俚咏寄义门郑十山长叔侄追述严陵别意

俚咏寄义门郑十山长叔侄追述严陵别意

结发与子交,二十又五春。手足虽殊体,肝胆寔同身。

朝帷接觞翰,夜幌抱衾裯。殷勤忠款意,寂寞采真游。

亲昵物所忌,一旦忽东西。刚肠固无泪,不觉万行啼。

子时惜我出,饯至□溪濆。离家二百里,不忍两相分。

情深忘道远,犹谓咫尺间。行将过严濑,勒辔子当还。

子方执手泣,胡可便暌离。中情一如河,东流无止而。

流水到海止,唯潮两度来。将心比潮水,一日几十回。

欲别不成别,背颜强登舟。子骑白马去,十步九回头。

出倚帆柱望,望望苦逾浓。马首出复没,渐入乌龙峰。

峰高在天半,未晚涵日车。岩阿人已隐,恨不铲嵯峨。

身虽逐棹发,魂则随子征。暝泊芦花渚,寤言呼子名。

迤逦向前驰,徘徊宣歙间。李白题诗处,蹋藓升孱颜。

升高欲为乐,念子翻成愁。想子已抵家,伯仲聚绸缪。

自此积繁思,思繁如棼丝。柰何三月久,不得子音徽。

客鸿未返塞,夜鹊尚飞南。俚辞写中悁,一歌百虑覃。

()

宋濂

宋濂(1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别号玄真子、玄真道士、玄真遁叟。汉族,浦江(今浙江浦江县)人,元末明初文学家,曾被明太祖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之首”,学者称太史公。宋濂与高启、刘基并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他因长孙宋慎牵连胡惟庸党案而被流放茂州,途中病死于夔州。他的代表作品有《送东阳马生序》、《朱元璋奉天讨元北伐檄文》等。

猜你喜欢

宛转眉山效蜀峨,花前执板为清歌。歌声暗与春风合,催折芳心不厌多。

()

山中高卧六十霜,青云为佩霞为裳。南溟六月赤虹起,群仙跨之来翱翔。

()

虽设柴门昼亦关,衡茅低架两三间。平分窗外千竿行,高卧林南一枕山。

酿酒每逢秋色暮,钞书常爱纸痕斑。蓬蒿原是吾家物,仲蔚年来久不删。

()

野雾苍茫里,寒砧远近间。溪明秋见石,云密树连山。

木叶经霜落,渔歌倚棹还。何时倦行役,小筑自闲闲。

()

山色依篷窗,落帆对脩岭。蜿蜒九龙山,岚霏卧幽静。

楼观栖远椒,松竹掩人境。石路林间暝,霞姿天外永。

缚屐勇难贾,登高迹谁省。清泉初出山,雪瓯堪瀹茗。

坐久夜波生,疏钟白云冷。

()

晁郎高居卧冰雪,得此悬空两秋月。已将屋角倒魑魅,更与人间洗炎热。

一月团团如扇面,一月菱花光掣电。怜君囊中一物无,意欲分君托方便。

菱花入袖世莫识,空堂夜留疏雨滴。天生宝气有期会,复恐藏去终无益。

君行万里寻剑术,山精唤君君莫出。寒泉百尺傍枮树,狡兔九月投霜鹘。

未须潘谓苦哦诗,或自苏公识神物。下有禅和不笑人,须君一照蛟龙窟。

()

一丝风力还多少,直与东京系末流。野性岂堪银艾印,故人空自翠云裘。

千年鹤梦丛祠晓,十里江声古濑秋。墓下不知高士去,已传清绪过南州。

()

猿臂生何晚,雕虫死较迟。

晚生妨底事,迟死独堪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