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南北烟波阔,风里丝簧声韵咽。舞余裙带绿双垂,酒入香腮红一抹。
杯深不觉琉璃滑,贪看六幺花十八。明朝车马各西东,惆怅画桥风与月。
玉楼春·西湖南北烟波阔。宋代。欧阳修。 西湖南北烟波阔,风里丝簧声韵咽。舞余裙带绿双垂,酒入香腮红一抹。杯深不觉琉璃滑,贪看六幺花十八。明朝车马各西东,惆怅画桥风与月。
西湖阔,烟波浩渺波连波,东西南北望,不见岸堤坡。丝竹篁管声悲咽,随风荡湖面。绿裙罗带伴娇飞,舞罢双双垂。尊前美酒入红唇,染就香腮红云。
贪看歌舞人入迷,酒盈金杯,不知滑欲坠,欢乐极时宜生悲,想起日后各南北。面对美景与歌舞,不禁惆怅盈腹肺。
西湖:指颍州城西北的西湖。
丝:琴瑟之类;簧:笙筝之类;丝簧:泛指乐器。
琉璃:本指绿色或金黄色的釉料,此指绿色的酒。琉璃滑:喻美酒甘甜爽口。
六幺:又名绿腰,唐宋时期的歌舞曲名。
此首可能作于皇祐二年(1050)七月,当时词人被安排为应天府南京留守司事,辞别颍州。
本篇起二句以简炼的笔触,概括地写出了西湖的广阔与繁华。“烟波阔”,一笔渲染过去,背景很有气派。“风里丝簧声韵咽”,则是浑括不流于纤弱的句子,使人想象到那广阔的烟波中,回荡着丝簧之声,当日西湖风光和一派繁华景象,便如目前。
三、四句承次句点到的丝簧之声,具体写歌舞。“舞余裙带绿双垂,酒入香腮红一抹”,写的不是丝簧高奏,而是舞后。但从终于静下来的“裙带绿双垂”之状,可以想象此前“舞腰红乱旋”的翩翩之态;从“香腮红一抹”的娇艳,可以想象酒红比那粉黛胭脂之红更为好看,同时歌舞女子面容之白和几乎不胜酒力,也得到了传神的表现。
换头由上片点出的“酒”过渡而下,但描写的角度转移到了正观赏歌舞的人们的一边。六幺是一种琵琶舞曲,花十八属于六幺中的一叠。因其包括花拍,与正拍相比,表演上有更多的花样与自由,也就格外迷人。酒杯手,连“琉璃滑”都感觉不到,为贪君歌舞而忘情之状。这样,转入明朝,就跌宕得更有力了。“明朝车马各西东,惆怅画桥风与月。”“明朝”不一定机械地指第二天,而是泛指日后或长或短的时间。随着人事的变化,今天沉醉不觉者会有一天被车马带向远方。那时,异乡,甚至无可奈何的孤独寂寞中,回首画桥风月,该是何等惆怅。
词中关于西湖烟波、风里丝簧和歌舞场面的描写,似带有欣赏的意味,而车马东西,回首画桥风月的惆怅,则表现出无可奈何之中若有所失又若有所思的一种很复杂的情绪。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故人隔天风,海水吹不立。聊将尘渴心,远赴山中汲。
晴香芝菌生,暝翠雾露湿。唯应鸡犬深,幽林听经入。
僧舍避暑分韵得入字。宋代。谢翱。 故人隔天风,海水吹不立。聊将尘渴心,远赴山中汲。晴香芝菌生,暝翠雾露湿。唯应鸡犬深,幽林听经入。
天公与此强健身,故遣雨洗南徐春。
梅柳暮年经老眼,江湖畴昔著覉臣。
要穿遥集脚底屐,不负渊明头上巾。
颇欲扶筇说幽事,漫郎端肯恕醉人。
简蔡天任。宋代。吴则礼。 天公与此强健身,故遣雨洗南徐春。梅柳暮年经老眼,江湖畴昔著覉臣。要穿遥集脚底屐,不负渊明头上巾。颇欲扶筇说幽事,漫郎端肯恕醉人。
思当绝处口频呼,天重此缘以少迂。话别只倩吟作使,销愁难仗酒为徒。
深情坐对星横斗,韵事依稀雉转卢。愿学山川容雁过,怀人字字可能无。
仝许今喜冯载赓杜元洲郑圣符诸人酌郡寓别后有赋 其二。明代。陈是集。 思当绝处口频呼,天重此缘以少迂。话别只倩吟作使,销愁难仗酒为徒。深情坐对星横斗,韵事依稀雉转卢。愿学山川容雁过,怀人字字可能无。
冠冕惭吾分,劳生亦此官。皇图多远略,世路乏清欢。
毒雾迷闽岭,惊雷下建滩。经过虽已惯,犹遣壮心寒。
宿蒜岭驿书怀二首 其二。明代。郑岳。 冠冕惭吾分,劳生亦此官。皇图多远略,世路乏清欢。毒雾迷闽岭,惊雷下建滩。经过虽已惯,犹遣壮心寒。
龙輴金铺丽,蜚廉贝阙县。燕藏朱户网,花隔绮疏烟。
刻漏虚银箭,宫槐积翠钱。瑶台夜夜月,不复妒婵娟。
公事后禁门三首 其一。明代。蔡羽。 龙輴金铺丽,蜚廉贝阙县。燕藏朱户网,花隔绮疏烟。刻漏虚银箭,宫槐积翠钱。瑶台夜夜月,不复妒婵娟。
青阳转芳序,淑景丽清嘉。晨风扇微和,百鸟鸣周遮。
繁阴泫清露,朱英耀朝华。端居愧物化,起撷崇兰葩。
贞芬媚幽独,常恐委泥沙。青青陌上草,日夕遍天涯。
春兴二首 其一。明代。文徵明。 青阳转芳序,淑景丽清嘉。晨风扇微和,百鸟鸣周遮。繁阴泫清露,朱英耀朝华。端居愧物化,起撷崇兰葩。贞芬媚幽独,常恐委泥沙。青青陌上草,日夕遍天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