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传 · 隐公 · 隐公九年

左传 · 隐公 · 隐公九年
【经】九年春,天子使南季来聘。三月癸酉,大雨,震电。庚辰,大雨雪。挟卒。夏,城郎。秋七月。冬,公会齐侯于防。
【传】九年春,王三月癸酉,大雨霖以震,书始也。庚辰,大雨雪,亦如之。书,时失也。凡雨,自三日以往为霖。平地尺为大雪。
夏,城郎,书,不时也。
宋公不王。郑伯为王左卿士,以王命讨之,伐宋。宋以入郛之役怨公,不告命。公怒,绝宋使。
秋,郑人以王命来告伐宋。
冬,公会齐侯于防,谋伐宋也。
北戎侵郑,郑伯御之。患戎师,曰;「彼徒我车,惧其侵轶我也。」公子突曰:「使勇而无刚者尝寇,而速去之。君为三覆以待之。戎轻而不整,贪而无亲,胜不相让,败不相救。先者见获必务进,进而遇覆必速奔,后者不救,则无继矣。乃可以逞。」从之。
戎人之前遇覆者奔。祝聃逐之。衷戎师,前后击之,尽殪。戎师大奔。十一月甲寅,郑人大败戎师。
()
九年春季,周王朝历法的三月初十日,天久下大雨而且打雷闪电,《春秋》记载了开始的日期。十七日,又久下大雨雪,《春秋》也只记开始的日期。所以记载,是由于天时不正常的缘故。凡是下雨,连续下三天以上就叫“霖”。平地雪深一尺就叫“大雪”。 夏季,在郎地筑城。《春秋》记载这件事,由于妨碍农时。 宋殇公不去朝见周桓王。这时郑庄公正担任周桓王的卿士,于是用天子的名义讨伐他。郑国进攻宋国。宋国由于被攻外城那次战役对隐公不满,不来报告。隐公发怒,就断绝与宋国的往来。 秋季,郑国人用天子的名义前来报告进攻宋国。 冬季,隐公和齐僖公在防地会面,策划进攻宋国。 北戎人侵略郑国。郑庄公率兵抵御他们,又忧心戎军力量强大,说:“他们是步兵,我们用战车,我很担心他们从后边突然绕到我军之前袭击我们。”公子突说:“派遣一些勇敢而不刚毅的兵士,和敌人一接触就赶紧退走,君王就设下三批伏兵等待他们。戎人轻率而不整肃,贪婪而不团结,打赢了各不相让,打败了各不相救。走到前面的见到有财物俘虏,必然一意前进,前进而遭遇伏兵,必然赶快奔逃。走在后面的人不去救援,敌兵就没有后继者了。这样,我们就可以得胜。”郑庄公听从了公子突的意见。 戎人的前锋部队遇到了伏兵就奔逃,祝聃追逐他们,把戎军从中截断,前后夹攻,将戎军全部歼灭。戎军后继部队拼命奔逃。十一月二十六日,郑人把戎军打得大败而逃。

左丘明

丘明(姓姜,氏丘,名明),华夏人,生于前502年,死于前422年,享年80岁。丘穆公吕印的后代。本名丘明,因其先祖曾任楚国的左史官,故在姓前添“左”字,故称左史官丘明先生,世称“左丘明”,后为鲁国太史 。左氏世为鲁国太史,至丘明则约与孔子(前551-479)同时,而年辈稍晚。他是当时著名史家、学者与思想家,著有《春秋左氏传》、《国语》等。他左丘明的最重要贡献在于其所著《春秋左氏传》与《国语》二书。左氏家族世为太史,左丘明又与孔子一起“如周,观书于周史”,故熟悉诸国史事,并深刻理解孔子思想。

猜你喜欢

坐看熊轼去,江涌月轮孤。何事酬知己,清风望大夫。

峡雷春雨诵,台乐九成图。穗石攀辚处,还令六邑苏。

()

水际柴荆昼不开,卧听微雨杂轻雷。

春蚕满箔眠初起,社燕争巢去复来。

海桧屈蟠依怪石,山榴零落点苍苔。

一樽及此风光美,车下长坡底用推?

()

凉夜多乡梦,莼鲈及此时。秋风吹短鬓,檐雨濯烦思。

作客难为别,因君一赋诗。虏人今入寇,归路莫教迟。

()

承亦既笃,眷亦既亲。饰奖驽猥,方驾骏珍。弼谐靡成,良谟莫陈。

无觊狐赵,有与五臣。

()

两朝表异诏言温,忠厚根基百世培。岳麓湖湘多秀气,玉杯繁露是奇才。

词章近接秦而上,学术羞肩汉以来。事业元从儒者出,经纶之地自恢恢。

()

欲寻遗迹强沾裳,本自无生可得亡。

今夜生公讲堂月,满庭依旧冷如霜。

生死犹如臂屈伸,情钟我辈一酸辛。

乐天不是蓬莱客,凭仗西方作主人。

欲访浮云起灭因,无缘却见梦中身。

安心好住王文度,此理何须更问人。

()

昔掌纶言提史笔,心思目力两徒劳。

藏山书可秃千兔,钓海力能连六鳌。

空有风号陵上柏,更无春到观中桃。

苍梧云暗重华远,泪落当年旧锦袍。

()

系马在深闼,剖箱为之槽。追鸡忽踏瓦,击豕先趋牢。

瓶盎尽翻倒,窗棂便摧烧。比舍破斧声,誓不遗秋毫。

醉饱发高唱,裸卧纷爬搔。一妇牵出窖,争先起群嚣。

老冤方惴惴,执爨供刍茭。齐俗固强悍,吞恨乌能消。

每值毕骑过,或伺中途要。驱来授畚锸,临穴无一逃。

所报或匪仇,玉石躯命淆。仇杀迭相寻,将怒兵能挑。

昨日长平坑,今日阿房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