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是梨花不是。
道是杏花不是。
白白与红红,别是东风情味。
曾记,曾记,人在武陵微醉。
如梦令·道是梨花不是。宋代。严蕊。 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白白与红红,别是东风情味。曾记,曾记,人在武陵微醉。
说是梨花又不是。道是杏花也不是。花瓣白白又红红,风韵独特有情趣。曾记得。曾记得。武陵渔人被陶醉。
道是梨花不是:说它是梨花它又不是梨花,梨花是白色的,所以看到白色的桃花这样说。道,说。
白白:这里指白色的桃花。
红红:这里指红色的桃花。
东风:春风。
武陵(líng):郡名,郡治在今湖南省常德县境。陶渊明《桃花源记》曾写到武陵渔者发现世外桃源的事,这里“武陵”也有世外桃源的意思。
南宋时期唐仲友任台州刺史时,对严蕊的才艺相当赏识。有一天,唐仲友设宴赏玩桃花,命严蕊即席赋词,于是她填了这首《如梦令》。
对这首小令,先且不谈背景,直单微欣赏之,别有逸趣。
发端二句飘然而至,虽明白如话,但决非一览无味,须细加玩味。词人连用梨花、杏花比拟,可知所咏之物为花。道是梨花——却不是,道是杏花——也不是,则此花乍一看去,极易被误认为梨花,又极易被误认为杏花。仔细一看,却并非梨花,也并非杏花。因此可知此花之色,有如梨花之白,又有如杏花之红。
“白白与红红”紧承发端二句,点明此花之为红、白二色。连下两组状色的叠字,极简炼、极传神地写出繁花似锦、二色并妍的风采。一树花分二色,确非常见,此花实在别致啊!
“别是东风情味”上句才略从正面点明花色,此句词笔却又轻灵地宕开,不再从正面著笔,而从唱叹之音赞美此花之风韵独具一格,超拔于春天众芳之上。实在少此一笔不得。可是,这究竟是一种什么花呢?
“曾记。曾记。人在武陵微醉。”结笔仍是空际著笔,不过,虽未直接点出花名,却已作了不管之答。“曾记。曾记”,二语甚妙,不但引起读者的注意,呼唤起读者的记忆,且暗将词境推远。“人在武陵微醉”,武陵二字,暗示出此花之名。陶渊明《桃花源记》云:武陵渔人曾“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华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终于来到世外桃源。原来,此花属桃源之花,花名就是桃花。句中“醉”之一字,写出此花之为人所迷恋的感受。词境以桃花源结穴,馀味颇为深长。它可能意味着女词人的身份(宋词习以桃溪、桃源指妓女居处),也可能有取于桃花源凌越世俗之意。
此词所咏为红白桃花,这是桃花的一种,“桃品甚多……其花有红、紫、白、千叶、二色之殊。”(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果部》)红白桃花,就是同树花分二色的桃花。北宋邵雍有《二色桃》诗:“施朱施粉色俱好,倾城倾国艳不同。疑是蕊宫双姊妹,一时携手嫁东风。”诗虽不及严蕊此词含蕴,但可借作为此词的一个极好注脚。
南宋周密《齐东野语》卷二十曾记严蕊其人及此词:“天台营妓严蕊,字幼芳,善琴弈歌舞,丝竹书画,色艺冠一时。间作诗词,有新语,颇通古今,善逢迎。四方闻其名,有不远千里而登门者。唐与正守台日,酒边尝命赋红白桃花,即成《如梦令》。与正赏之双缣。”依据这段记载来体味此词,不难体会到这位女词人作这首咏物词的一番蕴意。词显然体现了作者的情感。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别是东风情味的红白桃花,不正是这位色艺冠绝一时的女性自己的写照吗?而含蓄地点明此花乃属桃源之花,不正是她身陷风尘而心自高洁的象征吗?她的《卜算子》词,有“不是爱风尘,似被前缘误”之句,正可诠释此意。孙麟趾《词迳》云:“人之品格高者,出笔必清。”此词有清气,有新意,正是词人品格的自然流露。尤其这首咏物词中,能巧妙地借助于典故的文化意义,表现词人自己的高洁怀抱,似无寄托,而有寄托,就境界言,可以说是词中的上品。
此词绝不同于一般滞于物象的咏物词,它纯然从空际著笔,空灵荡漾,不即不离,写出红白桃花之高标逸韵,境界愈推愈高远,令人玩味无极而神为之一旺。就艺术而言,可以说是词中之逸品。
严蕊(生卒年不详),原姓周,字幼芳,南宋中叶女词人。出身低微,自小习乐礼诗书,严蕊沦为台州营妓,改严蕊艺名。 严蕊善操琴、弈棋、歌舞、丝竹、书画,学识通晓古今,诗词语意清新,四方闻名,有不远千里慕名相访。
聊为东坡载酒游,万龛迎我到峰头。
江摇九顶风雷过,云抹三峨日夜浮。
古佛临流都坐断,行人识路亦归休。
酣酣午枕眠方丈,一笑闲身始自由。
凌云九顶。宋代。范成大。 聊为东坡载酒游,万龛迎我到峰头。江摇九顶风雷过,云抹三峨日夜浮。古佛临流都坐断,行人识路亦归休。酣酣午枕眠方丈,一笑闲身始自由。
何年雷斧凿山裂,千尺苍崖泻飞雪。
孤凤一去声不闻,海水桑田几兴灭。
我知仙去仙当存,时见真形坐岩穴。
青天半夜玉箫寒,唤醒幽人弄明月。
凤鸣洞。宋代。史唐卿。 何年雷斧凿山裂,千尺苍崖泻飞雪。孤凤一去声不闻,海水桑田几兴灭。我知仙去仙当存,时见真形坐岩穴。青天半夜玉箫寒,唤醒幽人弄明月。
出门天意已垂垂,湖上回鞭雪满衣。人在水晶宫里住,马从银色界中归。
树头云冻依然在,湖面鸥寒断不飞。今夜灯前有残榼,拥炉深闭一篷扉。
二十一日雪中归资国。宋代。周紫芝。 出门天意已垂垂,湖上回鞭雪满衣。人在水晶宫里住,马从银色界中归。树头云冻依然在,湖面鸥寒断不飞。今夜灯前有残榼,拥炉深闭一篷扉。
僧门奇士有英公,篆隸高能世莫穷。
五色彩毫传梦寐,三乘真谛达虚空。
赐衣深染函关上,宠号光呼柰苑中。
幸对风情添逸趣,好陪清话在莲宫。
赠英公大师。宋代。李铸。 僧门奇士有英公,篆隸高能世莫穷。五色彩毫传梦寐,三乘真谛达虚空。赐衣深染函关上,宠号光呼柰苑中。幸对风情添逸趣,好陪清话在莲宫。
二妙高轩肯过门,共期献策学公孙。因观佳句题红叶,陡起归心望白云。
坐上挥犀惊险语,醉中染翰缀雄文。相忘岂假投遵辖,待月同倾北海樽。
小生日因与友人作文字饮醉中走笔 其二。宋代。欧阳澈。 二妙高轩肯过门,共期献策学公孙。因观佳句题红叶,陡起归心望白云。坐上挥犀惊险语,醉中染翰缀雄文。相忘岂假投遵辖,待月同倾北海樽。
薄浣还私室,陶嘉属小园。笋馀林向密,花后果初繁。
燕口将泥重,蜂脾抱蜜喧。此时萧散意,都欲忘乘轩。
旬沐二首 其一。宋代。宋祁。 薄浣还私室,陶嘉属小园。笋馀林向密,花后果初繁。燕口将泥重,蜂脾抱蜜喧。此时萧散意,都欲忘乘轩。
振衣还濯足,信宿憩精庐。鸟雀知斋磬,蛟龙护赐书。
僧归落照下,帆出晓烟初。底事劳詹尹,江潭好卜居。
同宋荔裳牧仲谭长益游宿焦山分韵 其二。清代。周金然。 振衣还濯足,信宿憩精庐。鸟雀知斋磬,蛟龙护赐书。僧归落照下,帆出晓烟初。底事劳詹尹,江潭好卜居。
自辱缄书报,于今岁有秋。
飘流闻客语,消息解人忧。
荐牍新频上,诗声旧得优。
君归定蓬阁,我去复炎州。
闻曾幼度近况于陈择之作二诗觅使寄之。宋代。赵蕃。 自辱缄书报,于今岁有秋。飘流闻客语,消息解人忧。荐牍新频上,诗声旧得优。君归定蓬阁,我去复炎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