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苍的竹林寺,近晚时传来深远的钟声。
背着斗笠披着斜阳,独回青山渐行渐远。
灵澈上人:唐代著名僧人,本姓杨,字源澄,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后为云门寺僧。上人,对僧人的敬称。
苍苍:深青色。竹林寺:在现在江苏丹徒南。
杳(yǎo)杳:深远的样子。
荷(hè)笠:背着斗笠。荷,背着。
灵澈上人是中唐时期一位著名诗僧,俗姓汤,字源澄,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在会稽云门山云门寺出家,诗中的竹林寺在润州(今江苏镇江),是灵澈此次游方歇宿的寺院。这首诗写傍晚时分,诗人送灵澈返回竹林寺的途中。
这首小诗记叙诗人在傍晚送灵澈返竹林寺时的心情,它即景抒情,构思精致,语言精炼,素朴秀美,是唐代山水诗的名篇。
前二句想望苍苍山林中的灵澈归宿处,远远传来寺院报时的钟响,点明时已黄昏,仿佛催促灵澈归山。诗人出以想象之笔,创造了一个清远幽渺的境界。此二句重在写景,景中也寓之以情。后二句即写灵澈辞别归去情景。灵澈戴着斗笠,披带夕阳余晖,独自向青山走去,越来越远。“青山”即应首句“苍苍竹林寺”,点出寺在山林。“独归远”显出诗人伫立目送,依依不舍,结出别意。只写行者,未写送者,而诗人久久伫立,目送友人远去的形象仍显得非常生动。全诗表达了诗人对灵澈的深挚的情谊,也表现出灵澈归山的清寂的风度。送别多半黯然情伤,这首送别诗却有一种闲淡的意境,和作者的寂寞心情。
刘长卿和灵澈相遇又离别于润州,大约在公元769—770年(唐代宗大历四、五年)间。刘长卿于公元761年(唐肃宗上元二年)从贬谪南巴(今广东茂名南)归来,一直失意待官,心情郁闷。灵澈此时诗名未著,云游江南,心情也不大得意,在润州逗留后,将返回浙江。一个宦途失意客,一个方外归山僧,在出世入世的问题上,可以殊途同归,同有不遇的体验,共怀淡泊的胸襟。这首小诗表现的就是这样一种境界。
精美如画,是这首诗的明显特点。但这帧画不仅以画面上的山水、人物动人,而且以画外的诗人自我形象,令人回味不尽。那寺院传来的声声暮钟,触动诗人的思绪;这青山独归的灵澈背影,勾惹诗人的归意。耳闻而目送,心思而神往,正是隐藏在画外的诗人形象。他深情,但不为离别感伤,而由于同怀淡泊;他沉思,也不为僧儒殊途,而由于趋归意同。这就是说,这首送别诗的主旨在于寄托着、也表露出诗人不遇而闲适、失意而淡泊的情怀,因而构成一种闲淡的意境。十八世纪法国狄德罗评画时说过:“凡是富于表情的作品可以同时富于景色,只要它具有尽可能具有的表情,它也就会有足够的景色。”(《绘画论》)此诗如画,其成功的原因亦如绘画,景色的优美正由于抒情的精湛。
刘长卿(约726 — 约786),字文房,汉族,宣城(今属安徽)人,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后为长洲县尉,因事下狱,贬南巴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
四座且勿喧,听我歌长谣。百年三万六千夜,百年三万六千朝。
三万六千朝与夜,几度花开与花谢。杯行到手请勿辞,金尽床头莫论价。
不见洛阳城里人,化为北邙山下尘。今朝共饮碧玉醑,明日更漉乌纱巾。
将进酒三首 其二。元代。胡奎。 四座且勿喧,听我歌长谣。百年三万六千夜,百年三万六千朝。三万六千朝与夜,几度花开与花谢。杯行到手请勿辞,金尽床头莫论价。不见洛阳城里人,化为北邙山下尘。今朝共饮碧玉醑,明日更漉乌纱巾。
有赫题期盛,无疆嗣历昌。
中兴归浚哲,重庆启元良。
两亥开基远,三丁系统长。
帝咨同物瑞,人卜降年祥。
离日融双照,乾天秉少阳。
晨昏周内寝,诗礼舜岩廊。
极右辰居焕,心前火德光。
与龄偕圣父,德寿协虚皇。
铜律风占兑,瑶山乐奏商。
蓂芳邻五位,菊色丽中央。
视膳斑衣拱,传觞玉契将。
宸枫霜献叶,仙桂月输香。
薰炷争延祝,吟牋曷赞扬。
形容仁与孝,步障有云章。
东宫寿诗。宋代。范成大。 有赫题期盛,无疆嗣历昌。中兴归浚哲,重庆启元良。两亥开基远,三丁系统长。帝咨同物瑞,人卜降年祥。离日融双照,乾天秉少阳。晨昏周内寝,诗礼舜岩廊。极右辰居焕,心前火德光。与龄偕圣父,德寿协虚皇。铜律风占兑,瑶山乐奏商。蓂芳邻五位,菊色丽中央。视膳斑衣拱,传觞玉契将。宸枫霜献叶,仙桂月输香。薰炷争延祝,吟牋曷赞扬。形容仁与孝,步障有云章。
中官玉食四方来,酸笋香螺杂豹胎。驻马一餐犹未餍,锦盘明旦候门开。
饕史谣二首 其二。明代。皇甫汸。 中官玉食四方来,酸笋香螺杂豹胎。驻马一餐犹未餍,锦盘明旦候门开。
水调歌头 少室玉华谷月夕,与希颜钦叔饮,。金朝。元好问。 刘几伯寿也。刘有二侍妾,名萱草芳草,吹铁笛骑牛山间,玉华亭榭遗*吩谘伞=鹛糜裉冕陨绞拢??乔肀谏偈疑饺???逯??病*山家酿初熟,取醉不论钱。清溪留饮三日,鱼鸟亦欣然。见说玉华诗老,袖有忘忧萱草,牛背稳於船。铁笛久埋没,雅曲竟谁传。坐苍苔,?乱石,耿不眠。长松夜半悲啸,笙鹤下遥天。天上金堂玉室,地下石城琼壁,别有一山川。把酒问明月,今夕是何年。
三峡啼猿恨满编,乐于此外本来全。累虽犹泥调兼操,高在已忘徽与弦。
纸上陈言奚足恃,指间妙趣不容传。须知自有天然韵,寄在风泉与露蝉。
次韵题琴谱三首 其一。宋代。汪炎昶。 三峡啼猿恨满编,乐于此外本来全。累虽犹泥调兼操,高在已忘徽与弦。纸上陈言奚足恃,指间妙趣不容传。须知自有天然韵,寄在风泉与露蝉。
无姓无名逼夜来,院僧根问苦相猜。
携灯笑指屏间竹,记得当年手自栽。
题成都笮桥观音院自画竹。宋代。程堂。 无姓无名逼夜来,院僧根问苦相猜。携灯笑指屏间竹,记得当年手自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