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公元年
春王正月,元年者何?君之始年也。春者何?岁之始也。王者孰谓?谓文王也。曷为先言王而后言正月?王正月也。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公何以不言即位?成公意也。何成乎公之意?公将平国而反之桓。曷为反之桓?桓幼而贵,隐长而卑,其为尊卑出微,国人莫知。隐长又贤,诸大夫扳隐而立之。隐于是焉而辞立,则未知桓之将必得立也。且如桓立,则恐诸大夫之不能相幼君也,故凡隐之立为桓立也。隐长又贤,何以不宜立?立适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桓何以贵?母贵也。母贵则子何以贵?子以母贵,母以子贵。三月,公及邾娄仪父盟于眛。及者何?与也,会及暨皆与也。曷为或言会或言及,或言暨?会犹最也;及犹汲汲也;暨犹暨暨也。及我欲之,暨不得已也。仪父者何?邾娄之君也。何以名?字也。曷为称字?褒之也。曷为褒之?为其与公盟也。与公盟者众矣,曷为独褒乎此?因其可褒而褒之。此其为可褒奈何?渐进也。眛者何?地期也。
夏五月,郑伯克段于鄢。克之者何?杀之也。杀之则曷为谓之克?大郑伯之恶也。曷为大郑伯之恶?母欲立之,己杀之,如勿与而已矣。段者何?郑伯之弟也。何以不称弟?当国也。其地何?当国也。齐人杀无知何以不地?在内也。在内虽当国不地也,不当国虽在外亦不地也。
秋七月,天王使宰咺来归惠公仲子之賵。宰者何?官也。咺者何?名也。曷为以官氏?宰士也。惠公者何?隐之考也。仲子者何?桓之母也。何以不称夫人?桓未君也。賵者何?丧事有賵。賵者,盖以马以乘马束帛,车马曰賵,货财曰赙,衣被曰襚。桓未君则诸侯曷为来賵之?隐为桓立,故以桓母之丧告于诸侯。然则何言尔?成公意也。其言来何?不及事也,其言惠公仲子何?兼之,兼之非礼也何以不言及仲子,仲子微也。九月,及宋人盟于宿。孰及之,内之微者也。
冬十有二月,祭伯来。祭伯者何?天子之大夫也。何以不称使?奔也。奔则曷为不言奔?王者无外,言奔则有外之辞也。
公子益师卒,何以不日?远也。所见异辞,所闻异辞,所传闻异辞。
◇隐公二年春,公会戎于潜。夏五月,莒人入向。入者何?得而不居也。
无骇帅师入极。无骇者何?展无骇也。何以不氏?贬。曷为贬?疾始灭也。始灭昉于此乎?前此矣。前此则曷为始乎此?托始焉尔。曷为托始焉尔?《春秋》之始也。此灭也,其言入何?内大恶,讳也。
秋八月庚辰,公及戎盟于唐。九月,纪履緰来逆女。纪履緰者何?纪大夫也。何以不称使。婚礼不称主人。然则曷称?称诸父兄师友。宋公使公孙寿来纳币,则其称主人何?辞穷也。辞穷者何?无母也。然则纪有母乎?曰有。有则何以不称母?母不通也。外逆女不书,此何以书?讥。何讥尔?讥始不亲迎也。始不亲迎昉于此乎?前此矣。前此则曷为始乎此?托始焉尔。曷为托始焉尔。《春秋》之始也。女曷为或称女,或称妇,或称夫人?女在其国称女,在涂称妇,入国称夫人。
冬十月,伯姬归于纪。伯姬者何?内女也。其言归何?妇人谓嫁曰归。
纪子伯莒子盟于密,纪子伯者何?无闻焉尔。十有二月乙卯,夫人子氏薨。夫人子氏者何?隐公之母也。何以不书葬?成公意也。何成乎公之意,子将不终为君,故母亦不终为夫人也。
郑人伐卫。◇隐公三年
春,王二月己巳,日有食之。何以书?记异也。日食则曷为或日或不日?或言朔或不言朔,曰某月某日朔,日有食之者,食正朔也,其或日或不日,或失之前,或失之后。失之前者,朔在前也。失之后者,朔在后也。
三月庚戌,天王崩。何以不书葬?天子记崩不记葬,必其时也。诸侯记卒记葬,有天子存,不得必其时也。曷为或言崩或言薨?天子曰崩,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
夏四月辛卯,尹氏卒。尹氏者何?」天子之大夫也。其称尹氏何?贬。曷为贬?讥世卿,世卿非礼也。外大夫不卒,此何以卒?天王崩,诸侯之主也。秋,武氏子来求赙。武氏子者何?天子之大夫也。其称武氏子何?讥,何讥尔?父卒子未命也。何以不称使?当丧未君也。武氏子来求赙何以书?讥,何讥尔?丧事无求,求赙非礼也,盖通于下。八月庚辰,宋公和卒。
冬十有二月,齐侯、郑伯盟于石门。
癸未,葬宋缪公,葬者曷为或日或不日?不及时而日,渴葬也。不及时而不日,慢葬也,过时而日,隐之也。过时而不日,谓之不能葬也。当时而不日,正也。当时而日,危不得葬也。此当时何危尔,宣公谓缪公曰:「以吾爱与夷则不若爱女。以为社稷宗庙主,则与夷不若女,盍终为君矣。」宣公死,缪公立,缪公逐其二子庄公冯与左师勃,曰:「尔为吾子,生毋相见,死毋相哭。」与夷复曰:「先君之所为不与臣国而纳国乎君者,以君可以为社稷宗庙主也。今君逐君之二子而将致国乎与夷,此非先君之意也,且使子而可逐,则先君其逐臣矣。」缪公曰:「先君之不尔逐可知矣,吾立乎此摄也,终致国乎与夷。」庄公冯弑与夷。故君子大居正,宋之祸宣公为之也。
◇隐公四年
春王二月,莒人伐杞,取牟娄。牟娄者何?杞之邑也。外取邑不书。此何以书?疾始取邑也。戊申,卫州吁弑其君完,曷为以国氏?当国也。
夏,公及宋公遇于清。遇者何?不期也。一君出,一君要之也。
宋公、陈侯、蔡人、卫人伐郑。
秋,翬帅师会宋公、陈侯、蔡人、卫人伐郑。翬者何?公子翬也。何以不称公子?贬。曷为贬?与弑公也。其与弑公奈何?公子翬谄乎隐公,谓隐公曰:「百姓安子,诸侯说子,盍终为君矣。」隐曰:「吾否,吾使修涂裘,吾将老焉。」公子翬恐若其言闻乎桓,于是谓桓曰:「吾为子口隐矣。隐曰:『吾不反也。』」桓曰:「然则奈何?」曰:「请作难,弑隐公。」于钟巫之祭焉弑隐公也。
九月,卫人杀州吁于濮。其称人何?讨贼之辞也。
冬十有二月,卫人立晋。晋者何?公子晋也。立者何?立者不宜立也。其称人何?众立之之辞也。然则孰立之?石碏立之。石碏立之,则其称人何?众之所欲立也。众虽欲立之,其立之非也。◇隐公五年
春,公观鱼于棠。何以书?讥。何讥尔?远也。公曷为远而观鱼?登来之也。百金之鱼公张之。登来之者何?美大之之辞也。棠者何?济上之邑也。
夏四月,葬卫桓公。
秋,卫师入盛。曷为或言率师或不言率师?将尊师众称某率师,将尊师少称将;将卑师众称师;将卑师少称人。君将不言率师,书其重者也。
九月,考仲子之宫。考宫者何?考犹入室也,始祭仲子也。桓未君则曷为祭仲子?隐为桓立,故为桓祭其母也。然则何言尔?成公意也。初献六羽。初者何?始也。六羽者何?舞也。初献六羽何以书?讥。何讥尔?讥始僭诸公也。六羽之为僭奈何?天子八佾,诸公六,诸侯四。诸公者何?诸侯者何?天子三公称公,王者之后称公,其馀大国称侯,小国称伯、子、男。天子三公者何?天子之相也。天子之相则何以三?自陕而东者,周公主之,自陕而西者,召公主之,一相处乎内。始僭诸公昉于此乎?前此矣。前此则曷为始乎此?僭诸公犹可言也,僭天子不可言也。
邾娄人、郑人伐宋。
螟,何以书?记灾也。
冬十有二月辛巳,公子驱卒。宋人伐郑,围长葛。邑不言围,此其言围何?强也。
◇隐公六年
春,郑人来输平。输平者何?输平犹堕成也。何言乎堕成?败其成也。曰:「吾成败矣。」吾与郑人末有成也。吾与郑人则曷为末有成?狐壤之战,隐公获焉。然则何以不言战?讳获也。
夏五月辛酉,公会齐侯盟于艾。秋七月。此无事何以书?春秋虽无事,首时过则书。首时过则何以书?春秋编年,四时具然后为年。
冬,宋人取长葛。外取邑不书,此何以书?久也。◇隐公七年
春王三月,叔姬归于纪。滕侯卒。何以不名?微国也。微国则其称侯何?不嫌也。《春秋》贵贱不嫌同号,美恶不嫌同辞。
夏,城中丘。中丘者何?内之邑也。城中丘何以书?以重书也。
齐侯使其弟年来聘。其称弟何?母弟称弟,母兄称兄。
秋,公伐邾娄。冬,天王使凡伯来聘,戎伐凡伯于楚丘以归。凡伯者何?天子之大夫也。此聘也,其言伐之何?执之也。执之则其言伐之何?大之也。曷为大之?不与夷狄之执中国也。其地何?大之也。
◇隐公八年春,宋公、卫侯遇于垂。
三月,郑伯使宛来归邴。宛者何?郑之微者也。邴者何?郑汤沐之邑也。天子有事于泰山,诸侯皆从。泰山之下,诸侯皆有汤沐之邑焉。庚寅,我入邴。其言入何?难也。其日何?难也。其言我何?言我者非独我也,齐亦欲之。
夏六月己亥,蔡侯考父卒。
辛亥,宿男卒。
秋七月庚午,宋公、齐侯、卫侯盟于瓦屋。
八月,葬蔡宣公。卒何以名而葬不名?卒从正,而葬从主人。卒何以日而葬不日?卒赴而葬不告。
九月辛卯,公及莒人盟于包来。公曷为与微者盟?称人则从不疑也。
螟。
冬十有二月,无骇卒。此展无骇也。何以不氏?疾始灭也,故终其身不氏。
◇隐公九年
春,天王使南季来聘。
三月癸酉,大雨震电。何以书?记异也。何异尔?不时也。庚辰,大雨雪。何以书?记异也。何异尔?俶甚也。
侠卒。侠者何?吾大夫之未命者也。
夏,城郎。秋七月。
冬,公会齐侯于邴。
◇隐公十年
春王二月,公会齐侯、郑伯于中丘。夏,翬帅师会齐人、郑人伐宋。此公子翬也,何以不称公子?贬。曷为贬?隐之罪人也。故终隐之篇贬也。
六月壬戌,公败宋师于菅。辛未取郜,辛巳取防,取邑不日,此何以日?一月而再取也。何言乎一月而再取?甚之也。内大恶讳,此其言甚之何?《春秋》录内而略外,于外大恶书,小恶不书,于内大恶讳,小恶书。秋,宋人,卫人入郑。
宋人、蔡人、卫人伐载,郑伯伐取之。其言伐取之何?易也。其易奈何?因其力也。因谁之力?因宋人、蔡人、卫人之力也。
冬十月壬午、齐人、郑人入盛。
◇隐公十一年
春,滕侯、薛侯来朝。其言朝何?诸侯来曰朝,大夫来曰聘。其兼言之何?微国也。
夏五月,公会郑伯于祁黎。
秋七月壬午,公及齐侯、郑伯入许。
冬十有一月壬辰,公薨。何以不书葬?隐之也。何隐尔?弑也。弑则何以不书葬?《春秋》君弑,贼不讨,不书葬,以为无臣子也。子沈子曰:「君弑,臣不讨贼,非臣也。不复仇,非子也。葬,生者之事也。《春秋》君弑,贼不讨,不书葬,以为不系乎臣子也。公薨何以不地?不忍言也。隐何以无正月?隐将让乎桓,故不有其正月也。
隐公元年
春王正月,元年者何?君之始年也。春者何?歲之始也。王者孰謂?謂文王也。曷為先言王而後言正月?王正月也。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統也。公何以不言即位?成公意也。何成乎公之意?公将平國而反之桓。曷為反之桓?桓幼而貴,隐長而卑,其為尊卑出微,國人莫知。隐長又賢,諸大夫扳隐而立之。隐于是焉而辭立,則未知桓之将必得立也。且如桓立,則恐諸大夫之不能相幼君也,故凡隐之立為桓立也。隐長又賢,何以不宜立?立适以長不以賢,立子以貴不以長。桓何以貴?母貴也。母貴則子何以貴?子以母貴,母以子貴。三月,公及邾婁儀父盟于眛。及者何?與也,會及暨皆與也。曷為或言會或言及,或言暨?會猶最也;及猶汲汲也;暨猶暨暨也。及我欲之,暨不得已也。儀父者何?邾婁之君也。何以名?字也。曷為稱字?褒之也。曷為褒之?為其與公盟也。與公盟者衆矣,曷為獨褒乎此?因其可褒而褒之。此其為可褒奈何?漸進也。眛者何?地期也。
夏五月,鄭伯克段于鄢。克之者何?殺之也。殺之則曷為謂之克?大鄭伯之惡也。曷為大鄭伯之惡?母欲立之,己殺之,如勿與而已矣。段者何?鄭伯之弟也。何以不稱弟?當國也。其地何?當國也。齊人殺無知何以不地?在内也。在内雖當國不地也,不當國雖在外亦不地也。
秋七月,天王使宰咺來歸惠公仲子之賵。宰者何?官也。咺者何?名也。曷為以官氏?宰士也。惠公者何?隐之考也。仲子者何?桓之母也。何以不稱夫人?桓未君也。賵者何?喪事有賵。賵者,蓋以馬以乘馬束帛,車馬曰賵,貨财曰赙,衣被曰襚。桓未君則諸侯曷為來賵之?隐為桓立,故以桓母之喪告于諸侯。然則何言爾?成公意也。其言來何?不及事也,其言惠公仲子何?兼之,兼之非禮也何以不言及仲子,仲子微也。九月,及宋人盟于宿。孰及之,内之微者也。
冬十有二月,祭伯來。祭伯者何?天子之大夫也。何以不稱使?奔也。奔則曷為不言奔?王者無外,言奔則有外之辭也。
公子益師卒,何以不日?遠也。所見異辭,所聞異辭,所傳聞異辭。
◇隐公二年春,公會戎于潛。夏五月,莒人入向。入者何?得而不居也。
無駭帥師入極。無駭者何?展無駭也。何以不氏?貶。曷為貶?疾始滅也。始滅昉于此乎?前此矣。前此則曷為始乎此?托始焉爾。曷為托始焉爾?《春秋》之始也。此滅也,其言入何?内大惡,諱也。
秋八月庚辰,公及戎盟于唐。九月,紀履緰來逆女。紀履緰者何?紀大夫也。何以不稱使。婚禮不稱主人。然則曷稱?稱諸父兄師友。宋公使公孫壽來納币,則其稱主人何?辭窮也。辭窮者何?無母也。然則紀有母乎?曰有。有則何以不稱母?母不通也。外逆女不書,此何以書?譏。何譏爾?譏始不親迎也。始不親迎昉于此乎?前此矣。前此則曷為始乎此?托始焉爾。曷為托始焉爾。《春秋》之始也。女曷為或稱女,或稱婦,或稱夫人?女在其國稱女,在塗稱婦,入國稱夫人。
冬十月,伯姬歸于紀。伯姬者何?内女也。其言歸何?婦人謂嫁曰歸。
紀子伯莒子盟于密,紀子伯者何?無聞焉爾。十有二月乙卯,夫人子氏薨。夫人子氏者何?隐公之母也。何以不書葬?成公意也。何成乎公之意,子将不終為君,故母亦不終為夫人也。
鄭人伐衛。◇隐公三年
春,王二月己巳,日有食之。何以書?記異也。日食則曷為或日或不日?或言朔或不言朔,曰某月某日朔,日有食之者,食正朔也,其或日或不日,或失之前,或失之後。失之前者,朔在前也。失之後者,朔在後也。
三月庚戌,天王崩。何以不書葬?天子記崩不記葬,必其時也。諸侯記卒記葬,有天子存,不得必其時也。曷為或言崩或言薨?天子曰崩,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祿。
夏四月辛卯,尹氏卒。尹氏者何?」天子之大夫也。其稱尹氏何?貶。曷為貶?譏世卿,世卿非禮也。外大夫不卒,此何以卒?天王崩,諸侯之主也。秋,武氏子來求赙。武氏子者何?天子之大夫也。其稱武氏子何?譏,何譏爾?父卒子未命也。何以不稱使?當喪未君也。武氏子來求赙何以書?譏,何譏爾?喪事無求,求赙非禮也,蓋通于下。八月庚辰,宋公和卒。
冬十有二月,齊侯、鄭伯盟于石門。
癸未,葬宋缪公,葬者曷為或日或不日?不及時而日,渴葬也。不及時而不日,慢葬也,過時而日,隐之也。過時而不日,謂之不能葬也。當時而不日,正也。當時而日,危不得葬也。此當時何危爾,宣公謂缪公曰:「以吾愛與夷則不若愛女。以為社稷宗廟主,則與夷不若女,盍終為君矣。」宣公死,缪公立,缪公逐其二子莊公馮與左師勃,曰:「爾為吾子,生毋相見,死毋相哭。」與夷複曰:「先君之所為不與臣國而納國乎君者,以君可以為社稷宗廟主也。今君逐君之二子而将緻國乎與夷,此非先君之意也,且使子而可逐,則先君其逐臣矣。」缪公曰:「先君之不爾逐可知矣,吾立乎此攝也,終緻國乎與夷。」莊公馮弑與夷。故君子大居正,宋之禍宣公為之也。
◇隐公四年
春王二月,莒人伐杞,取牟婁。牟婁者何?杞之邑也。外取邑不書。此何以書?疾始取邑也。戊申,衛州籲弑其君完,曷為以國氏?當國也。
夏,公及宋公遇于清。遇者何?不期也。一君出,一君要之也。
宋公、陳侯、蔡人、衛人伐鄭。
秋,翬帥師會宋公、陳侯、蔡人、衛人伐鄭。翬者何?公子翬也。何以不稱公子?貶。曷為貶?與弑公也。其與弑公奈何?公子翬谄乎隐公,謂隐公曰:「百姓安子,諸侯說子,盍終為君矣。」隐曰:「吾否,吾使修塗裘,吾将老焉。」公子翬恐若其言聞乎桓,于是謂桓曰:「吾為子口隐矣。隐曰:『吾不反也。』」桓曰:「然則奈何?」曰:「請作難,弑隐公。」于鐘巫之祭焉弑隐公也。
九月,衛人殺州籲于濮。其稱人何?讨賊之辭也。
冬十有二月,衛人立晉。晉者何?公子晉也。立者何?立者不宜立也。其稱人何?衆立之之辭也。然則孰立之?石碏立之。石碏立之,則其稱人何?衆之所欲立也。衆雖欲立之,其立之非也。◇隐公五年
春,公觀魚于棠。何以書?譏。何譏爾?遠也。公曷為遠而觀魚?登來之也。百金之魚公張之。登來之者何?美大之之辭也。棠者何?濟上之邑也。
夏四月,葬衛桓公。
秋,衛師入盛。曷為或言率師或不言率師?将尊師衆稱某率師,将尊師少稱将;将卑師衆稱師;将卑師少稱人。君将不言率師,書其重者也。
九月,考仲子之宮。考宮者何?考猶入室也,始祭仲子也。桓未君則曷為祭仲子?隐為桓立,故為桓祭其母也。然則何言爾?成公意也。初獻六羽。初者何?始也。六羽者何?舞也。初獻六羽何以書?譏。何譏爾?譏始僭諸公也。六羽之為僭奈何?天子八佾,諸公六,諸侯四。諸公者何?諸侯者何?天子三公稱公,王者之後稱公,其馀大國稱侯,小國稱伯、子、男。天子三公者何?天子之相也。天子之相則何以三?自陝而東者,周公主之,自陝而西者,召公主之,一相處乎内。始僭諸公昉于此乎?前此矣。前此則曷為始乎此?僭諸公猶可言也,僭天子不可言也。
邾婁人、鄭人伐宋。
螟,何以書?記災也。
冬十有二月辛巳,公子驅卒。宋人伐鄭,圍長葛。邑不言圍,此其言圍何?強也。
◇隐公六年
春,鄭人來輸平。輸平者何?輸平猶堕成也。何言乎堕成?敗其成也。曰:「吾成敗矣。」吾與鄭人末有成也。吾與鄭人則曷為末有成?狐壤之戰,隐公獲焉。然則何以不言戰?諱獲也。
夏五月辛酉,公會齊侯盟于艾。秋七月。此無事何以書?春秋雖無事,首時過則書。首時過則何以書?春秋編年,四時具然後為年。
冬,宋人取長葛。外取邑不書,此何以書?久也。◇隐公七年
春王三月,叔姬歸于紀。滕侯卒。何以不名?微國也。微國則其稱侯何?不嫌也。《春秋》貴賤不嫌同号,美惡不嫌同辭。
夏,城中丘。中丘者何?内之邑也。城中丘何以書?以重書也。
齊侯使其弟年來聘。其稱弟何?母弟稱弟,母兄稱兄。
秋,公伐邾婁。冬,天王使凡伯來聘,戎伐凡伯于楚丘以歸。凡伯者何?天子之大夫也。此聘也,其言伐之何?執之也。執之則其言伐之何?大之也。曷為大之?不與夷狄之執中國也。其地何?大之也。
◇隐公八年春,宋公、衛侯遇于垂。
三月,鄭伯使宛來歸邴。宛者何?鄭之微者也。邴者何?鄭湯沐之邑也。天子有事于泰山,諸侯皆從。泰山之下,諸侯皆有湯沐之邑焉。庚寅,我入邴。其言入何?難也。其日何?難也。其言我何?言我者非獨我也,齊亦欲之。
夏六月己亥,蔡侯考父卒。
辛亥,宿男卒。
秋七月庚午,宋公、齊侯、衛侯盟于瓦屋。
八月,葬蔡宣公。卒何以名而葬不名?卒從正,而葬從主人。卒何以日而葬不日?卒赴而葬不告。
九月辛卯,公及莒人盟于包來。公曷為與微者盟?稱人則從不疑也。
螟。
冬十有二月,無駭卒。此展無駭也。何以不氏?疾始滅也,故終其身不氏。
◇隐公九年
春,天王使南季來聘。
三月癸酉,大雨震電。何以書?記異也。何異爾?不時也。庚辰,大雨雪。何以書?記異也。何異爾?俶甚也。
俠卒。俠者何?吾大夫之未命者也。
夏,城郎。秋七月。
冬,公會齊侯于邴。
◇隐公十年
春王二月,公會齊侯、鄭伯于中丘。夏,翬帥師會齊人、鄭人伐宋。此公子翬也,何以不稱公子?貶。曷為貶?隐之罪人也。故終隐之篇貶也。
六月壬戌,公敗宋師于菅。辛未取郜,辛巳取防,取邑不日,此何以日?一月而再取也。何言乎一月而再取?甚之也。内大惡諱,此其言甚之何?《春秋》錄内而略外,于外大惡書,小惡不書,于内大惡諱,小惡書。秋,宋人,衛人入鄭。
宋人、蔡人、衛人伐載,鄭伯伐取之。其言伐取之何?易也。其易奈何?因其力也。因誰之力?因宋人、蔡人、衛人之力也。
冬十月壬午、齊人、鄭人入盛。
◇隐公十一年
春,滕侯、薛侯來朝。其言朝何?諸侯來曰朝,大夫來曰聘。其兼言之何?微國也。
夏五月,公會鄭伯于祁黎。
秋七月壬午,公及齊侯、鄭伯入許。
冬十有一月壬辰,公薨。何以不書葬?隐之也。何隐爾?弑也。弑則何以不書葬?《春秋》君弑,賊不讨,不書葬,以為無臣子也。子沈子曰:「君弑,臣不讨賊,非臣也。不複仇,非子也。葬,生者之事也。《春秋》君弑,賊不讨,不書葬,以為不系乎臣子也。公薨何以不地?不忍言也。隐何以無正月?隐将讓乎桓,故不有其正月也。
隐公(元年~十一年)。先秦。公羊高。隐公元年
春王正月,元年者何?君之始年也。春者何?岁之始也。王者孰谓?谓文王也。曷为先言王而后言正月?王正月也。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公何以不言即位?成公意也。何成乎公之意?公将平国而反之桓。曷为反之桓?桓幼而贵,隐长而卑,其为尊卑出微,国人莫知。隐长又贤,诸大夫扳隐而立之。隐于是焉而辞立,则未知桓之将必得立也。且如桓立,则恐诸大夫之不能相幼君也,故凡隐之立为桓立也。隐长又贤,何以不宜立?立适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桓何以贵?母贵也。母贵则子何以贵?子以母贵,母以子贵。三月,公及邾娄仪父盟于眛。及者何?与也,会及暨皆与也。曷为或言会或言及,或言暨?会犹最也;及犹汲汲也;暨犹暨暨也。及我欲之,暨不得已也。仪父者何?邾娄之君也。何以名?字也。曷为称字?褒之也。曷为褒之?为其与公盟也。与公盟者众矣,曷为独褒乎此?因其可褒而褒之。此其为可褒奈何?渐进也。眛者何?地期也。
夏五月,郑伯克段于鄢。克之者何?杀之也。杀之则曷为谓之克?大郑伯之恶也。曷为大郑伯之恶?母欲立之,己杀之,如勿与而已矣。段者何?郑伯之弟也。何以不称弟?当国也。其地何?当国也。齐人杀无知何以不地?在内也。在内虽当国不地也,不当国虽在外亦不地也。
秋七月,天王使宰咺来归惠公仲子之賵。宰者何?官也。咺者何?名也。曷为以官氏?宰士也。惠公者何?隐之考也。仲子者何?桓之母也。何以不称夫人?桓未君也。賵者何?丧事有賵。賵者,盖以马以乘马束帛,车马曰賵,货财曰赙,衣被曰襚。桓未君则诸侯曷为来賵之?隐为桓立,故以桓母之丧告于诸侯。然则何言尔?成公意也。其言来何?不及事也,其言惠公仲子何?兼之,兼之非礼也何以不言及仲子,仲子微也。九月,及宋人盟于宿。孰及之,内之微者也。
冬十有二月,祭伯来。祭伯者何?天子之大夫也。何以不称使?奔也。奔则曷为不言奔?王者无外,言奔则有外之辞也。
公子益师卒,何以不日?远也。所见异辞,所闻异辞,所传闻异辞。
◇隐公二年春,公会戎于潜。夏五月,莒人入向。入者何?得而不居也。
无骇帅师入极。无骇者何?展无骇也。何以不氏?贬。曷为贬?疾始灭也。始灭昉于此乎?前此矣。前此则曷为始乎此?托始焉尔。曷为托始焉尔?《春秋》之始也。此灭也,其言入何?内大恶,讳也。
秋八月庚辰,公及戎盟于唐。九月,纪履緰来逆女。纪履緰者何?纪大夫也。何以不称使。婚礼不称主人。然则曷称?称诸父兄师友。宋公使公孙寿来纳币,则其称主人何?辞穷也。辞穷者何?无母也。然则纪有母乎?曰有。有则何以不称母?母不通也。外逆女不书,此何以书?讥。何讥尔?讥始不亲迎也。始不亲迎昉于此乎?前此矣。前此则曷为始乎此?托始焉尔。曷为托始焉尔。《春秋》之始也。女曷为或称女,或称妇,或称夫人?女在其国称女,在涂称妇,入国称夫人。
冬十月,伯姬归于纪。伯姬者何?内女也。其言归何?妇人谓嫁曰归。
纪子伯莒子盟于密,纪子伯者何?无闻焉尔。十有二月乙卯,夫人子氏薨。夫人子氏者何?隐公之母也。何以不书葬?成公意也。何成乎公之意,子将不终为君,故母亦不终为夫人也。
郑人伐卫。◇隐公三年
春,王二月己巳,日有食之。何以书?记异也。日食则曷为或日或不日?或言朔或不言朔,曰某月某日朔,日有食之者,食正朔也,其或日或不日,或失之前,或失之后。失之前者,朔在前也。失之后者,朔在后也。
三月庚戌,天王崩。何以不书葬?天子记崩不记葬,必其时也。诸侯记卒记葬,有天子存,不得必其时也。曷为或言崩或言薨?天子曰崩,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
夏四月辛卯,尹氏卒。尹氏者何?」天子之大夫也。其称尹氏何?贬。曷为贬?讥世卿,世卿非礼也。外大夫不卒,此何以卒?天王崩,诸侯之主也。秋,武氏子来求赙。武氏子者何?天子之大夫也。其称武氏子何?讥,何讥尔?父卒子未命也。何以不称使?当丧未君也。武氏子来求赙何以书?讥,何讥尔?丧事无求,求赙非礼也,盖通于下。八月庚辰,宋公和卒。
冬十有二月,齐侯、郑伯盟于石门。
癸未,葬宋缪公,葬者曷为或日或不日?不及时而日,渴葬也。不及时而不日,慢葬也,过时而日,隐之也。过时而不日,谓之不能葬也。当时而不日,正也。当时而日,危不得葬也。此当时何危尔,宣公谓缪公曰:「以吾爱与夷则不若爱女。以为社稷宗庙主,则与夷不若女,盍终为君矣。」宣公死,缪公立,缪公逐其二子庄公冯与左师勃,曰:「尔为吾子,生毋相见,死毋相哭。」与夷复曰:「先君之所为不与臣国而纳国乎君者,以君可以为社稷宗庙主也。今君逐君之二子而将致国乎与夷,此非先君之意也,且使子而可逐,则先君其逐臣矣。」缪公曰:「先君之不尔逐可知矣,吾立乎此摄也,终致国乎与夷。」庄公冯弑与夷。故君子大居正,宋之祸宣公为之也。
◇隐公四年
春王二月,莒人伐杞,取牟娄。牟娄者何?杞之邑也。外取邑不书。此何以书?疾始取邑也。戊申,卫州吁弑其君完,曷为以国氏?当国也。
夏,公及宋公遇于清。遇者何?不期也。一君出,一君要之也。
宋公、陈侯、蔡人、卫人伐郑。
秋,翬帅师会宋公、陈侯、蔡人、卫人伐郑。翬者何?公子翬也。何以不称公子?贬。曷为贬?与弑公也。其与弑公奈何?公子翬谄乎隐公,谓隐公曰:「百姓安子,诸侯说子,盍终为君矣。」隐曰:「吾否,吾使修涂裘,吾将老焉。」公子翬恐若其言闻乎桓,于是谓桓曰:「吾为子口隐矣。隐曰:『吾不反也。』」桓曰:「然则奈何?」曰:「请作难,弑隐公。」于钟巫之祭焉弑隐公也。
九月,卫人杀州吁于濮。其称人何?讨贼之辞也。
冬十有二月,卫人立晋。晋者何?公子晋也。立者何?立者不宜立也。其称人何?众立之之辞也。然则孰立之?石碏立之。石碏立之,则其称人何?众之所欲立也。众虽欲立之,其立之非也。◇隐公五年
春,公观鱼于棠。何以书?讥。何讥尔?远也。公曷为远而观鱼?登来之也。百金之鱼公张之。登来之者何?美大之之辞也。棠者何?济上之邑也。
夏四月,葬卫桓公。
秋,卫师入盛。曷为或言率师或不言率师?将尊师众称某率师,将尊师少称将;将卑师众称师;将卑师少称人。君将不言率师,书其重者也。
九月,考仲子之宫。考宫者何?考犹入室也,始祭仲子也。桓未君则曷为祭仲子?隐为桓立,故为桓祭其母也。然则何言尔?成公意也。初献六羽。初者何?始也。六羽者何?舞也。初献六羽何以书?讥。何讥尔?讥始僭诸公也。六羽之为僭奈何?天子八佾,诸公六,诸侯四。诸公者何?诸侯者何?天子三公称公,王者之后称公,其馀大国称侯,小国称伯、子、男。天子三公者何?天子之相也。天子之相则何以三?自陕而东者,周公主之,自陕而西者,召公主之,一相处乎内。始僭诸公昉于此乎?前此矣。前此则曷为始乎此?僭诸公犹可言也,僭天子不可言也。
邾娄人、郑人伐宋。
螟,何以书?记灾也。
冬十有二月辛巳,公子驱卒。宋人伐郑,围长葛。邑不言围,此其言围何?强也。
◇隐公六年
春,郑人来输平。输平者何?输平犹堕成也。何言乎堕成?败其成也。曰:「吾成败矣。」吾与郑人末有成也。吾与郑人则曷为末有成?狐壤之战,隐公获焉。然则何以不言战?讳获也。
夏五月辛酉,公会齐侯盟于艾。秋七月。此无事何以书?春秋虽无事,首时过则书。首时过则何以书?春秋编年,四时具然后为年。
冬,宋人取长葛。外取邑不书,此何以书?久也。◇隐公七年
春王三月,叔姬归于纪。滕侯卒。何以不名?微国也。微国则其称侯何?不嫌也。《春秋》贵贱不嫌同号,美恶不嫌同辞。
夏,城中丘。中丘者何?内之邑也。城中丘何以书?以重书也。
齐侯使其弟年来聘。其称弟何?母弟称弟,母兄称兄。
秋,公伐邾娄。冬,天王使凡伯来聘,戎伐凡伯于楚丘以归。凡伯者何?天子之大夫也。此聘也,其言伐之何?执之也。执之则其言伐之何?大之也。曷为大之?不与夷狄之执中国也。其地何?大之也。
◇隐公八年春,宋公、卫侯遇于垂。
三月,郑伯使宛来归邴。宛者何?郑之微者也。邴者何?郑汤沐之邑也。天子有事于泰山,诸侯皆从。泰山之下,诸侯皆有汤沐之邑焉。庚寅,我入邴。其言入何?难也。其日何?难也。其言我何?言我者非独我也,齐亦欲之。
夏六月己亥,蔡侯考父卒。
辛亥,宿男卒。
秋七月庚午,宋公、齐侯、卫侯盟于瓦屋。
八月,葬蔡宣公。卒何以名而葬不名?卒从正,而葬从主人。卒何以日而葬不日?卒赴而葬不告。
九月辛卯,公及莒人盟于包来。公曷为与微者盟?称人则从不疑也。
螟。
冬十有二月,无骇卒。此展无骇也。何以不氏?疾始灭也,故终其身不氏。
◇隐公九年
春,天王使南季来聘。
三月癸酉,大雨震电。何以书?记异也。何异尔?不时也。庚辰,大雨雪。何以书?记异也。何异尔?俶甚也。
侠卒。侠者何?吾大夫之未命者也。
夏,城郎。秋七月。
冬,公会齐侯于邴。
◇隐公十年
春王二月,公会齐侯、郑伯于中丘。夏,翬帅师会齐人、郑人伐宋。此公子翬也,何以不称公子?贬。曷为贬?隐之罪人也。故终隐之篇贬也。
六月壬戌,公败宋师于菅。辛未取郜,辛巳取防,取邑不日,此何以日?一月而再取也。何言乎一月而再取?甚之也。内大恶讳,此其言甚之何?《春秋》录内而略外,于外大恶书,小恶不书,于内大恶讳,小恶书。秋,宋人,卫人入郑。
宋人、蔡人、卫人伐载,郑伯伐取之。其言伐取之何?易也。其易奈何?因其力也。因谁之力?因宋人、蔡人、卫人之力也。
冬十月壬午、齐人、郑人入盛。
◇隐公十一年
春,滕侯、薛侯来朝。其言朝何?诸侯来曰朝,大夫来曰聘。其兼言之何?微国也。
夏五月,公会郑伯于祁黎。
秋七月壬午,公及齐侯、郑伯入许。
冬十有一月壬辰,公薨。何以不书葬?隐之也。何隐尔?弑也。弑则何以不书葬?《春秋》君弑,贼不讨,不书葬,以为无臣子也。子沈子曰:「君弑,臣不讨贼,非臣也。不复仇,非子也。葬,生者之事也。《春秋》君弑,贼不讨,不书葬,以为不系乎臣子也。公薨何以不地?不忍言也。隐何以无正月?隐将让乎桓,故不有其正月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