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箧磨穴砚

一箧磨穴砚

  古人有学书于人者,自以为艺成,辞而去。师曰:“吾有一箧物,不欲付他人,愿托置于某山下。”其人受之,因其封题不甚密,乃启而视之,皆磨穴之砚也,数十枚,方知师夙用者。顿觉羞愧,及反而学,至精其艺。

()

译文

  古人中有个向别人学习书法的人,自认为书法已经学成,告辞老师而离开。师父说:“我有一箱东西,不想送给别的人,希望你安放在某座山下面。”那个人接受了,因为箱子的封条封得不是很牢,他就打开来看,里面都是磨出洞的砚台,有很多枚,(那个人)才知道老师曾经一直用过的(有多少)。那个人顿时觉得十分惭愧,就返回继续学习,一直学到书法技艺非常精通的地步。

注释

箧:竹箱子。

书:书法。

于:向。

辞:告别。

封题:封条与封条上的字。

去:离开 。

付:托付。

置:放 。

受:接受 。

乃:于是。

启:开启,打开 。

视:看

穴:穿洞,作为动词。属于词类活用。

至:直到。

夙:从前。

反:通“返”,返回。

方:正。

付:给,交付。

之:的。

至:到。

愿托置于某山下:希望托你放在某山下。

至精其艺:直到使他的技艺精通。

  学无止境(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楼外有楼),做人要虚心学习,不能自满。文中的学书法的人到了看到磨穿的砚台时才悟出了这个道理,但终究为时不晚。只要知道自己的错在哪里要及时改正。

猜你喜欢

三年侍疾不辞勤,药碗炉熏仗阿云。诀别赠言唯自爱,开箱留赐一拖裙。

()

此君腰不折,玉立有余清。

晓窗拥鼻吟,听渠落冰声。

()

青门幸有种瓜田,出处无烦更问天。自是皇恩深眷恋,非关臣赋有奇偏。

情同令伯陈情表,志在高平乐志篇。愿得王阳长在位,且教贡禹过年年。

()

莫云别未三秋,见月几番圆缺。自思量有限柔肠,惹闷怀千叠。

灯花夜夜灰心,喜鹊朝朝饶舌。惟有杜鹃知我意,向枝头啼血。

()

汪汪千顷陂,不为人浊清。道周言行表,荡然无得名。

谁言牛医儿,乃是人中英。当时无间言,后世流德声。

思之不可见,使我鄙吝萌。淳风久已漓,此意岂复明。

时无君子者,虽贤宁见称。

()

危亭压层城,是中有佳政。

面面看江山,水云自相媚。

使君暇日登,火老金正穉。

杯盘莹无尘,笑语清有味。

快风千里来,暑气三舍避。

赋诗红莲幕,煎茶白衣吏。

诙谐想割肉,摇扇笑疼臂。

乐事古云少,能并今有四。

兹游岘山民,千古知姓字。

吾辈亦何为,虽驽犹附骥。

()

韩起执晋政,下临东诸侯。所觊一玉环,再请再不售。

辞者既引义,听者但包羞。岩岩魏太子,旦夕宰神州。

所获一玉玦,卑辞谢钟繇。丞相时晨起,中郎或晏休。

充庭尽璆琳,但颔不问酬。似移勃律河,拱置车门头。

()

春昼永。接叶鸣禽相应。风定落红香一径。疏疏窗竹影。
寂寞年时酒病。远笛悠悠吹醒。间上层楼天又暝。云山青不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