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春·波渺渺

江南春·波渺渺

波渺渺,柳依依。孤村芳草远,斜日杏花飞。江南春尽离肠断,苹满汀洲人未归。

()

译文

烟波渺渺,垂柳依依,芳草萋萋蔓延至天际,远处斜横着几间茅屋,在夕阳余辉的映照中又飞舞着片片杏花。江南的春天已经过去,离人愁思萦绕;汀州长满了蘋花,心上人还未回还。

注释

江南春:词牌名。

柳依依:化用《诗经·小雅·采薇》诗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芳草远:化用《楚辞·招隐士》句:“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

蘋满汀洲:代指春末夏初的时令。蘋:一种水生植物,也叫四叶菜、田字草。汀州:水中的小块陆地。

  南朝梁柳恽《江南曲》曰:“汀洲采白蘋,日暖江南春。洞庭有归客,潇湘逢故人。故人何不返,春华复应晚。不道新知乐,只言行路远。”寇莱公对此诗似乎特有所爱,在他的诗词中一再化用其意。如所作《夜度娘》诗曰:“烟波渺渺一千里,白苹香散东风起。日暮汀洲一望时,柔情不断如春水。”题下自注云:“追思柳恽汀洲之咏,尚有余妍,因书一绝。”这首词,也明显地由柳恽汀洲诗化出,写女子怀人之情。

  此词以清丽宛转、柔美多情的笔触,以景起,以情结,以景寄情,情景交融,抒写了女子怀人伤春的情愫。

  起首四句勾勒出一幅江南暮春图景:一泓春水,烟波渺渺,岸边杨柳,柔条飘飘。那绵绵不尽的萋萋芳草蔓伸到遥远的天涯。夕阳映照下,孤零零的村落阒寂无人,只见纷纷凋谢的杏花飘飞满地。以上四句含有丰富的意蕴和情思。“波渺渺”,水悠悠,含有佳人望穿秋水的深情。“柳依依”,使人触目伤怀,想起当年长亭惜别之时。“孤村”句说明主人公心情之孤寂,“斜阳”句则包含有“无可奈何花落去”的凄凉和感伤。

  结拍两句直抒胸臆。前面作者花了很大力气,连续四句都是写景,实际上就是为了说出“江南春尽离肠断”这一层意思。因为有了前面写景的层层渲染铺垫,这句直抒胸臆之语,才显得情深意挚。接着又写“蘋满汀洲人未归”,将女主人公的离愁抒写得淋漓尽致,使人感觉到她的青春年华正在孤寂落寞的漫长等待中流逝。

寇准

莱国忠愍公寇准(961-1023),字平仲。汉族,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北宋政治家﹑诗人。太平兴国五年进士,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大名府成安县。天禧元年,改山南东道节度使,再起为相(中书侍郎兼吏部尚书、同平章事、景灵宫使)。天圣元年 (1023) 九月,又贬寇准衡州司马,是时寇准病笃,诏至,抱病赴衡州(今衡阳)任,病故于竹榻之上,妻子宋氏奏乞归葬故里。皇佑四年,诏翰林学士孙抃撰神道碑,帝为篆其首曰“旌忠”。寇准善诗能文,七绝尤有韵味,今传《寇忠愍诗集》三卷。

猜你喜欢

烟里晚濛濛,孤舟更北去。鸟啼荒岸竹,帆转平沙树。

夜镫照暗水,雨声在何处。万籁如笙竽,岁华送迟暮。

()

白日不照吾肺肝,曲学阿世诚何颜。诗书聊堪遗孙子,杞菊亦足供盘餐。

铜山铸钱彼为得,瓦瓮灌畦吾所安。自笑无能成巧宦,只合归伴沙鸥閒。

()

别离江上语依依,黄叶原头雪渐飞。孤剑独随边将远,封书遥寄塞鸿归。

兰陵夜静休闻笛,北固天寒正捣衣。何处看云倍惆怅,野

()

兹楼今是望乡台,乡信全稀晓雁哀。山翠万重当槛出,

水华千里抱城来。东岩月在僧初定,南浦花残客未回。

欲吊灵均能赋否,秋风还有木兰开。

()

日出东方隈,似从地底来。

历天又复入西海,六龙所舍安在哉?

其始与终古不息,人非元气,安得与之久徘徊?

草不谢荣于春风,木不怨落于秋天。

谁挥鞭策驱四运?万物兴歇皆自然。

羲和!羲和!汝奚汩没于荒淫之波?

鲁阳何德,驻景挥戈?

逆道违天,矫诬实多。

吾将囊括大块,浩然与溟涬同科!

()

于鹄值谏议,以球不能官。焦蒙值舍人,以杯不得完。

可惜大雅旨,意此小团栾。名回不敢辨,心转实是难。

不惜为君转,转非君子观。转之复转之,强转谁能欢。

哀哉虚转言,不可穷波澜。

()

神交悭一面,见画悟同门。衣钵承卢赵,清妍逼宋元。

羡君才出众,愧我志空存。隔海遥南望,何时共一樽。

()

四十不官拥皋比,男儿怀抱谁人知。药草聊同伯休卖,款段欲陪少游骑。

君来渤海从去春,黄尘埃壒愁杀人。末流岂肯重儒术,可怜论语供烧薪。

嵚奇历落不称意,高阳酒徒兀然醉。长驱八尺两颐丰,高谈慷慨忧时泪。

平生贱子徒坚顽,穷途谁复垂温颜。当年误习旁行书,举世相视如髦蛮。

问君秋水剪双眸,何独异我稠人稠。无双岂独楚王信,千秋无复文信侯。

君今长揖告我行,南风欲挂孤帆轻。闽之东门温泉温且清,荔阴如见挥巨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