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枝词·瞿塘峡口水烟低

竹枝词·瞿塘峡口水烟低

瞿塘峡口冷烟低,白帝城头月向西。

唱到竹枝声咽处,寒猿晴鸟一时啼。

竹枝苦怨怨何人,夜静山空歇又闻。

蛮儿巴女齐声唱,愁杀江楼病使君。

巴东船舫上巴西,波面风生雨脚齐。

水蓼冷花红蔟蔟,江蓠湿叶碧萋萋。

江畔谁人唱竹枝,前声断咽后声迟。

怪来调苦缘词苦,多是通州司马诗。

()

  四句之中没有介绍是什么人在唱《竹枝》,是男还是女,以及他因为什么要唱这样一种凄凉哀怨的曲子。而只是说在瞿塘峡口,白帝城头,月亮西沉时,烟雾迷漫,一阵阵歌声远远传来,悲凉凄楚,如泣如诉,如怨如慕,唱到声情凄苦之处,音调梗塞,致使周围宿猿栖鸟,齐声悲啼,更烘托出这一曲哀婉动人的悲歌。

  “瞿塘峡口水烟低,白帝城头月向西”交代地点、时间和周围的环境。“水烟低”描写江面上烟雾迷漫,给人造成一种压抑之感;“月向西”说明时间之晚。在这烟波江上,深宵夜半,竟有人吟唱一首悲歌,应该是遇到了极其悲伤的事,郁愤不能自已,故发而为歌,声调凄惨。末句“寒猿暗鸟一时啼”以环境烘托歌声的悲哀。《水经注》引渔歌:“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猿鸣鸟啼原本似人之哭泣,悲凉的歌声牵动了鸟啼猿鸣,而猿鸟鸣啼又成为《竹枝》的协奏曲,更加倍衬托出悲歌凄怆的情境气氛。诗歌写得如此凄婉动人,与当时诗人寂寞的心情有关。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猜你喜欢

吾家迁莆岁月深,旧栽品树参天青。况复先人多种德,直与兹树同敷荣。

庆流孙子昌而炽,适当品树成阴际。因知树乃德之符,神僧特识苍天意。

世运推移树已薪,祖宗德泽应长存。一德相承能不替,会看孙子重振振。

()

六宫上直试罗衣,未听鞭声等驾时。

且趁晓闲临御札,官家常是下朝迟。

()

凤凰台下芳林合,鸭子陂中绿水深。

不惜清光输曲沼,欲将幽韵伴鸣琴。

余波及晋良惭昔,春服沿沂正在今。

洗耳濯缨何足道,愿同沉醉复高吟。

()

有客曳长裾,袖刺谒高闳。低头拜阍者,始得通姓名。

主人果厚眷,开宴海陆并。顾必承彼颜,语必顺彼情。

不如茅檐下,饱我藜藿羹。

()

负荷偏宜重,经纶别有源。

雪山真将相,赤壁弃乾坤。

奄忽人千古,凄凉月一痕。

世无生仲达,好手未须论。

()

杜曲花光浓似酒,灞陵春色老於人。

()

剪锦为帆桂作桡,渡江桃叶自吹箫。侬家丁字沽边住,生小垂杨斗细腰。

()

世言此解制颓龄,便当园蔬春竞种。

到秋犹得泛其英,烂醉莫辞官有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