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羊传 · 吴子使札来聘。先秦。公羊高。吴无君,无大夫,此何以有君,有大夫?贤季子也。何贤乎季子?让国也。其让国奈何?谒也,馀祭也,夷昧也,与季子同母者四。季子弱而才,兄弟皆爱之,同欲立之以为君。谒曰:“今若是迮而与季子国,季子犹不受也。请无与子而与弟,弟兄迭为君,而致国乎季子。”皆曰诺。故诸为君者皆轻死为勇,饮食必祝,曰:“天苟有吴国,尚速有悔于予身。”故谒也死,馀祭也立。馀祭也死,夷昧也立。夷昧也死,则国宜之季子者也,季子使而亡焉。僚者长庶也,即之。季之使而反,至而君之尔。阖庐曰:“先君之所以不与子国,而与弟者,凡为季子故也。将从先君之命与,则国宜之季子者也;如不从先君之命与子,我宜当立者也。僚恶得为君?”于是使专诸刺僚,而致国乎季子。季子不受,曰:“尔杀吾君,吾受尔国,是吾与尔为篡也。尔杀吾兄,吾又杀尔,是父子兄弟相杀,终身无已也。”去之延陵,终身不入吴国。故君子以其不受为义,以其不杀为仁,贤季子。则吴何以有君,有大夫?以季子为臣,则宜有君者也。札者何?吴季子之名也。春秋贤者不名,此何以名?许夷狄者,不一而足也。季子者,所贤也,曷为不足乎季子?许人臣者必使臣,许人子者必使子也。
“吴子使札来聘”:这句话是该文引用的《春秋》里的句子。 聘:古代诸侯国之间派使者相问的一种礼节。使者代表国君,他的身分应是卿;“小聘”则派大夫。 贤:用作以动词。 季子:公子扎是吴王寿梦的小儿子,古以伯、仲、叔、季排行,因此以“季子”为字。《史记》称他“季扎”。 让国:辞让国君之位。据《史记·吴世家》记载,寿梦生前就想立季扎,季扎力辞,才立长子诸樊(即谒)。寿梦死后,诸樊又让位季扎,季扎弃其室而耕,乃止。 谒:寿梦长子,一作“遏”,号诸樊。《春秋》经写作“吴子遏”,《左传》、《史记》称“诸樊”。 馀祭:寿梦次子,《左传》记其名一作“戴吴”,马王堆三号墓出土帛书《春秋事语》作“余蔡”。 夷昧:寿梦三子。《左传》作“夷末”,《史记》作“馀昧”。 迮(zé,又读zuò):仓促。 尚:佑助。 悔:咎,灾祸,这里指亡故。 谒也死:谒在位十三年,前548年(鲁襄公二十五年)在伐楚战争中,中冷箭死于巢(今安徽巢县)。 馀祭也死:馀祭在位四年(《史记》误作十七年),前544年(鲁襄公二十九年)在视察战船时被看守战船的越国俘虏行刺身亡。 夷昧也死:夷昧在位十七年(《史记》误作四年),前527年(鲁昭公十五年)卒。 使而亡:出使在外。《史记·吴世家》所记与此不同:“王馀眛卒,季扎让,逃去。”认为季扎是为让位而逃走的。 僚:《公羊传》这里说他是“长庶”,即吴王寿梦妾所生的长子,季扎的异母兄。《史记·吴世家》则说他是“王馀眛之子”。以《公羊传》为是。 阖庐(lǘ):公子光即吴王位后的号,《史记》说他是诸樊之子,《世本》说他是夷昧之子。 专诸:伍子胥为公子光找到的勇士,前515年(吴王僚十三年)四月,公子光请王僚喝酒,使专诸藏匕首于炙鱼之中,进食时取出匕首刺王僚胸而杀之。 致国乎季子:把王位给季扎。《史记·吴世家》谓阖庐刺杀王僚后即承吴王位,无让国于季扎之意。 延陵:春秋吴邑,今江苏常州。季扎食邑于此,所以又号“延陵季子”。 不名:不直称名。古人生三月取名,年二十行冠礼,另取字。对人表示尊敬,就称其字而不称名。 不一而足:不因为一事一物就认为够条件了。与今义不同。
公羊高,旧题《春秋公羊传》的作者。战国时齐国人。相传是子夏(卜商)的弟子,治《春秋》,传于公羊平。《春秋公羊传》最初仅有口说流传,西汉景帝时,传至玄孙公羊寿及齐人胡母生,才“著于竹帛”,流传于世。《春秋公羊传》,亦称《公羊春秋》或《公羊传》,是今文经学的重要典籍,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终于鲁哀公十四年(前481),着重阐释《春秋》之“微言”、“大义”,史事记载较简略。
凉王宫殿尽,芜没陇云西。今日闻君使,雄心逐鼓鼙。
行当收汉垒,直可取蒲泥。旧国无由到,烦君下马题。
送常曾侍御使西蕃寄题西川。唐代。李益。 凉王宫殿尽,芜没陇云西。今日闻君使,雄心逐鼓鼙。行当收汉垒,直可取蒲泥。旧国无由到,烦君下马题。
记愁横浅黛,泪洗红铅,门掩秋宵。坠叶惊离思,听寒螿夜泣,乱雨潇潇。凤钗半脱云鬓,窗影烛光摇。渐暗竹敲凉,疏萤照晚,两地魂消。
迢迢,问音信,道径底花阴,时认鸣镳。也拟临朱户,叹因郎憔悴,羞见郎招。旧巢更有新燕,杨柳拂河桥。但满目京尘,东风竟日吹露桃。
忆旧游·记愁横浅黛。宋代。周邦彦。 记愁横浅黛,泪洗红铅,门掩秋宵。坠叶惊离思,听寒螿夜泣,乱雨潇潇。凤钗半脱云鬓,窗影烛光摇。渐暗竹敲凉,疏萤照晚,两地魂消。迢迢,问音信,道径底花阴,时认鸣镳。也拟临朱户,叹因郎憔悴,羞见郎招。旧巢更有新燕,杨柳拂河桥。但满目京尘,东风竟日吹露桃。
鸪峰嵯峨几千尺,屹立江南半空碧。仙家正在龙虎深,林壑翛然绝尘迹。
茅屋俯瞰峰之阿,石泉飞洒浸垂萝。向来六月不知暑,空翠满襟凉气多。
道人时把瑶琴理,流水高山少知己。问谁载酒泛中流,来听清商间宫徵。
我生性嗜山水幽,忽见此图清兴留。何当从子问真诀,周览八极寻丹丘。
题张真人鸪峰清暑图。明代。杨荣。 鸪峰嵯峨几千尺,屹立江南半空碧。仙家正在龙虎深,林壑翛然绝尘迹。茅屋俯瞰峰之阿,石泉飞洒浸垂萝。向来六月不知暑,空翠满襟凉气多。道人时把瑶琴理,流水高山少知己。问谁载酒泛中流,来听清商间宫徵。我生性嗜山水幽,忽见此图清兴留。何当从子问真诀,周览八极寻丹丘。
几度思君欲白头,凄然常隐去年秋。此心恨杀中澪水,不向栖霞楼畔流。
寄旧友张汉杰二首 其一。清代。刘鹗。 几度思君欲白头,凄然常隐去年秋。此心恨杀中澪水,不向栖霞楼畔流。
疏雨同春尽,轻帆并鹜飞。柳深黄鸟乐,莎暖白鱼肥。
物候惊新转,尘踪恨昨非。江涛渺无际,端坐对晴晖。
暮春舟中。明代。戚继光。 疏雨同春尽,轻帆并鹜飞。柳深黄鸟乐,莎暖白鱼肥。物候惊新转,尘踪恨昨非。江涛渺无际,端坐对晴晖。
江村时纵目,情景似瀼西。地让群山曲,天临旷野低。
浮云连远树,飞瀑接前溪。安得襄阳笔,摊笺一品题。
江村。清代。钱蕙纕。 江村时纵目,情景似瀼西。地让群山曲,天临旷野低。浮云连远树,飞瀑接前溪。安得襄阳笔,摊笺一品题。
秋野明,秋风白,塘水漻漻虫啧啧。
云根苔藓山上石,冷红泣露娇啼色。
荒畦九月稻叉牙,蛰萤低飞陇径斜。
石脉水流泉滴沙,鬼灯如漆点松花。
南山田中行。唐代。李贺。 秋野明,秋风白,塘水漻漻虫啧啧。云根苔藓山上石,冷红泣露娇啼色。荒畦九月稻叉牙,蛰萤低飞陇径斜。石脉水流泉滴沙,鬼灯如漆点松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