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淞园坐雨伯夔重伯寿臣及儿子方恪同游

半淞园坐雨伯夔重伯寿臣及儿子方恪同游

百日重寻丑石存,芙蓉照水柳当门。

蝶招裙屐迷荒径,蜗篆亭台认断痕。

乱叶鸣空群籁合,晚江撼坐一襟尊。

秋堂对茗围寒雨,遗世魂依犊鼻裈。

()

陈三立

陈三立(1853年10月23日-1937年9月14日),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修水)人,近代同光体诗派重要代表人物。陈三立出身名门世家,为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长子,国学大师、历史学家陈寅恪、著名画家陈衡恪之父。与谭延闿、谭嗣同并称“湖湘三公子”;与谭嗣同、徐仁铸、陶菊存并称“维新四公子”,有“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之誉。1937年发生“卢沟桥事变”后北平、天津相继沦陷,日军欲招致陈三立陈三立为表明立场绝食五日,不幸忧愤而死,享年85岁。陈三立生前曾刊行《散原精舍诗》及其《续集》、《别集》,死后有《散原精舍文集》十七卷出版。

猜你喜欢

音信连年恨不闻,书来细读却消魂。

人稀野店山魈语,路僻蛮村荔子繁。

毒草自摇春寂寂,瘴云不动昼昏昏。

此生相见应无日,且置清愁近一樽。

()

万愁聚眼底,城下登江船。

江穷渺渺如,身堕栖栖然。

初来情颇浓,既去情尤牵。

纵目入虚空,顺济皆由天。

回思发程艰,时刻多迍邅。

本无镇浮能,意者造物怜。

造物相始终,百岁亦可延。

风花鼓雪霰,飞舞帆幅前。

未行风还严,既离浪更颠。

薄命亦何辜,动自罗惊弦。

逢人不须说,徒招讥孤骞。

醉歌赤壁游,遐眺追坡仙。

()

百川倒蹙水欲立,不久却回如鼻吸。

老鱼无守随上下,阁向沧洲空怨泣。

推鳞伐肉走千艘,骨节专车无大及。

几年养此膏血躯,一旦翻为渔者给。

无情之水谁可凭,将作寻常自轻入。

何时更看弄潮儿,头戴火盆来就湿。

()

人间底处异蘧庐,莫莫堂中岂定居。我尚滞留君去速,荒园三亩梦归欤。

()

伤高怀远几时穷?无物似情浓。离愁正引千丝乱,更东陌、飞絮蒙蒙。嘶骑渐遥,征尘不断,何处认郎踪!

双鸳池沼水溶溶,南北小桡通。梯横画阁黄昏后,又还是、斜月帘栊。沉恨细思,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

()

訚山自天降为田,洛水自瀑舒为渊。山川险尽鞍马稳,昔居

()

八十六年尽,灶中丹未成。贰车归去勇,辟谷老来清。

寂寂水天境,悠悠春露情。扬名尤有子,身后许谁争。

()

南枝与北枝,俱发上春时。无劳问寒暖,故是一相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