笋舆向江行,十步四三曲。日落天渐昏,栖止怜不夙。
有如丧家狗,望望共奔逐。遥见洲渚边,凋杨失新绿。
一室小如舟,偶值酒新熟。主翁面如鬼,行步苦彳亍。
延坐白木床,发问极羞缩。百钱买一斗,聊诳先生腹。
执觞未及饮,所睹甚怪促。昂昂舶上下,头缠布一幅。
两胫赤如染,俟食类饥鹄。忽然来共席,迫我汗如沐。
弃酒出倚闾,远吸江上渌。青山向我笑,不语意良足。
居常务标致,今此毋乃俗。少时凶悍徒,几欲塞破屋。
喧嚣呈百伎,丑恶难具录。生平见未曾,五藏为反覆。
瞠目久不语,情思殊隘蹙。晚入一窝卧,槁秸纷不束。
瓦穿星似筛,壁坏风如镞。水车贴四畔,转足碍轮轴。
解装暂一息,何异树下宿。萧晨出门去,轩豁骋遐瞩。
远岭收片云,前汀落双鹜。即景政自佳,抚怀欲成哭。
天地虽无私,人事有倚伏。台观变坑阱,衽席为韔箙。
休嗟行路难,羊肠乃平陆。
行路难。明代。宋濂。 笋舆向江行,十步四三曲。日落天渐昏,栖止怜不夙。有如丧家狗,望望共奔逐。遥见洲渚边,凋杨失新绿。一室小如舟,偶值酒新熟。主翁面如鬼,行步苦彳亍。延坐白木床,发问极羞缩。百钱买一斗,聊诳先生腹。执觞未及饮,所睹甚怪促。昂昂舶上下,头缠布一幅。两胫赤如染,俟食类饥鹄。忽然来共席,迫我汗如沐。弃酒出倚闾,远吸江上渌。青山向我笑,不语意良足。居常务标致,今此毋乃俗。少时凶悍徒,几欲塞破屋。喧嚣呈百伎,丑恶难具录。生平见未曾,五藏为反覆。瞠目久不语,情思殊隘蹙。晚入一窝卧,槁秸纷不束。瓦穿星似筛,壁坏风如镞。水车贴四畔,转足碍轮轴。解装暂一息,何异树下宿。萧晨出门去,轩豁骋遐瞩。远岭收片云,前汀落双鹜。即景政自佳,抚怀欲成哭。天地虽无私,人事有倚伏。台观变坑阱,衽席为韔箙。休嗟行路难,羊肠乃平陆。
宋濂(1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别号玄真子、玄真道士、玄真遁叟。汉族,浦江(今浙江浦江县)人,元末明初文学家,曾被明太祖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之首”,学者称太史公。宋濂与高启、刘基并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他因长孙宋慎牵连胡惟庸党案而被流放茂州,途中病死于夔州。他的代表作品有《送东阳马生序》、《朱元璋奉天讨元北伐檄文》等。
客里光阴,那更是、厌厌春雨有如许。沾帷湿幔,洒窗飘户。
十日晓寒添故絮。一天暮色凄平楚。待新晴,何处倚吟肩,东楼柱。
芳草际,烟横渚。脩竹外,花连坞。便重整、酒壶茶具。
诗豪琴谱。狂似次公从更醉,豪如谢掾休誇舞。有情怀,只好共渔樵,为宾主。
秋水晴霞 写意。元代。王行。 客里光阴,那更是、厌厌春雨有如许。沾帷湿幔,洒窗飘户。十日晓寒添故絮。一天暮色凄平楚。待新晴,何处倚吟肩,东楼柱。芳草际,烟横渚。脩竹外,花连坞。便重整、酒壶茶具。诗豪琴谱。狂似次公从更醉,豪如谢掾休誇舞。有情怀,只好共渔樵,为宾主。
富贵优游五十年,始终明哲保身全。一时闻望朝廷重,馀事文章海外传。
旧馆池台闲水石,悲笳风日惨山川。解官制服门生礼,惭负君恩隔九泉。
晏元献公挽辞三首 其三。宋代。欧阳修。 富贵优游五十年,始终明哲保身全。一时闻望朝廷重,馀事文章海外传。旧馆池台闲水石,悲笳风日惨山川。解官制服门生礼,惭负君恩隔九泉。
解缆初离小市门,放篙冲破一溪云。
露萤合散自成阵,水鸟飞鸣如觅群。
枫落河疏秋渐老,河倾斗转夜将分。
书生老负功名志,醉里长歌强一欣。
秋夕虹桥舟中偶赋。宋代。陆游。 解缆初离小市门,放篙冲破一溪云。露萤合散自成阵,水鸟飞鸣如觅群。枫落河疏秋渐老,河倾斗转夜将分。书生老负功名志,醉里长歌强一欣。
一年一度见双梅,能见双梅几度开。
人寿百年今六十,休论闲事且啣杯。
东轩黄红二梅正开坐上书呈友人。宋代。邵雍。 一年一度见双梅,能见双梅几度开。人寿百年今六十,休论闲事且啣杯。
素秋渐老,正叶落吴江,雁横南楚。暮霞散缕。听寒蝉断续,乱鸦鼓舞。客舍凄清,那更西风送雨。又东去。过野杏小桥,都在元处。
心事天未许。似误出桃源,再寻仙路。去年燕俎。记芳腮妒李,细腰束素。事没双全,自古瓜甜蒂苦。欲停伫。奈江头、早催行鼓。
扫花游。宋代。杨泽民。 素秋渐老,正叶落吴江,雁横南楚。暮霞散缕。听寒蝉断续,乱鸦鼓舞。客舍凄清,那更西风送雨。又东去。过野杏小桥,都在元处。心事天未许。似误出桃源,再寻仙路。去年燕俎。记芳腮妒李,细腰束素。事没双全,自古瓜甜蒂苦。欲停伫。奈江头、早催行鼓。
仙羽如雪暂徘徊,欲将此身借翼载。?
不学令威控鹤去,理塘相见即归来。
情诗其十八。清代。仓央嘉措。 仙羽如雪暂徘徊,欲将此身借翼载。?不学令威控鹤去,理塘相见即归来。
我家苕源山深处,万竹森森饱风雨。
一从脚踏黄沙堆,不见此君四寒暑。
夜来有梦到家山,苍筠翠干犹依然。
觉来欲赋不得赋,谁能为我传其天。
东邻萧然岁寒客,寓意于物无留迹。
当年亲识洋州孙,写得寒梢数千尺。
怜我卧疴少佳悰,卷送四壁泠然风。
笔端妙处夺天巧,与我胸中生意俱无穷。
高阳台下见此两奇特,子新之梅舜元竹。
后先俱为洞山来,夜夜白虹贯茅屋。
谢舜元以墨竹为赠。宋代。家铉翁。 我家苕源山深处,万竹森森饱风雨。一从脚踏黄沙堆,不见此君四寒暑。夜来有梦到家山,苍筠翠干犹依然。觉来欲赋不得赋,谁能为我传其天。东邻萧然岁寒客,寓意于物无留迹。当年亲识洋州孙,写得寒梢数千尺。怜我卧疴少佳悰,卷送四壁泠然风。笔端妙处夺天巧,与我胸中生意俱无穷。高阳台下见此两奇特,子新之梅舜元竹。后先俱为洞山来,夜夜白虹贯茅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