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然对惠远,共结故山期。汲井树阴下,闭门亭午时。
地闲花落厚,石浅水流迟。愿与神仙客,同来事本师。
慈恩寺暕上人房招耿拾遗。唐代。李端。 悠然对惠远,共结故山期。汲井树阴下,闭门亭午时。地闲花落厚,石浅水流迟。愿与神仙客,同来事本师。
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
儿童拍手闹黄昏,应笑山公醉习园。
纵使先生能一石,主人未肯独留髡。
不肯惺惺骑马回,玉山知为玉人颓。
紫云有语君知否,莫唤分司御史来。
闻李公择饮傅国博家大醉二首。宋代。苏轼。 儿童拍手闹黄昏,应笑山公醉习园。纵使先生能一石,主人未肯独留髡。不肯惺惺骑马回,玉山知为玉人颓。紫云有语君知否,莫唤分司御史来。
细诵台州句,湖边草舍幽。好山来竞秀,清濑与争流。
吏可供书札,儿能伴校雠。小窗谁共此,唯有夕阳留。
校李从一台阁集因效其体 其一。宋代。周紫芝。 细诵台州句,湖边草舍幽。好山来竞秀,清濑与争流。吏可供书札,儿能伴校雠。小窗谁共此,唯有夕阳留。
五云楼阁蓬瀛路。空相望、无由去。弱水渺茫谁可渡。君家徐福,荡舟寻访,却是曾知处。
群仙应问来何暮。说与荣归锦封句。句里丁宁天已许。要教强健,召还廊庙,永作商岩雨。
青玉案(次贺方回韵)。宋代。杨无咎。 五云楼阁蓬瀛路。空相望、无由去。弱水渺茫谁可渡。君家徐福,荡舟寻访,却是曾知处。群仙应问来何暮。说与荣归锦封句。句里丁宁天已许。要教强健,召还廊庙,永作商岩雨。
脊梁硬竖支撑佛,心地平铺济渡人。
不比天台无用物,只将奇险诳愚民。
与西寺月石桥二首。宋代。陈著。 脊梁硬竖支撑佛,心地平铺济渡人。不比天台无用物,只将奇险诳愚民。
雨气隔钟声,希微度夜城。远听归寂寞,馀韵益分明。
漠漠秋空迥,凄凄商籁生。因思人定后,萧寺一灯清。
雨后闻钟有怀海云诸净侣。明代。谢长文。 雨气隔钟声,希微度夜城。远听归寂寞,馀韵益分明。漠漠秋空迥,凄凄商籁生。因思人定后,萧寺一灯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