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诗三十首·其一

论诗三十首·其一

汉谣魏什久纷纭,正体无人与细论。

谁是诗中疏凿手?暂教泾渭各清浑。

()

  这是元好问《论诗三十首》的第一首,表明了他写这组论诗诗的动机、目的和标准。元好问以《诗经》的风雅传统为“正体”,认为汉乐府和建安文学是这一传统的继续,他针对宋金诗坛上的一些弊病和“伪体”盛行、汉魏诗歌传统的淆乱,以“诗中疏凿手”为己任,要在纵览诗歌创作的历史中正本清源,区别正伪,使之泾渭分明,从而廓清诗歌发展的正确方向。

元好问

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系出北魏鲜卑族拓跋氏,元好问过继叔父元格;七岁能诗,十四岁从学郝天挺,六载而业成;兴定五年(1221)进士,不就选;正大元年(1224 ),中博学宏词科,授儒林郎,充国史院编修,历镇平、南阳、内乡县令。八年(1231)秋,受诏入都,除尚书省掾、左司都事,转员外郎;金亡不仕,元宪宗七年卒于获鹿寓舍;工诗文,在金元之际颇负重望;诗词风格沉郁,并多伤时感事之作。其《论诗》绝句三十首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颇有地位;作有《遗山集》又名《遗山先生文集》,编有《中州集》。

猜你喜欢

莫云别未三秋,见月几番圆缺。自思量有限柔肠,惹闷怀千叠。

灯花夜夜灰心,喜鹊朝朝饶舌。惟有杜鹃知我意,向枝头啼血。

()

汪汪千顷陂,不为人浊清。道周言行表,荡然无得名。

谁言牛医儿,乃是人中英。当时无间言,后世流德声。

思之不可见,使我鄙吝萌。淳风久已漓,此意岂复明。

时无君子者,虽贤宁见称。

()

危亭压层城,是中有佳政。

面面看江山,水云自相媚。

使君暇日登,火老金正穉。

杯盘莹无尘,笑语清有味。

快风千里来,暑气三舍避。

赋诗红莲幕,煎茶白衣吏。

诙谐想割肉,摇扇笑疼臂。

乐事古云少,能并今有四。

兹游岘山民,千古知姓字。

吾辈亦何为,虽驽犹附骥。

()

韩起执晋政,下临东诸侯。所觊一玉环,再请再不售。

辞者既引义,听者但包羞。岩岩魏太子,旦夕宰神州。

所获一玉玦,卑辞谢钟繇。丞相时晨起,中郎或晏休。

充庭尽璆琳,但颔不问酬。似移勃律河,拱置车门头。

()

春昼永。接叶鸣禽相应。风定落红香一径。疏疏窗竹影。
寂寞年时酒病。远笛悠悠吹醒。间上层楼天又暝。云山青不尽。

()

不把琱刀卖,曾随夜斫营。

老年犹善饭,壮日想能兵。

上马身仍健,看鸿眼更明。

战多人不信,枉指箭瘢呈。

()

孤戍玄云想壮图,酒酣日落歌呜呜。大材敢道马新息,短剑还闻陆大夫。

奎壁淋漓看独夜,江天冥漠失双凫。几回欲酹溪头月,又恐前身是腐儒。

()

天锡禹圭尧瑞,君王受厘,未央宫殿。三五庆元宵,扫春寒、花外蕙凤轻扇。龙阙前瞻,凤楼背耸,中有鳌峰见。渐紫宙、星河晚。放桂华浮动,金莲开遍。御帘卷。须臾万乐喧天,群仙扶辇。

云间,都人望天表,正仙葩竞插,异香飘散。春宵苦长短。指花阴,愁听漏传银箭。京国繁华,太平盛事,野老何因见。但时效华封祝,愿岁岁闻道,金舆游宴。暗魂断。天涯望极长安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