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瘵闭幽栖,学诵阙章句。荡寐艳阳辰,桃柳乱红翠。
佳人移京口,调笑蔼嘉会。拥醉飏轻舠,衫袂入融吹。
山光湿栏楯,悠悠成自媚。岳僧咳唾底,写石影吾辈。
低昂今古情,嬉春从辟世。踏岸窥园馆,花畔出云髻。
传歌一水上,星点争明晦。终宴千徘徊,苍然飘离思。
三月三日鹤亭自丹徒至携同宗武公约伯臧及苍崖上人泛舟秦淮夜还饮水榭与鹤亭别。近代。陈三立。 牵瘵闭幽栖,学诵阙章句。荡寐艳阳辰,桃柳乱红翠。佳人移京口,调笑蔼嘉会。拥醉飏轻舠,衫袂入融吹。山光湿栏楯,悠悠成自媚。岳僧咳唾底,写石影吾辈。低昂今古情,嬉春从辟世。踏岸窥园馆,花畔出云髻。传歌一水上,星点争明晦。终宴千徘徊,苍然飘离思。
陈三立(1853年10月23日-1937年9月14日),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修水)人,近代同光体诗派重要代表人物。陈三立出身名门世家,为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长子,国学大师、历史学家陈寅恪、著名画家陈衡恪之父。与谭延闿、谭嗣同并称“湖湘三公子”;与谭嗣同、徐仁铸、陶菊存并称“维新四公子”,有“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之誉。1937年发生“卢沟桥事变”后北平、天津相继沦陷,日军欲招致陈三立,陈三立为表明立场绝食五日,不幸忧愤而死,享年85岁。陈三立生前曾刊行《散原精舍诗》及其《续集》、《别集》,死后有《散原精舍文集》十七卷出版。
看灯节,忆煞去年中。仲虎蹒跚行未稳,季龙娇小语初工。
也解戏鱼龙。
望江南 元夕 三首 其一。清代。张令仪。 看灯节,忆煞去年中。仲虎蹒跚行未稳,季龙娇小语初工。也解戏鱼龙。
蓬山沦没阻东归,看惯年年海水飞。剩有壶公教地缩,更无苌叔与天违。
箖箊落日神猿哭,苜蓿秋风虏马肥。今日秦庭非复昔,休将九顿拜无衣。
秋怀八首,次覃孝方韵 其二。清代。丘逢甲。 蓬山沦没阻东归,看惯年年海水飞。剩有壶公教地缩,更无苌叔与天违。箖箊落日神猿哭,苜蓿秋风虏马肥。今日秦庭非复昔,休将九顿拜无衣。
凫渚斜通鹤径,水亭静对林扉。群峰云际相待,一棹江南未归。
题山水小画赠康甥归西昌。明代。杨士奇。 凫渚斜通鹤径,水亭静对林扉。群峰云际相待,一棹江南未归。
花径石阑斜,落日千家城阙。寒思春芜一片,露蒜山晴雪。
武功去后有高台,容我醉明月。已是乡心无那,更管弦悽切。
好事近 康山,旧系康对山别业。清代。沈岸登。 花径石阑斜,落日千家城阙。寒思春芜一片,露蒜山晴雪。武功去后有高台,容我醉明月。已是乡心无那,更管弦悽切。
我因访古独来游,万顷风烟一目收。
灵谷诸峰排槛出,巽溪几曲抱城流。
帆樯影乱汀洲晚,芦苇声寒雁鹜秋。
堕泪丰碑那得见,片云落日是襄州。
拟岘台。宋代。黎道华。 我因访古独来游,万顷风烟一目收。灵谷诸峰排槛出,巽溪几曲抱城流。帆樯影乱汀洲晚,芦苇声寒雁鹜秋。堕泪丰碑那得见,片云落日是襄州。
今我乐矣,叙旧以贤。瞻彼明德,不以厥年。生事匪多,尺宅寸田。
暮色惟瞑,返照复鲜。君子保终,夕厉愓然。载我玄酒,践彼初筵。
悠悠我心,无怀葛天。
述怀五咏 其一。明代。刘麟。 今我乐矣,叙旧以贤。瞻彼明德,不以厥年。生事匪多,尺宅寸田。暮色惟瞑,返照复鲜。君子保终,夕厉愓然。载我玄酒,践彼初筵。悠悠我心,无怀葛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