炉中无火已多时,早起惟将一衲披。莫怪山僧常冷淡,夜深无处拾松枝。
翠微山居八首 其七。宋代。赵彦端。 炉中无火已多时,早起惟将一衲披。莫怪山僧常冷淡,夜深无处拾松枝。
赵彦端(1121~1175)字德庄,号介庵,汴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高宗绍兴末前后在世。工为词,尝赋西湖谒金门词,有“波底夕阳红湿”之句。高宗喜曰:“我家裹人也会作此”!……"乾道、淳熙间,(公元一一七四年前后)以直宝文阁知建宁府。终左司郎官。彦端词以婉约纤秾胜,有介庵词四卷,及介庵集十卷,外集三卷,均《宋史艺文志》并行于世。
此夕真堪惜,相催又一年。烧灯聊共坐,酌酒向谁先。
爆竹声传急,梅花影对偏。诘朝拜正旦,举手赞尧天。
丁亥除夕。明代。陈洪谟。 此夕真堪惜,相催又一年。烧灯聊共坐,酌酒向谁先。爆竹声传急,梅花影对偏。诘朝拜正旦,举手赞尧天。
独坐看新月,长吟忆故人。婵娟同此夜,离别又经春。
白发催人老,青山入梦频。无由一相见,顾影倍伤神。
忆上海令黄子律。元代。邓雅。 独坐看新月,长吟忆故人。婵娟同此夜,离别又经春。白发催人老,青山入梦频。无由一相见,顾影倍伤神。
谓东坡、未老赋归来,天未遣公归。向西湖两处、秋波一种,飞霭澄辉。又拥竹西歌吹,僧老木兰非。一笑千秋事,浮世危机。
应倚平山栏槛,是醉翁饮处。江雨霏霏。送孤鸿相接,今古眼中稀。念平生、相从江海,任飘蓬、不遣此心违。登临事,更何须惜,吹帽淋衣。
八声甘州(扬州次韵和东坡钱塘作)。宋代。晁补之。 谓东坡、未老赋归来,天未遣公归。向西湖两处、秋波一种,飞霭澄辉。又拥竹西歌吹,僧老木兰非。一笑千秋事,浮世危机。应倚平山栏槛,是醉翁饮处。江雨霏霏。送孤鸿相接,今古眼中稀。念平生、相从江海,任飘蓬、不遣此心违。登临事,更何须惜,吹帽淋衣。
信城多士固多才,乡老凋零安在哉。自哭湖团王处士,每逢人逝有馀哀。
徐子颜挽章 其一。宋代。韩淲。 信城多士固多才,乡老凋零安在哉。自哭湖团王处士,每逢人逝有馀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