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陈石人归闽

送陈石人归闽

归路潮阳直,逢僧海寺初。高名空可恋,寒树独教疏。

涷月光先动,狂帆意自如。纵然无雁到,亦记寄双鱼。

()

释今无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昨日花前酒太过,今朝怕见近流霞。

不应辜负花枝去,且嗅清香倍饮茶。

()

访古归来山月孤,紫芝峰影落平湖。千秋统绪存方策,万国提封入版图。

辽海鹤归空露柱,沧州月落满霜芜。何时突兀千间厦,风雨如山大庇儒。

()

弟兄孙子总英明,玉雪成围眩昼晴。

寄语茅山何道士,不须苦共鹤寻盟。

()

筇杖陪随去,漂然不系舟。

云低山影暝,风定竹林幽。

病减柳臂感,老无蒿目忧。

吟诗如蚀月,玉斧傥能修。

()

菜肚老子禅已饱,爱人从臾作诗僧。

客来无处著欢喜,一语不曾谈葛藤。

()

子规啼不歇,君向越山听。

既已疎吟伴,谁当共酒瓶。

松花全是粉,柳絮半为萍。

自笑无生计,閒笺相鹤经。

()

艓子小于叶,早秋江上行。风波千古转,天地几时平。

病骨怜沧海,凡才耻圣明。不眠闻短吹,故国亦飘零。

()

欲击伯仁肘,难悬季子腰。

自刊聊自用,渠刻任渠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