诵解说书写佛性常住戒卷。流通三世一切众生化化不绝。得见千佛佛佛授手。世世不堕恶道八难。常生人道天中。我今在此树下。略开七佛法戒。汝等当一心学波罗提木叉欢喜奉行。如无相天王品劝学中一一广明。三千学士时坐听者。闻佛自诵。心心顶戴喜跃受持
尔时释迦牟尼佛。说上莲花台藏世界卢舍那佛心地法门品中十无尽戒法品竟。千百亿释迦亦如是说。从摩醯首罗天王宫至此道树十住处说法品。为一切菩萨不可说大众受持读诵解说其义亦如是。千百亿世界莲花藏世界。微尘世界。一切佛心藏地藏戒藏无量行愿藏。因果佛性常住藏。如如一切佛说无量一切法藏竟。千百亿世界中。一切众生受持欢喜奉行。若广开心地相相。如佛花光王品中说
明人忍慧强 能持如是法
未成佛道间 安获五种利
一者十方佛 愍念常守护
二者命终时 正见心欢喜
三者生生处 为诸菩萨友
四者功德聚 戒度悉成就
五者今后世 性戒福慧满
此是佛行处 智者善思量
计我着相者 不能信是法
灭尽取证者 亦非下种处
欲长菩提苗 光明照世间
应当静观察 诸法真实相
不生亦不灭 不常复不断
不一亦不异 不来亦不去
如是一心中 方便勤庄严
菩萨所应作 应当次第学
于学于无学 勿生分别想
是名第一道 亦名摩诃衍
一切戏论处 悉由是处灭
诸佛萨婆若 悉由是处出
是故诸佛子 宜发大勇猛
于诸佛净戒 护持如明珠
过去诸菩萨 已于是中学
未来者当学 现在者今学
此是佛行处 圣主所称叹
我已随顺说 福德无量聚
回以施众生 共向一切智
愿闻是法者 疾得成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