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禽近方识,浦树遥莫辨。
岩潭多屈曲,舟楫屡回转。
昔闻庞德公,采药遂不返。金涧饵芝朮,石床卧苔藓。
隐迹今尚存,高风邈已远。
探讨意未穷,回艇夕阳晚。
登鹿门山怀古。唐代。孟浩然。 沙禽近方识,浦树遥莫辨。岩潭多屈曲,舟楫屡回转。昔闻庞德公,采药遂不返。金涧饵芝朮,石床卧苔藓。隐迹今尚存,高风邈已远。探讨意未穷,回艇夕阳晚。
清晨怀着兴致出门来,小船渡过汉江绕岘山。
沙洲的水鸟近看才可识别,水边的树木远望不能分辨。
船行款款来到鹿门山,阳光明亮使山岚浅淡。
岩石间的潭水曲曲弯弯,行船到此每每迂回绕转。
听说庞德公曾到这里,入山采药一去未回还。
山涧中适宜生长灵芝白术,石床上滋满了厚厚的苔藓。
深深感念这位襄阳老人,系住缆绳举足向上登攀。
隐居的遗迹至今犹可寻觅,超俗的风格已经远离人间。
相伴的白云不知何时飘去,栽下的丹桂空自妖娇美艳。
寻迹怀古兴味犹未尽,划船归来夕阳落西山。
鹿门山:在今湖北省襄阳市东南。《清一统志·湖北·襄阳府》:“鹿门山,在襄阳县东南三十里。《襄阳记》:‘鹿门山,旧名苏岭山,建武中,襄阳侯习郁立神祠于山,刻二石鹿夹神道口,俗因谓之鹿门庙,遂以庙名山也。’”登:《全唐诗》校:“一作题。”又云:“题下一有怀古二字。”
江岘:江边小山。《声类》:“岘,山岭小高也。”此处小山指襄阳县内之岘山。《元和郡县志·山南道·襄州》:“岘山,在(襄阳)县东南九里,东临汉水,古今大路。”
方:《全唐诗》校:“一作初,又作相。”
浦:水边。遥:《全唐诗》校:“一作远。”
至:《全唐诗》校:“一作到。”
翠微:青葱的山气。
谢灵运《从斤竹涧越岭溪行》:“川渚屡径复,乘流玩回转。”
金涧:指风景秀美的山涧。饵:《全唐诗》校:“一作养。”按,对照下句,以作“养”为是。芝术(zhú):灵芝(一种菌类植物)、白术(草名,根茎可入药)。
纷:盛多。耆旧:年老的朋友,也指年高望重者,此指庞德公。
揽:宋本作“缆”,是。结缆:系缆,指停船。攀践:指登山。
丹桂:桂树的一种,皮赤色。偃蹇:此处解作妖娆美好的样子。
探讨:寻幽探胜。
艇:《全唐诗》校:“一作舻。”指船。
清晓因兴来,乘流越江岘。
渐至鹿门山,山明翠微浅。
纷吾感耆旧,结揽事攀践。
白云何时去,丹桂空偃蹇。
《登鹿门山》的作者是孟浩然,被选入《全唐诗》的第一五九卷第三十五首。此诗先写清晨乘船赴鹿门山沿途所见的景物,“沙禽”、“浦树”二句的描写,正是清晨景物特色,可见诗人游览之“兴”甚浓;继写登山探访隐士遗踪,见隐士遗迹尚存,但隐士的高风亮节已相去邈远,便无限感慨,抒发了深沉的怀古幽情;最后写“回艇”,留下无限眷恋,表达了作者对古代高士的仰慕之情。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淑景因阴苦未韶,峭寒于老不相饶。窃香风韵归梅萼,刻楮工夫到柳条。
万瓦雪消疑夜雨,一溪波涨误春潮。连枝别后儿曹远,赖有吾人慰寂寥。
正月二十六日雪后登子亭示道祖。宋代。葛胜仲。 淑景因阴苦未韶,峭寒于老不相饶。窃香风韵归梅萼,刻楮工夫到柳条。万瓦雪消疑夜雨,一溪波涨误春潮。连枝别后儿曹远,赖有吾人慰寂寥。
三山新沐翠琉璃,喜是残尊未涸时。出郭斜过穿苑路,傍林低度拂人枝。
江声远和松风转,山色遥连麦浪吹。幽径夕阳常醉卧,往来空羡牧羊儿。
京口寓兴次叔闻韵 其一。明代。王彦泓。 三山新沐翠琉璃,喜是残尊未涸时。出郭斜过穿苑路,傍林低度拂人枝。江声远和松风转,山色遥连麦浪吹。幽径夕阳常醉卧,往来空羡牧羊儿。
昔与乃翁相遇年,始知有子生且贤。尔来双干已争秀,屹屹欲上参高天。
昨朝较蓺偶不售,他日奏赋闻甘泉。方今庙堂喜人物,收拾万汇归陶甄。
袅蹄麟趾终一出,辉映左右无馀妍。肯学孟生誇得意,一日走遍春风前。
嗟余投老隐岩谷,形若槁木心灰然。扁舟追子仅千里,彷佛夜梦遥相传。
西湖风物行岁晏,归赋梅花趁腊先。
次韵法真禅师送曾敬之宣德昆仲。宋代。释道潜。 昔与乃翁相遇年,始知有子生且贤。尔来双干已争秀,屹屹欲上参高天。昨朝较蓺偶不售,他日奏赋闻甘泉。方今庙堂喜人物,收拾万汇归陶甄。袅蹄麟趾终一出,辉映左右无馀妍。肯学孟生誇得意,一日走遍春风前。嗟余投老隐岩谷,形若槁木心灰然。扁舟追子仅千里,彷佛夜梦遥相传。西湖风物行岁晏,归赋梅花趁腊先。
造化峰峰异,宜教岳德谦。灵踪载籍古,怪刃刺云尖。
盘蹙陵阳壮,孤标建邺瞻。霁馀堪洗目,青出谢家檐。
望九华寄池阳太守。唐代。曹松。 造化峰峰异,宜教岳德谦。灵踪载籍古,怪刃刺云尖。盘蹙陵阳壮,孤标建邺瞻。霁馀堪洗目,青出谢家檐。
小桥通野市,远岫入溪烟。僧磬夜初静,渔镫人未眠。
长腰炊玉粒,缩顶煮银鳊。愿得携琴酒,牵萝葺一椽。
泊木渎镇。清代。程庭。 小桥通野市,远岫入溪烟。僧磬夜初静,渔镫人未眠。长腰炊玉粒,缩顶煮银鳊。愿得携琴酒,牵萝葺一椽。
北伐西征尽圣谟,天声万里慰来苏。
横戈已见吞封豕,徒手何难取短狐。
学士谁陈平蔡雅?将军方上取燕图。
老生自悯归耕久,无地能捐六尺躯!
闻蜀盗已平献馘庙社喜而有述。宋代。陆游。 北伐西征尽圣谟,天声万里慰来苏。横戈已见吞封豕,徒手何难取短狐。学士谁陈平蔡雅?将军方上取燕图。老生自悯归耕久,无地能捐六尺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