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 · 否卦

周易 · 否卦
乾上坤下,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贞,大往小来。
初六,拔茅茹以其汇。贞吉,亨。
六二,包承,小人吉,大人否。亨。
六三,包羞。
九四,有命,无咎,畴离祉。
九五,休否,大人吉。其亡其亡,系于苞桑。
上九,倾否,先否后喜。
()
否卦:做坏事的是小人,这是对君子不利的征兆。由大利转为小利。 初六:拔掉茅茹草,按它的种类特征来分辨。征兆吉利、亨通。 六二;庖厨中有肉,这对平民百姓是好事,对王公贵族算不上好事。 六三:庖厨中有美味。 九四:君王有赏赐的命令,没有灾祸,但不知得到赏赐的人是谁。 九五:不要乾坏事,王公贵族知道就好。多么危险呵,国家命运就像系在苞草和桑枝上一样。 上九:乾坏事要倒霉。先碰上恶运,最后还是可以交好运。

否(Pi):原经文卦象后无“否”字。否的意思是闭塞,不好,与“泰”的意思相反。卦象是表示天的“乾”和表示地的“坤”相叠加,以示阴阳阻塞,不相通畅。全卦内容仍然是讲对立面相互转化的道理。 否:不好,这里指做坏事。 匪人:败类,小人。 包:用作“庖”,指庖厨。 承:用作“普”,意思是肉。 羞:即“馐”的本字,意思是美味。 有命:君王有赏赐的命令。 畴:谁。 离:受到,得到。 祉:福。 休否:不要乾坏事。 亡:危险,败亡。 其亡其亡:危险到了极点。 苞桑:苞草和桑树枝。 倾:覆灭,倒下。 倾否:乾坏事要倒霉。

姬昌

姬昌,姬姓,名昌,周太王之孙,季历之子,周朝奠基者,岐周(今陕西岐山)人。其父死后,继承西伯侯之位,故称西伯昌。西伯昌四十二年,姬昌称王,史称周文王。在位50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代明君。 周文王在位期间,“克明德慎罚”,勤于政事,重视发展农业生产,礼贤下士,广罗人才,拜姜尚为军师,问以军国大计,使“天下三分,其二归周”;收附虞、芮两国,攻灭黎(今山西长治)、邘(今河南沁阳)等国;建都丰京(今陕西西安),为武王灭商奠基;旧传《周易》为其所演。除此之外,创周礼,被后世儒家所推崇。孔子更是称文王为“三代之英”。 周文王五十年(前1056年),文王崩,葬于毕原。西周王陵(周公庙遗址)位于陕西宝鸡岐山县凤凰山南麓。 前1046年,姬昌嫡次子周武王姬发灭商建周,追尊姬昌为文王。 690年,武则天称制时自称武家为姬昌后代,追尊周文王为始祖文皇帝。

猜你喜欢

君有远行二千里,山欙海舶总艰难。何曾帷幄须奇策,使汝毡裘犯苦寒。

羞鸟户虫生计在,伏龙雏凤岁时宽。诸公相见铃辕下,莫作山中处士看。

()

我苦不得去,君胡为独来。无家投大漠,设帐傍荒台。

客意黄花后,书声白雪堆。相逢三两语,涕泪点残灰。

()

萧瑟江湖逐客船,乱离兄弟夕阳边。芜城是处逢寒食,苦叶如人渡汶川。

回首风尘生杞棘,伤心矰

()

我今收得长生法,年年海上觅知音。不知谁是知音者,试把狂言著意寻。

()

欲别牵郎衣,问郎游何处?不恨归日迟,莫向临邛去。

()

潞河二月春冰泮,河上仙郎载画船。金敕已颁褒命下,绣罗新制舞衣鲜。

晓经钟阜龙承日,夕望丰城剑烛天。白发高堂荣具庆,华觞拜跽祝长年。

()

云边薄雾初开障,雨后清风不起沙。路入天关还作客,境非人世欲忘家。

涓涓石溜鸣苍玉,闪闪林霏散綵霞。一望浮屠遍山谷,南薰偏发傍岩花。

()

青山卵色起中天,马领良常紫翠连。双璧己薶秦相篆,五钟犹记地皇年。

黄连乳爇神初下,紫朮膏成骨易仙。安得同骑大鹤去,华阳南便觅真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