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风歌

扶风歌

朝发广莫门,暮宿丹水山。

左手弯繁弱,右手挥龙渊。

顾瞻望宫阙,俯仰御飞轩。

据鞍长叹息,泪下如流泉。

系马长松下,发鞍高岳头。

烈烈悲风起,泠泠涧水流。

挥手长相谢,哽咽不能言。

浮云为我结,归鸟为我旋。

去家日已远,安知存与亡?

慷慨穷林中,抱膝独摧藏。

麋鹿游我前,猿猴戏我侧。

资粮既乏尽,薇蕨安可食?

揽辔命徒侣,吟啸绝岩中。

君子道微矣,夫子固有穷。

惟昔李骞期,寄在匈奴庭。

忠信反获罪,汉武不见明。

我欲竟此曲,此曲悲且长。

弃置勿重陈,重陈令心伤!

()

译文

清晨由广莫门出发,晚间投宿在丹水山。

左手拉着繁弱大弓,右手挥动龙渊宝剑。

回过头望一望宫阙,俯身驾车飞奔向前。

按着马鞍长长叹息,伤心的泪儿像流泉。

拴着马儿在长松下,卸下马鞍在高山颠。

凛烈的悲风不住吹,泠泠的涧水流不断。

挥一挥手儿长相辞,悲泣哽咽不能再言。

浮云飘来为我集结,归鸟飞来为我盘旋。

离家的日子已长远,怎知生存还是死还。

在荒林中慷慨悲歌,抱着双膝独自感伤。

麋鹿在我面前游转,猿猴蹦跳戏弄一旁。

钱财粮食已经用光,薇蕨已老岂能当粮。

拉马缰命随从前行,在悬崖险径中吟唱。

君子之道已经衰微,孔子也有穷困时光。

昔日李陵错过约期,流落匈奴做了大将。

忠信之人反而获罪,汉武皇帝不能原谅。

我欲奏完这首歌曲,此曲悲伤而且太长。

放置一旁不再陈述,若再陈述令人心伤。

注释

扶风:郡名,郡治在今陕西泾阳县。

广莫门:晋洛阳城北门。汉时洛阳城北有二门,一曰毂门,一日曰门。晋时改毂门为广莫门。

丹水山:即丹朱岭,在今山西高平县北,丹水发源于此。丹水由此向东南流入晋城县界,又南入河南省、经沁阳县入沁水,是为大丹河。

繁弱:古良弓名。

龙渊:古宝剑名。

顾瞻:回头望。宫阙:指城郭。阙,宫门前的望楼。

御:驾御。飞轩:飞奔的车子。

据鞍:按着马鞍。

发鞍:卸下马鞍。

烈烈:风的威力。

泠泠(líng):流水声。

谢:辞别。

哽咽:过分悲泣至于声气结塞。

结:集结。

归鸟:一作“飞鸟”。旋:盘旋。

去家:离开家。

慷慨:即慷慨悲歌。

摧藏:凄怆,伤心感叹的样子。

资:钱。

薇蕨:一种野菜,嫩时可食。

揽辔(pèi):拉住马缰。徒侣(lǚ):指随从。

吟啸:即吟诵。绝岩:绝壁。

微:衰微。

夫子:指孔子。故:一本作“固”。

李:指李陵。骞(qiān):通“愆”字。愆期:错过约定期。指汉李陵在武帝天汉二年(前99),率步卒五千人出征匈奴,匈奴八万士兵围击李陵。李陵战败,并投降匈奴。汉武帝因此杀了李陵全家。

寄:暂住。

不见明:不被谅解。

竟:奏完。

重陈:再次陈述。

扶风歌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晋怀帝永嘉元年(307),当时作者受任并州刺史,九月末自京城洛阳前往并州治所晋阳(今山西太原西南),据《晋书》记载,刘琨自叙九月底出发,道险山峻,胡寇塞路;一路招募流亡,以少击众,冒险而进,转斗至晋阳,这首诗描述的就是当时途中所见所感和对时局的忧危忠愤的心情。

  这首诗作者采用乐府旧题写作,充分反映途中的艰辛情状和胸间的忠愤,慷慨悲凉。《文选》李善注,这首诗以四句为一解,合九解成一篇。

  首解四句写登程。下笔就写“朝发”、“暮宿”,是记实,也见出受命北去时行程的迅急:早晨刚出都城北门——广莫门,日暮已到了大河之北、丹水的发源地——丹水山,进入并州境内。这里,诗人用夸张笔法渲染出行色的匆忙,也透露了他急于赴国难的心情。接着写出自己两手所持的是像古代繁弱、龙渊那样的名弓宝剑;而“弯”(开弓)、“挥”两个富动态性的词,既说明他是行进在“胡寇塞路”的险境之中,随时都需要用武,也足以显现出作者一往无前的英武气概。

  次解写恋阙心情。作者年轻时(作诗时也只三十六岁)正处西晋初期的安定阶段,在繁华的洛阳城里,他也曾有过诗酒从容、文友会聚的一段优游生活。洛阳城里巍峨的宫阙,是过去国家安定隆盛的标志,也是他前阶段优游生活的见证。自经变乱,现在已到了“国已不国”的地步。往事成尘,归来无日。这使他心情上不能不有所留恋,在行动上也就表现为“顾瞻”长“望”。望中最瞩目的是宫阙,是“俯仰御飞轩”。这句意思应是说,宫中廊宇高低,远望宛如急行中车辆的起伏。作者心目中,这时已经把静态中的宫中廊宇和身边行进中车辆的动态混而为一了。抚今思昔,不自禁“据鞍长叹息,泪下如流泉”。

  三解写途中小憩。京都已落在遥远的后方,现在系马、解鞍的所在是荒寂的高山头、长松下,入耳的只有秋末的烈烈悲风和泠泠涧流的声响。这四句用了音韵谐协的偶句,着力烘染出一幅秋山穷旅图。

  四解写小憩中的心情。与熟悉的京都和那里的人挥手长辞了,黯然无言,惟余哽咽。甚至空中的浮云也凝定不流,飞鸟也回旋不去。耳目所接,竟如天地万物都在助人兴悲。后两句写境,却更增强情的抒发。

  五解继写一时心中所想。这时心头萦绕不去的是离家日远,前路茫茫,境地险恶,存亡未卜。在这穷荒山林中,慷慨激昂,也是徒然,只有抱膝独坐,思绪紊乱,五内如焚。这是作者胸怀、心情的真实表白。

  六解写当前困境。身处穷林,惟与麋鹿、猿猴为伍。资粮乏绝,无以充饥。看看麋鹿、猿猴还有野草、山果果腹,可以游戏自得,实在令人自叹不如。经此映衬,愈见出人的困窘不堪。这解和四解一样,都叠用两个“我”字,产生了对面倾诉的亲切感。

  七解写困境中的自慰、自奋。作者深知重任在身,不容徬徨,终于重提辔缰,号召部下继续前行;同时,也在绝岩中,聊自吟咏舒啸,稍畅胸怀。他的重行振作,是由于在所承受的传统思想中找到了若干支撑力量:自己当前的处境,正是古人也曾慨叹的“世衰道微”的时世;孔子在陈绝粮,就曾对弟子子路说过“君子固穷”的话,何况是我辈。他精神上终于获得了宽解。

  八解是在自慰、自奋之余,又作转折,写出内心的隐忧:历史上曾有过李陵对匈奴以少击众,最后势穷力屈,过期不得归来,被迫降敌的事。李陵在降敌前也是尽忠竭力了,降敌后亦常怀归志,但汉武帝却不予谅解,反而杀了他的母弟妻子。现在朝廷多事,不暇外顾,自己孤悬一方,后援难继,困窘之情亦与李陵相去不远,不能不对未来抱忧兴叹。

  九解是全篇的结尾,也是乐府常见的结束形式。但在此篇,却不是单纯的套用。从上文所写,可见作者前途艰危正多,路也正长,有如他所要歌唱的曲子一样悲而且长。哀怨深沉,实在不忍、也无心重陈了。重陈,只是使自己、也使听者心伤而已。

  全诗风格悲壮,语调苍凉,感情真挚,用语简练,鲜明坚定地表达了自己的报国之志。全篇九解,一气贯注;逐解换韵,声情激越。既多侧面地表现了辞家赴难、身处穷窘、忠愤填膺的作者的完整形象,也真实地反映他所处的时乱世危、朝廷不振、凶荒满目的现实环境,有着史的价值。全诗辞旨愀怆悲壮,千载之下,感人犹深。

刘琨

刘琨(271年—318年6月22日),字越石,中山魏昌(今河北无极县)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后裔,晋朝政治家、文学家、音乐家和军事家。年轻时曾为金谷二十四友之一,后累迁至并州刺史。永嘉之乱后,刘琨据守晋阳近十年,抵御前赵。315年,刘琨任司空,都督并、冀、幽三州诸军事。不久并州失陷,投奔幽州刺史段匹磾,并与之结为兄弟,后驻军征北小城。318年,刘琨及其子侄四人被段匹磾杀害。刘琨善文学,通音律,其诗多描写边塞生活。《隋书·经籍志》有《刘琨集》9卷,又有《别集》12卷。明人张溥辑为《刘中山集》,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

猜你喜欢

春山蕨方芽,春院桐始华。

喧风荡红紫,还似幄遮。

老仙坐鹿园,净眼阅岁华。会须乘五羊,结佩凌飞霞。

()

石头城上望斜晖,览尽金陵寂寞归。

叹息青天如许大,可无一个凤凰飞。

()

君不见版筑当年胥靡徒,貌象忽与帝梦符。

卧龙抱膝吟梁哺,霸主不惮三顾庐。

又不见形模苦遭妇女笑,袖手不解世俗书。

碧山幽栖载典籍,银鱼焚弃甘林居。

出处虽云兰菊异,道则一贯无二途。

要之穷通有定分,所学岂以世俗拘。

一旦风云合际会,坐令四海如唐虞。

不用山林并容尔,胸中经济常自如。

世间余子真碌碌,得失交病言嗫嚅。

生前雅志一饱足,趋时妩媚忘远图。

夫君承平相家子,典刑自与今人殊。

青春已负老成器,白日兀坐圣贤俱。

腹笥兼收线五色,准拟补衮膺时须。

豹变要是有毛质,鹏飞九万看抟扶。

古岩风月镇长好,请著斯名鑱座隅。

()

雨脚报晴,云容呈瑞,夜雪萦盈连昼。千岩曳缟,万瓦堆琼,稍稍冷侵怀袖。鹤氅神仙,兔园宾客,高会坐移清漏。想灞陵桥畔,苦吟缓辔,耸肩寒瘦。

向此际、色映棠阴,香传梅影,寒力更欺尊酒。左符词伯,蛮笺巧思,不道起风飞柳。舞态弓弯,一声低唱,蛾笑绿分烟岫。任杯行潋滟,为公沈醉,莫教停手。

()

漫步江头见牛矢,更听隔岸起牛鸣。相亲群鹭翩跹下,失伴孤凫彳亍行。

缓急狭宽原不定,阴晴凉燠亦多更。参差乱石如龙卵,仿佛洪荒太古情。

()

内史兰亭晚卜邻,永和风月凛如新。

功名不入闲人梦,诗酒犹关老子身。

檐浅时时闻霣箨,池清一一见潜鳞。

正令未逐飞仙去,要是巢居太古民。

()

洗空诗障天河水,平荡高怀太岳云。今夜江清星月冷,两人无睡话斯文。

()

侵晓邻僧来,馈我佛前粥。其香何清严,腊供今年足。

我因思杭州,不仅有三竺。东城八九寺,寺寺皆修竹。

何年舍家去,慧业改所托。掘笋慈风园,参茶东父屋。

钟鱼四围静,扫地洁如沐。白昼为之长,倦骸为之肃。

供黄梅一枝,朝朝写《圆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