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欧阳修的《戏答元珍

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

残雪压枝犹有桔,冻雷惊笋欲抽芽。

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

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

()

译文

我真怀疑春风吹不到这边远的山城,已是二月,居然还见不到一朵花。

有的是未融尽的积雪压弯了树枝,枝上还挂着去年的橘子;寒冷的天气,春雷震动,似乎在催促着竹笋赶快抽芽。

夜间难以入睡,阵阵北归的雁鸣惹起我无穷的乡思;病久了又逢新春,眼前所有景色,都触动我思绪如麻。

我曾在洛阳见够了千姿百态的牡丹花,这里的野花开得虽晚,又有什么可以感伤,可以嗟讶?

注释

元珍:丁宝臣,字元珍,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市)人,时为峡州军事判官。

天涯:极边远的地方。诗人贬官夷陵(今湖北宜昌市),距京城已远,故云。

山城:亦指夷陵。

“残雪”二句:诗人在《夷陵县四喜堂记》中说,夷陵“又有橘柚茶笋四时之味”。残雪:初春雪还未完全融化。 冻雷:初春时节的雷,因仍有雪,故称。

“夜闻”二句一作“鸟声渐变知芳节,人意无聊感物华”。归雁:春季雁向北飞,故 云。隋薛道衡《人日思归》:“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感物华:感叹事物的美好。 物华 :美好的景物。

“曾是”句: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至景元年(1034),欧阳修曾任 西京(洛阳)留守推官。洛阳以花著称,作者《洛阳牡丹记 风俗记》:“洛阳之俗,大抵好花。春时,城中无贵贱皆插花,虽负担者亦然。花开时,士庶竞为游遨。”

冻雷:寒日之雷

乡思:思乡、相思之情

物华:自然景物

参考资料:

1、李梦生.宋诗三百首全解: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33-34

2、张鸣.宋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87-88

3、林冠群 周济夫.欧阳修诗词文选译:巴蜀书社,1991:16-17

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

  以浅近自然的语言写景抒情,但琢磨很细,意脉完足,有一种亲切流畅的风格。首二句是欧阳修很得意的。据《苕溪渔隐丛话》引《西清诗话》,他曾对人说:“若无下句,则上句不见佳处,并读之,便觉精神顿出。”后人也说它“起得超妙”。这两句一果一因,语气连贯;次序上先以“疑”领起,引出对于“疑”的解释,因此显得有波折而不平板;另外,它还寓含着诗人在受贬谪时期待和失望的心情。所以,虽说是有如口语的句子,其实写得很讲究。全诗的关系,也是一联紧接一联,意脉含蓄而绵细。唐人律诗多用平列的意象、断续或跳跃的衔接,欧阳修则力图将八句诗构成流动而连贯的节奏,这无疑是唐诗之后的一条新路。

  这首《戏答元珍》是欧阳修的律诗名作,此诗作于宋仁宗景佑三年(1036年)。此年欧阳修因事左迁峡州夷陵(今湖北宜昌)县令,与峡州军事判官丁宝臣(字元珍)交好。丁曾有诗赠欧阳修,欧阳修乃于此年作诗以答。此诗首联写山城荒僻冷落;颔联承前细写山城荒凉之景,写出残雪累累、寒雷殷殷中蕴孕的生机一片。后两联抒情。颈联写作者多病之身在时光变迁、万物更迭中产生的客子之悲;尾联写自己早年作客洛阳,稔熟洛阳牡丹,今日山城野花虽晚,但自己全不在意。欧阳修在这样一首普通的诗中表达了决不屈服的昂扬之志,道出了作者哲理性的人生思考。正是在这一点上,欧阳修的这首诗体现了宋诗注重理趣的革新特征。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猜你喜欢

一径斜通寺,苍松带碧溪。楼台晴日丽,云海暮山低。

亭拥苍霞暝,窗横翠霭齐。老僧谁得似,长伴白云栖。

()

川原浩荡杳回环,附郭苍然独此山。殿阁栖云长苒苒,庵岩度日自閒閒。

凋零花草三春后,彷佛阎闾十里閒。远邑拘挛闻胜览,驰心闇逐旆旌还。

()

宋玉秋来续楚词,阴铿官漫足闲诗。

亲情书札相安慰,多道萧何作判司。

杜甫天材颇绝伦,每寻诗卷似情亲。

怜渠直道当时语,不著心源傍古人。

十岁荒狂任博徒,挼莎五木掷枭卢。

野诗良辅偏怜假,长借金鞍迓酒胡。

曾经绰立侍丹墀,绽蕊宫花拂面枝。

雉尾扇开朝日出,柘黄衫对碧霄垂。

一自低心翰墨场,箭靫抛尽负书囊。

近来兼爱休粮药,柏叶纱罗杂豆黄。

莫笑风尘满病颜,此生元在有无间。

卷舒莲叶终难湿,去住云心一种闲。

无事抛棋侵虎口,几时开眼复联行。

终须杀尽缘边敌,四面通同掩大荒。

原宪甘贫每自开,子春伤足少人哀。

巷南唯有陈居士,时学文殊一问来。

每识闲人如未识,与君相识更相怜。

经旬不解来过宿,忍见空床夜夜眠。

开坼新诗展大璆,明珠炫转玉音浮。

酬君十首三更坐,减却常时半夜愁。

()

华灯看罢移香屧。正御陌、游尘绝。素裳粉袂玉为容,人月都无分别。

丹楼云澹,金门霜冷,纤手摩娑怯。

三桥宛转淩波蹑。敛翠黛、低回说。年年长向凤城游,曾望蕊珠宫阙。

茫茫咫尺,眼前千里,况是明年月。

()

五月炎歊化作霖,分明滴滴是黄金。

田禾预卜六分熟,河水新添一尺深。

和气已能周禹甸,至诚端自感汤林。

此时此泽人知否,大慰饥民望岁心。

()

已是年龄及七旬,田园稍给未全贫。

儿孙初识传儒业,世俗还称作贵人。

门外湖山浑可乐,沙头鸥鹭更相亲。

莫将尘事干吾虑,已向君王乞此身。

()

花枝缺处青楼开,艳歌一曲酒一杯。美人劝我急行乐,

自古朱颜不再来,君不见外州客,长安道,一回来,

一回老。

()

问俗经遗里,钦贤得并祠。知人孔圣叹,策士汉皇私。

径寂榛从塞,园荒鸟任窥。平生守正意,景行必于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