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 · 九变篇。先秦。孙武。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将受命于君,合军聚众。圮地无舍,衢地交合,绝地无留,围地则谋,死地则战。涂有所不由,军有所不击,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君命有所不受。故将通于九变之地利者,知用兵矣;将不通于九变之利者,虽知地形,不能得地之利者矣。治兵不知九变之术,虽知五利,不能得人之用矣。 是故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杂于利,而务可信也;杂于害,而患可解也。是故屈诸侯者以害,役诸侯者以业,趋诸侯者以利。故用兵之法,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也;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 故将有五危:必死,可杀也;必生,可虏也;忿速,可侮也;廉洁,可辱也;爱民,可烦也。凡此五者,将之过也,用兵之灾也。覆军杀将必以五危,不可不察也。
圮地无舍:圮,倒塌、毁坏。圮地,按梅尧臣注:“山林,险阻,沮泽之地。”舍,住舍,这里指的是部队宿营。圮地无舍,这里是指在山林险阴沼泽的地方不能宿营。 衢地交合:衢地,这里指与邻国相接四通八达的地方。交合,结合,这里是指与其他诸侯国结交。衢地交合,指在与多国相邻的地方要重视与邻国结交。 绝地无留:绝地,缺乏生存条件或地形十分险恶的地方。留,逗留。绝地无留,意思是指在缺乏生存条件或地形十分险恶的地方,部队不能停留。 围地则谋:围,包围,是指四面地形险恶,敌可往来,我难出入之地。谋,这里指的设谋。围地则谋,当部队进入四面地形险恶、敌军可以任意往来而我军却难以出入的地区应当设计尽快离开。 死地则战:死地,前无进路、后有追兵,必得死战之地。死战之地,当部队陷入前无进路、后有追兵的死地时只有与敌作决战之战。 涂有所不由:涂,通“途”,道路。涂有所不由,意为部队进军时,有点道路不能走。 军有所不击:对于有的敌不能进行攻击。 五利:指五变之利,具体指“涂有所不由”到“君命有所不受”的五变之利。 得人之用:人,这里指的是军队将士。用,作用,这里可引申为战斗力。得人之用,意思是指,充分发挥全军的战斗力。 智者之虑:聪明的人思考问题。 杂于利害:杂,掺杂、有混合。杂于利害,思考问题既考虑有力的一面,也要考虑有害的一面。 务可信:务,任务。信,通“伸”,这里引申为完成、成功。务可信,这里指任务可以成功。 患可解:患,灾祸。患可解,灾难可以解除。 无恃其不来:恃,依靠。其,代指敌军。无恃其不来,不要依靠寄希望于敌军不来进犯。 必生:生,这里指的是贪生。必生,一味贪生。 忿速:忿,愤怒。忿速,这里指性情急爆,容易愤怒、偏激。 爱民:这里指“仁人爱民”之心。 将之过也:将领的过失。
孙武(约公元前545-前470),字长卿,汉族,中国春秋时期齐国乐安(今山东广饶)人,是吴国将领。著名军事家、政治家。曾率领吴国军队大破楚国军队,占领了楚的国都郢城,几灭亡楚国。其著有巨作《孙子兵法》十三篇,为后世兵法家所推崇,被誉为“兵学圣典”,置于《武经七书》之首,被译为英文、法文、德文、日文,成为国际间最著名的兵学典范之书。今日在山东、江苏苏州等地,尚有祀奉孙武的庙宇,多谓之兵圣庙。
鸡鸣双阙曙,山翠渐霏微。
日映金宫上,云依玉殿飞。
万方秋贡入,千骑早朝归。
自笑何为者,缁尘满素衣。
晓望。明代。贝翱。 鸡鸣双阙曙,山翠渐霏微。日映金宫上,云依玉殿飞。万方秋贡入,千骑早朝归。自笑何为者,缁尘满素衣。
游宦初心改,殷忧素发稀。
稍閒甘昼寝,已暖怯春衣。
遮眼惟黄卷,关心在翠微。
去留俱有恨,不见二雏飞。
即事四首。宋代。王炎。 游宦初心改,殷忧素发稀。稍閒甘昼寝,已暖怯春衣。遮眼惟黄卷,关心在翠微。去留俱有恨,不见二雏飞。
笑把荷珠愿买邻,飘零予亦托閒身。鱼能寄字收为使,客有如仙许共亲。
四壁画图开石丈,百城行部署波臣。春来又泛桃花水,肯向明时说避秦。
闻子将有湖上打船之议启事与闻即报以诗。明代。黎遂球。 笑把荷珠愿买邻,飘零予亦托閒身。鱼能寄字收为使,客有如仙许共亲。四壁画图开石丈,百城行部署波臣。春来又泛桃花水,肯向明时说避秦。
涂泥初乾雨不落,日色未出暑光薄。
畏途得晴天复凉,真是腰钱更骑鹤。
浑浑郪水流未平,悄悄涪江如镜清。
过尽江沙穿麦垄,忽有青蜩扶叶鸣。
新晴行郪水上,与涪江相近。宋代。范成大。 涂泥初乾雨不落,日色未出暑光薄。畏途得晴天复凉,真是腰钱更骑鹤。浑浑郪水流未平,悄悄涪江如镜清。过尽江沙穿麦垄,忽有青蜩扶叶鸣。
含香朝退每从容,一眺乾坤极汉封。三辅地形通王气,五陵春色入边烽。
西南战檄何时息,吴楚军储此日供。病忆罗浮尘梦里,断云睛挂海门松。
暮春病中 其四。明代。梁有誉。 含香朝退每从容,一眺乾坤极汉封。三辅地形通王气,五陵春色入边烽。西南战檄何时息,吴楚军储此日供。病忆罗浮尘梦里,断云睛挂海门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