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舟去何疾,已到云林境。
起坐鱼鸟间,动摇山水影。
岩中响自答,溪里言弥静。
事事令人幽,停桡向余景。
岩中响自答,溪里言弥静。出自。唐代。崔颢。的。入若耶溪。 轻舟去何疾,已到云林境。起坐鱼鸟间,动摇山水影。岩中响自答,溪里言弥静。事事令人幽,停桡向余景。
诗人在这首诗中之所以着意渲染若耶溪水色的清澈和环境的幽静,正是为了寄托诗人喜清厌浊、好静恶闹的情怀。
一、二句,叙写作者乘着小船进入若耶溪。“轻”、“去何疾”和“已到”这几个字,传达出诗人由于舟行迅疾、将入佳境而激起的欢快、惊喜之情。三、四句,描写诗人到达云门山下,在清澈如镜的溪水上轻轻荡桨,畅游山水风光的情景。但诗人并没有正面描写溪两岸的青山、绿树、溪花、幽草,甚至也没有写云门山和云门寺;而是着意抒写自己同美妙大自然的感应与融合。“起坐鱼鸟间”一句,是写自己在船上欣喜地忽起忽坐,时而仰望碧空翔鸟,时而俯视清溪游鱼;“动摇山水影”一句,则描写自己天真地用船桨拍击溪水,看青山的倒影在水中动摇、变幻。这两句诗,表现了诗人的身心无拘无羁,与鱼鸟游翔,与山水嬉戏,完全与美妙的大自然契合无间。这两句着重写动态,从鱼鸟、山水和诗人自己的活动中表现一种“空灵”的境界,既清澈、空明,又灵动、有情趣。
五、六两句,着意渲染清溪的幽静。但诗人并未把它写成一片死寂,而是以声音反衬寂静。诗人谛听着溪岸山岩中发出的各种声音,并且饶有兴致地期待着山岩自己的回声。同时,他还感觉到在这清溪里说话,尽管暂时打破了深山溪谷的寂静;但话声一停,环境越发显得清静。环境如此幽静,使诗人深深感叹“事事令人幽”。此时,即将没入西天的夕阳,将一束淡淡的光辉洒落在这缥碧澄清的溪水上,诗人情不自禁地停下船桨,面对着夕阳,让全身沐浴在残余的阳光之中。诗到这里,戛然而止。但这一束射到溪中的夕阳光,却使这蜿蜒曲折的若耶溪,一路上都穿行在林荫蔽天的山崖之间的清静幽深境界如在眼前了。
杨花尽做难拘管。也解趁、飞红伴。骢马无情人渐远。沙平浅渡,雨湿孤村,何处长亭晚。
欲凭桃叶传春怨。算不似、斜风倩双燕。纵得书来春又换。只将心事,分付眉尖,寂寞梨花院。
青玉案。宋代。李弥逊。 杨花尽做难拘管。也解趁、飞红伴。骢马无情人渐远。沙平浅渡,雨湿孤村,何处长亭晚。欲凭桃叶传春怨。算不似、斜风倩双燕。纵得书来春又换。只将心事,分付眉尖,寂寞梨花院。
翠盖留云,珍丛拱玉,翩跹綵凤来仪。百盎东风,露华浓上苔衣。
堆廊绿意迎清晓,影琅玕、一寸涟漪。费经时,锦幄筠屏,低护芳菲。
移根岭外欢悰满,喜玉京烟月,初照幽姿。琼岛新妆,卅年共报春晖。
严霜讵抵朝阳暖,缀葱茏、不负佳期。羡如今,秀石交柯,长岁相依。
庆春泽 北海景展览为广东馆题。清代。朱庸斋。 翠盖留云,珍丛拱玉,翩跹綵凤来仪。百盎东风,露华浓上苔衣。堆廊绿意迎清晓,影琅玕、一寸涟漪。费经时,锦幄筠屏,低护芳菲。移根岭外欢悰满,喜玉京烟月,初照幽姿。琼岛新妆,卅年共报春晖。严霜讵抵朝阳暖,缀葱茏、不负佳期。羡如今,秀石交柯,长岁相依。
对坐孤镫下,深斋夜向残。垂帘炉火静,拥雪竹声寒。
胜事年今过,名场兴已阑。惟应冷僻句,寂寞共君看。
冬夜酬单廉夫。清代。李宪噩。 对坐孤镫下,深斋夜向残。垂帘炉火静,拥雪竹声寒。胜事年今过,名场兴已阑。惟应冷僻句,寂寞共君看。
场屋论才昔议魁,教庠官冷尚低徊。灵龟缩甲专藏六,老雉斜冠怯应媒。
半醉珠玑随咳唾,一方桃李待栽培。塞垣错莫风沙晚,南北相望首重回。
送王柄教授。宋代。陆佃。 场屋论才昔议魁,教庠官冷尚低徊。灵龟缩甲专藏六,老雉斜冠怯应媒。半醉珠玑随咳唾,一方桃李待栽培。塞垣错莫风沙晚,南北相望首重回。
定水涵空碧,群山凝远岚。渊鱼颇易得,菱实最馀甘。
旷野应人语,凉风快酒酣。谁云陵谷换,自此识南潭。
定水二首 其一。宋代。刘敞。 定水涵空碧,群山凝远岚。渊鱼颇易得,菱实最馀甘。旷野应人语,凉风快酒酣。谁云陵谷换,自此识南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