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陈鸿文先生蓑笠图 其二

题陈鸿文先生蓑笠图 其二

麻鞋遍踏北山村,桃涧东头古墓门。络纬乱啼荆棘满,不知何处葬诗魂。

()

翁同和

(1830—1904)清江苏常熟人,字叔平,晚号瓶庵居士,又号松禅。翁心存子。咸丰六年一甲一名进士,授修撰。同光两朝皆为帝师。历内阁学士、左都御史、刑、工部尚书,官至军机大臣,总理各国事务大臣、协办大学士、户部尚书。参机务。中日战争时,与李鸿藻主战。和议起,力争改约稿。戊戌间以赞助新政罢官革职,交地方官严加管束。卒于家。宣统元年复原官。工书法,著有《瓶庐诗文稿》、《翁文恭公日记》

猜你喜欢

十日閒愁昼掩关,起寻一笑共清欢。罢休诗社工夫淡,洗净书生气味酸。

尽遣馀钱付桑落,莫随短梦到槐安。绣靴画鼓留花住,剩舞春风小契丹。

()

源高云表许谁穷,飞出岩前百丈雄。岂是山神作灵怪,解将烟雨变晴空。

()

策杖寻幽壑,缘萝过断厓。蜗文新羽麈,鹤迹破芒鞋。

护璧云容懒,流花涧韵埋。蓬庵谈老衲,因赋水松牌。

()

暝色沉孤屿,秋声入远林。

飞鸿频顾影,独客易伤心。

相识无知己,交游少信音。

未能酬壮志,沽酒且长吟。

()

醉翻余沥浣征衣,喜向风尘暂息机。多少春明退朝客,十年曾有几人归。

()

乡近岁已阑,犹为候风客。落霙盖篷深,三日不知息。

浦树分城烟,水明远沙色。满筐红竹枝,渡人隔村夕。

久滞妻孥望,孤还友朋惜。音形两暌离,情生自难抑。

()

清血流天地,花躯老甲兵。野塘岩下士,一日遂知名。

()

轮浅虚笼树,兮斜乍避鸾。一痕光浅艳,万井气森寒。

耻作妆奁喻,聊为烟水看。江湖多钓侣,时与校鱼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