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江带雨,寒沙萦水,人瞰画阁愁独。烟蓑散响惊诗思,还被乱鸥飞去,秀句难续。冷眼尽归图画上,认隔岸、微茫云屋。想半属、渔市樵村,欲暮竞然竹。

须信风流未老,凭持酒、慰此凄凉心目。一鞭南陌,几篙官渡,赖有歌眉舒绿。只匆匆眺远,早觉闲愁挂乔木。应难奈,故人天际,望彻淮山,相思无雁足。

()

译文

秋日江流挟带着秋雨,寒冷的沙滩萦绕着水湾,我独自一人登上画阁俯瞰。令人感到愁痛孤独。烟雨迷漾,披蓑撒网的声响,惊动了我的诗兴,却又被飞去的乱鸥,搅得我佳句难续。冷眼尽望,汇入一幅图画之中,隔岸相望,对岸有隐约如云的房屋。我猜想它多半是渔市樵村,在黄昏暮色里竞相燃起了枯竹,升起袅袅炊烟。

自信我风流尚未衰老,就靠持杯饮酒,抚慰我触目惊心的悲凉凄苦。从南陌一声鞭响,经过了几座津渡,幸亏赖有歌女开怀,使我眉展心舒。仅向远方匆匆眺望,已觉得忧愁挂上高树。我实在难以忍受故人远隔天边的事实,望断江淮的群山,不仅看不见她,就连一只传信的大雁也杳无踪迹。

注释

瞰(kàn):俯视。

烟蓑:捕鱼人。烟雨迷茫中身披蓑衣,指渔父。

散响:指渔父撒网入水发出的响声。

乱鸥:群鸥乱飞。

隔岸:对岸。

云屋:苍黑若云之状。

欲暮:柳宗元《渔翁》诗:“渔翁夜傍西岩宿营,晓汲清湘然楚竹。”然,同“燃”。

然竹:烧竹。然,同“燃”。柳宗元《渔翁》诗:“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然楚竹。”

凭持尊酒:凭此酒杯饮酒。

歌眉:指歌歌女之眉。

舒绿:舒展愁眉,古人以黛绿画眉,绿即指眉。

乔乡:此处指故乡。

淮山:指扬州附近之山。

无雁足:古代传说,雁足可以传书,无雁足即谓无书信。

  本词写作者观秋景而感怀,思念故人的苦愁之情。上片写“画阁愁独”,秋江、寒沙、隔岸、云屋,皆为远景,令人郁塞的胸怀顿开;“烟蓑”、“乱鸥”远俗之物,“渔市”、“樵村”,遁世之处,故有下片“须信”六句,词人何等放达,但自“只匆匆”二句起,文情逆转,却自然、通脱。

史达祖

史达祖1163~1220?年,字邦卿,号梅溪,汴(河南开封)人。一生未中第,早年任过幕僚。韩侂胄当国时,他是最亲信的堂吏,负责撰拟文书。韩败,史牵连受黥刑,死于贫困中。史达祖的词以咏物为长,其中不乏身世之感。他还在宁宗朝北行使金,这一部分的北行词,充满了沉痛的家国之感。今传有《梅溪词》。存词112首。

猜你喜欢

赤壁今朝过,苍梧几日期。

天旋疑水远,风怒恐樯危。

断岸馀千丈,英雄只一时。

多情雪堂老,月白夜探奇。

()

北风号枯桑,浓寒坚夜冻。关河鸟过少,雪意晓来重。

陌上未沾尘,山中已成垄。雍雍南去雁,袖手徒目送。

()

达观万象付评量,司造神功挈纪纲。刬尽剑门除割据,荡平滟滪作康庄。

太空日月明无蚀,永夜星辰净敛芒。长愿清宁天地好,达观万象付评量。

()

已解陈蕃榻,仍留杜甫亭。饱闻期月政,愿受一廛氓。

万事尊中酒,馀年水上萍。依投知有地,流转任浮生。

()

番直同遥夜,严扃限几重。青编书白雀,黄纸降苍龙。
北极丝纶句,东垣翰墨踪。尚垂玄露点,犹湿紫泥封。
炫眼凝仙烛,驰心袅禁钟。定应形梦寐,暂似接音容。
玉树春枝动,金樽腊酿醲.在朝君最旧,休浣许过从。

()

毋为恋旧林,别假一枝阴。忽凿自然理,翻知造物心。

异根能作合,非种莫相侵。君看芝兰室,其中渐染深。

()

东风一夜都吹损。昼长春殢佳人困。满地委香钿。人情谁肯怜。

诗人犹爱惜。故故频收拾。云彩缕丝丝。娇娆忆旧时。

()

何处寻云窦,泉凝雪满池。林端悬鲫鲙,山麓集江蓠。

貂帽寒绵卒,茅檐哭饿儿。为探幽兴出,番惹闷相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