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中过石遗招同尧生昀谷登陶然亭

雪中过石遗招同尧生昀谷登陶然亭

卅年不见江亭雪,老顾犯寒迹前辙。城南冷人得两三,联句僧窗慰孤孑。

西山入云怪相避,乾苇戴花愁压折。微阳欲吐阴旋凝,薄饮频消气不热。

岿然劫后竟我待,惭愧鬓华照飘瞥。此人此景能几逢?影事陈陈更休说。

忧时阅道吟立就,乞外诚斋行复别。却因难弟忆兀方,白战故山久弦绝。

()

陈宝琛

陈宝琛(1848—1935年),字伯潜,号弢庵、陶庵、听水老人。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市)螺洲人。刑部尚书陈若霖曾孙,晚清大臣,学者,官至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为毓庆宫宣统皇帝授读。中法战争后因参与褒举唐炯、徐延投统办军务失当事,遭部议连降九级,从此投闲家居达二十五年之久。赋闲期间,热心家乡教育事业。宣统元年(1909年),复调京充礼学馆总裁,辛亥革命后仍为溥仪之师,1935年卒于京寓,得逊清“文忠”谥号及“太师”觐赠 。

猜你喜欢

上书不得达,生男亦胡为。四十乃一来,对人良可嗤。

戏綵学老子,挽须愧小儿。西山日已薄,乡国归何时。

叹息谓季弟,尔独无分离。承欢廿八载,乐亦安能知。

()

叹笑筵歌席轻抛亸。背孤城、几舍烟村停画舸。更深钓叟归来,数点残灯火。被连绵宿酒醺醺,愁无那。寂寞拥、重衾卧。
又闻得、行客扁舟过。篷窗近,兰棹急,好梦还惊破。念平生、单栖踪迹,多感情怀,到此厌厌,向晓披衣坐。

()

庐山百里蟠穹苍,绝顶阴云常下覆。晴日天风忽扫除,翠壁千层开锦绣。

我来庐山初得君,爱君面有庐山秀。长篇险韵使我惊,忽获风流云散后。

气味清新满牙颊,如入洞庭尝橘柚。梅子如钱柳絮飞,杜鹃哀号山雨昼。

念君明当京邑行,马蹄蹴踏春泥绉。黄陂新息道路迥,野饭藜羹须强嗅。

天街到日夏渐热,车毂相摩汗如溜。丈夫功名非苟取,劝子未用轻蓝绶。

山中五月早归来,涧底清泠当共漱。

()

雾幄绕霓旌,氤氲满太清。龙成云盖引,虎奉岳图迎。

七圣犹同御,三天各异程。试求香案吏,谁是岁星精。

()

天竺如巴峡,画图无此奇。

挂藤伸黑臂,剥果馁黄儿。

孤影池中夜,三声月一时。

倚阑僧不去,应是苦于诗。

()

华阳真人坐菊斋,一觞还对菊花开。丹霞满面双瞳碧,笑阅人间几去来。

()

一时分付雪儿歌。

()

县酌群山置,亭因古堞安。幸无多检校,于以小盘桓。

潦倒渊明酿,凄凉子贱弹。杖藜听夜鹤,世虑苦无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