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李广利伐宛图

题李广利伐宛图

贰师城头沙浩浩,贰师城下多白草。六千铁骑随将军,风劲马鸣高入云。

师行千里不畏苦,战士难教食黄土。上书天子引兵还,使者持刀遮玉关。

乌孙轮台善窥伺,宛若不降轻汉使。玺书昨夜下敦煌,太白高高正吐芒。

戍甲重徵十八万,居延少年最翘健。杀气漫漫日月昏,边尘冉冉旌旗乱。

水工决水未绝流,旄竿已揭宛王头。执驱校尉青狐裘,牝牡三千聚若丘。

惜哉五原白日晚,郅居水急㳺魂返。

()

宋濂

宋濂(1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别号玄真子、玄真道士、玄真遁叟。汉族,浦江(今浙江浦江县)人,元末明初文学家,曾被明太祖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之首”,学者称太史公。宋濂与高启、刘基并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他因长孙宋慎牵连胡惟庸党案而被流放茂州,途中病死于夔州。他的代表作品有《送东阳马生序》、《朱元璋奉天讨元北伐檄文》等。

猜你喜欢

非侠非狂非逸民,读书谋国不谋身。

一封北阙三千牍,再活西州六万人。

雨露晚从天上落,芝兰亲见掌中新。

仁心义概丝纶语,长挂巴山月半轮。

()

朱夏困蒸郁,城市多淫哇。閒招啸云侣,来食山中霞。

山中有何好?泉石端可嘉。清溜接笕筒,火种怜菑畬。

枯松偃涧壑,赤日流丹砂。茂林无珍禽,眢井空欢蛙。

桃笙寄惫懑,菊枕便昏花。烦襟顿消释,密荫争交加。

羲皇有神交,蘧庐等仙家。久坐令人健,微吟到日斜。

浮云沧海狗,歧路常山蛇。祥飙偶披拂,哀音馀掺挝。

山深民多醇,邻酒亦易赊。去去下岩扃,归途暝栖鸦。

()

阙下恩光动锦袍,东行未觉故山遥。云当驿路还停马,酒溢春杯拟颂椒。

归日诸园花并发,拜时双鬓雪全消。何因暂作称觞客,醉拥蓝舆过午桥。

()

郑当时,辕下驹,韩安国,两首鼠。秃老翁,竟斩汝,廷臣不语淮阳语。

君不见金家妇、王家女,一言杀儿还杀母,何况区区老秃且。

()

大道平平孰省行,出家须放世情轻。古人尽是诃多事,智者讵甘恋此生。

大朴无文心地实,浑融类俗念头清。名门利路何停踵,不若林泉百不成。

()

龙化青林水满溪,昔人曾此寄幽栖。高情不负杯中物,烂醉何妨日似泥?

富贵到头蕉下鹿,光阴过眼瓮中鸡。当时不尽风流兴,付与山莺尽意啼。

()

天王小精庐,山角临城闉。古称藩服雄,毕境环相陈。

塔影六七枝,瓦缝千万鳞。烟明南台树,潮壮方山津。

老僧肯前揖,似余异人人。指点壁间画,修庑行逡巡。

观音大自在,维摩妙悲颦。苍然古木阴,寒山砦可亲。

版扉几尊者,一一皆风神。老僧太息言,劫馀偶遗珍。

从今几年算,此壁终成尘。余笑谓老僧,子意亦良勤。

适见俄已失,当悟无还真。

()

慧福牡丹开正浓,新妆笑靥媚春风。楸花亦好无人爱,两树亭亭夕照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