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酒·其十

饮酒·其十

在昔曾远游,直至东海隅。

道路迥且长,风波阻中途。

此行谁使然?似为饥所驱。

倾身营一饱,少许便有馀。

恐此非名计,息驾归闲居。

()

译文

往昔出仕远行役,直到遥遥东海边。

道路漫长无尽头,途中风浪时阻拦。

谁使我来作远游?似为饥饿所驱遣。

竭尽全力谋一饱,稍有即足用不完。

恐怕此行毁名誉,弃官归隐心悠闲。

注释

远游:指宦游于远地。东海隅(yú):东海附近。这里当指曲阿,在今江苏省丹阳县。

迥(jiōng):远。“风波”句:因遇风浪而被阻于中途。涂,同“途”。

然:如此,这样。为饥所驱:被饥饿所驱使。

倾身:竭尽全身力气;全力以赴。营:谋求。少许:一点点。

非名计:不是求取名誉的良策。息驾:停止车驾,指弃官。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汉族,东晋浔阳柴桑人(今江西九江)。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等。

猜你喜欢

好处都非外物成,自看不解自心情。谈诗舞著忘垂老,听梵悲来感宿生。

半口尚沾曾戒酒,终身拌别旧居城。人家积谷尘皆满,独扫明窗花里明。

()

一番书满两番求,千里重来我更羞。

薄世告人难启口,小官何事不担忧。

知心唯有长天月,把酒还思故国秋。

只待菊花开遍了,半蓑寒雨上轻舟。

()

冉冉流年年历新,仲春春日未盈旬。何为万里青云士,来问双峰白发人。

诗思雅惊含老格,风神清爽惜芳辰。况闻傲令陶元亮,蜡屐须来与我亲。

()

急管妖弦朝暮闻,翠帘下应当垆君。叫呼枭卢一百万,砍削兕脯三千斤。

孔座嘉客每日满,杨园细草何须耘。夜长秉烛可为乐,春色三分未一分。

()

我是蓬莱山上客,为管春风归不得。今年更是春来迟,江南未寄梅花枝。

探春童子青霞衣,时时去上青云梯。春风消息苦不远,瑶台瑶水冰霜浅。

蟠桃花在海东边,此花不烦春一点。东风日夜来人间,到时先催草根软。

大都红紫心先动,小桃先觉枝头重。更有纤纤杨柳枝,路傍先得行人弄。

诗翁自爱蟠桃花,鸾鹤不在无云车。城南夜半无酒家,和冰和雪吞月华。

有客笑中携剑去,偷得银瓶与肥羜。诗公两眼看浮云,为管春风不回顾。

()

直上最高头,无人独少留。

万山皆在下,千里入双眸。

马傍松边立,云从脚底浮。

倚天一长啸,红日满沧洲。

()

薙草开三径,巢林喜一枝。地宽留种竹,泉浅欲开池。

紫阁当疏牖,青松入坏篱。从今安僻陋,萧相是吾师。

()

别久渐生愁。知为音书苦未收。此际多情应盼我,凝眸。

带得啼痕上小楼。

举止忒风流。只在城南绿水头。咫尺蓝桥重欲见,无由。

两地相思甚日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