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梅二首

古梅二首

湘妃危立冻蛟脊,海月冷挂珊瑚枝。

丑怪惊人能妩媚,断魂只有晓寒知。

百千年藓著枯树,三两点春供老枝。

绝壁笛声那得到,只愁斜日冻蜂知。

()

  宋人赏梅至南宋始盛,并逐渐形成了“梅以韵胜,以格高,故以横斜疏瘦与老枝奇怪为贵”(范成大《梅谱·后序》)的审美情趣。这两首诗所写的就是老枝奇怪,疏花几点的古梅形象,与林逋笔下的清幽疏秀有所不同。作者有意识地突显梅花的老瘦、枯淡、奇怪、冷峭、孤独以表现其超尘脱俗而又不乏几分孤独凄凉之意的“清高”品质,带有几分“以丑为美”的味道。陈衍评第一首道:“梅花诗之工致,此可叹观止,非和靖所想到矣。”(《宋诗精华录》卷三)从另一个方面,又有人对这种苦硬的写法提出批评,清潘德舆《养一斋诗话》卷五:“宋人肖德藻梅诗,有‘江妃危立冻蛟背,海月冷挂珊瑚枝’,看似崛强,实与‘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按:明人高启诗句),一太熟,一太生,同是诗家左道。凡学诗者,入手即辟此二种,方有根基可望,勿认肖君二语胜于季迪(按:高启的字)也。”

萧德藻

萧德藻,南宋诗人。字东夫,自号千岩老人。闽清(今属福建)人。生卒年不详。绍兴二十一年(1151)进士。初任尤川县丞,后为湖北参议,再调湖州乌程令。因爱当地山水之美,遂移家乌程,住县中屏山,其地有千岩之胜,所以自号“千岩老人”,表示归隐不仕。

猜你喜欢

水边遥见久停桡,似与诗人破寂寥。两岸严风吹玉树,莫教虚度可怜宵。

()

亭下花光春正好,亭头山色晚尤佳。欲知剩占清风处,思顺街东第一家。

()

浮萍随涨水,上到荷叶端。

水退不得下,犹粘花萼间。

花殷青已见,叶翠枯始斑。

何如根在水,根蔕相团团。

人生慕高远,风云事跻攀。

绝髯尚号叫,化为鹤与猿。

幸未及枯槁,万里吾当还。

()

越桃花发小阑偏,香气撩人易破眠。八尺琅玕凉欲雨,一层纰缦薄于烟。

鬟因睡起偏尤好,妆为慵来洗更妍。才是折花苔径湿,连环纤印玉阶前。

()

荆扉茅屋水平流,竹簟棋盘局未收。无用询他名与姓,忙閒有分不相投。

()

节过重阳菊委尘,江边病起杖扶身。

不知此日龙山会,谁是风流落帽人。

()

春老有时回,人老不再少。

草白有时荣,发白不再好。

人生不如春,发生不如草。

可堪送别春草前,青春未老人先老。

()

既醉二百杯,坐荫两松树。神凝睫自交,心冥气斯聚。

超彼世网外,悠悠寻太素。生寓大梦宅,何尝限寐寤。

黑甜本无迹,怪自我笔露。传之一千年,亦可示梦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