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日常年暖尚遥,今年腊日冻全消。
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
纵酒欲谋良夜醉,还家初散紫宸朝。
口脂面药随恩泽,翠管银罂下九霄。
腊日。唐代。杜甫。 腊日常年暖尚遥,今年腊日冻全消。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纵酒欲谋良夜醉,还家初散紫宸朝。口脂面药随恩泽,翠管银罂下九霄。
从诗句中可以看出,往年的腊日天气还很冷,温暖离人还很遥远。而当年腊日气候温和,冰冻全消。诗人高兴之余准备辞朝还家,纵酒狂饮欢度良宵,但此时此刻,他又因感念皇帝对他的恩泽,不能随便走开。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曲径通禅房,辟户得佳境。适从阛阓至,顿觉耳根静。
古木含萧森,寒梢发光景。墙围数竿竹,中藏大千境。
月从天上来,入林散清影。炉焚薰佛香,盌注浮雪茗。
客散群动息,兹焉发深省。
题洪觉范方丈。宋代。王庭圭。 曲径通禅房,辟户得佳境。适从阛阓至,顿觉耳根静。古木含萧森,寒梢发光景。墙围数竿竹,中藏大千境。月从天上来,入林散清影。炉焚薰佛香,盌注浮雪茗。客散群动息,兹焉发深省。
亭子何年没,荆榛老衲开。群公不日复,诸杰四时来。
景行秋乘月,吟诗夜步苔。会心香妙处,何必泥衔杯。
宿资福寺步月谒思范亭。明代。吴与弼。 亭子何年没,荆榛老衲开。群公不日复,诸杰四时来。景行秋乘月,吟诗夜步苔。会心香妙处,何必泥衔杯。
野老林居入万松,曲肱高卧听长风。龙吟水底寒初起,虎啸山前气更雄。
天籁未收人境内,秋声又挟海涛东。客来剥啄惊幽梦,彷佛钧天曲未终。
题听松轩。明代。蓝仁。 野老林居入万松,曲肱高卧听长风。龙吟水底寒初起,虎啸山前气更雄。天籁未收人境内,秋声又挟海涛东。客来剥啄惊幽梦,彷佛钧天曲未终。
鸡山燕市每依依,此日都抛入洛衣。
家近郁林公旧隐,门如彭泽令初归。
空怜旧社惟君密,却笑无车访我稀。
最爱沧浪池水好,几时同坐一方矶。
顾明府荣夫。明代。祝允明。 鸡山燕市每依依,此日都抛入洛衣。家近郁林公旧隐,门如彭泽令初归。空怜旧社惟君密,却笑无车访我稀。最爱沧浪池水好,几时同坐一方矶。
高标不畏雪霜侵,枉斸孤根出旧林。
但恐长安无地种,人家桃李自成阴。
乌龙老栽松既以诗三首。宋代。郑獬。 高标不畏雪霜侵,枉斸孤根出旧林。但恐长安无地种,人家桃李自成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