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传 · 僖公 · 僖公三十二年

左传 · 僖公 · 僖公三十二年
【经】三十有二年春王正月。夏四月己丑,郑伯捷卒。卫人侵狄。秋,卫人及狄盟。冬十有二月己卯,晋侯重耳卒。
【传】三十二年春,楚斗章请平于晋,晋阳处父报之。晋、楚始通。
夏,狄有乱。卫人侵狄,狄请平焉。秋,卫人及狄盟。
冬,晋文公卒。庚辰,将殡于曲沃,出绛,柩有声如牛。卜偃使大夫拜。曰:「君命大事。将有西师过轶我,击之,必大捷焉。」杞子自郑使告于秦,曰:「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穆公访诸蹇叔,蹇叔曰:「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师之所为,郑必知之。勤而无所,必有悖心。且行千里,其谁不知?」公辞焉。召孟明、西乞、白乙,使出师于东门之外。蹇叔哭之,曰:「孟子,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公使谓之曰:「尔何知?中寿,尔墓之木拱矣。」蹇叔之子与师,哭而送之,曰:「晋人御师必于殽。殽有二陵焉。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秦师遂东。
()
三十二年春,楚国鬥章请求与晋国媾和,晋国的阳处父回报。晋国、楚国从此开始正式交往。 夏,狄国发生动乱。卫国人侵犯狄国,狄国请求媾和。秋,卫国人与狄国结盟。 冬,晋文公去世。庚辰日,将在曲沃殡葬。离开绛城,棺柩中有声音像牛叫。卜偃让大夫跪拜,说:“君主命令大事,将有西边的军队超越国境袭我,攻击他们,必能大捷。” 杞子从郑国派人告诉秦国,说:“郑国人让我掌管他们北门的钥匙,如果你们偷偷前来,郑国就可以得到了。”秦穆公拜访蹇叔,蹇叔说:“疲劳的军队远袭,我没有听说过。军队劳累力量用尽,远方的主人有准备,恐怕不行吧。我们军队一动,郑国必然知晓。费力不讨好,士兵必然有抵触情绪。而且行动千里,有谁不知?”秦穆公不接受意见。召孟明、西乞、白乙,让他们从东门外出兵。蹇叔哭着送行,说:“孟先生,我看到军队出去而看不到回来了。”秦穆公派人告诉他说:“你怎么知道?如果你中年死去,你坟墓上的树木已经合抱了。”蹇叔的儿子随从军队,蹇叔哭着送他,说:“晋国人必定在殽山抵御我们。殽山有两座坟陵,它的南陵,是夏后皋的陵墓,它的北陵,是周文王躲避风雨之地。你必定死在两座陵墓之间,我会去那里收你的尸骨。”秦国军队于是向东出发。

左丘明

丘明(姓姜,氏丘,名明),华夏人,生于前502年,死于前422年,享年80岁。丘穆公吕印的后代。本名丘明,因其先祖曾任楚国的左史官,故在姓前添“左”字,故称左史官丘明先生,世称“左丘明”,后为鲁国太史 。左氏世为鲁国太史,至丘明则约与孔子(前551-479)同时,而年辈稍晚。他是当时著名史家、学者与思想家,著有《春秋左氏传》、《国语》等。他左丘明的最重要贡献在于其所著《春秋左氏传》与《国语》二书。左氏家族世为太史,左丘明又与孔子一起“如周,观书于周史”,故熟悉诸国史事,并深刻理解孔子思想。

猜你喜欢

萧瑟滩声怒复幽,四程犹未是炎州。行人不解居人语,章水相逢贡水流。

蒌叶槟榔须学啖,莼羹盐豉向谁求。英贤满路容参谒,珍重昌言日拜收。

()

十里桥西别有天,青山欲断翠云连。

园林寂寂鹿为文,野服翩翩儒亦仙。

风咏无雩正此日,雪飘伊洛是何年。

追寻往事顿成梦,回首春光倍黯然。

()

漫道清风眷顾疏,又携凉雨过鄱湖。漂空城市诸色相,剩取山林瘦画图。

()

朱樱捎雨。正短墙云压,一雷轻度。伴他点点,莓苔静迸,参差成伍。

抽梢合未,倩谁把、篱根护。掩柴门、断却人行,小园早又无数。

试问绿痕垂处。南塘风,折几许。记紫姜畦畔,载取腰镰,山厨先煮。

荐入春蒲丛,分野蕨,年时频误。可曾碍、斗草归来,竹间绫袜微步。

()

相送长江风浪轻,尉仙真自好心情。

四更明月宿何处,鱼骨山前第一程。

()

十顷平波溢岸清。草香沙暖水云晴。轻衫短帽垂杨里,楚润相看别有情。挥彩笔,倒银瓶。花枝照眼句还成。老来渐减金钗兴,回施春光与后

()

天教命薄。青楼占得声名恶。对酒当歌寻思著。月户星窗,多少旧期约。相逢细语初心错。两行红泪尊前落。霞觞且共深深酌。恼乱春宵,翠被都闲却。

()

凡躯四假。便做长年终不藉。水葬鱼收。教你人咱业骨骰。这回去也。一颗明珠无有价。正是真修。稳驾逍遥得岸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