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危弦断客肠。津桥捩柂转牙樯。江心云带蒲帆重,楼上风吹粉泪香。
瑶草碧,柳芽黄。载将离恨过潇湘。请君看取东流水,方识人间别意长。
江心云带蒲帆重,楼上风吹粉泪香。出自。宋代。严仁。的。鹧鸪天·惜别。 一曲危弦断客肠。津桥捩柂转牙樯。江心云带蒲帆重,楼上风吹粉泪香。瑶草碧,柳芽黄。载将离恨过潇湘。请君看取东流水,方识人间别意长。
离愁别恨,也是一个亘古常新的主题。但在写法上却各有不同,因而词的艺术感染力也就各异。严仁的这首词,以借景抒情取胜。
“一曲危弦断客肠”。写楼上别筵情景:宴席将散,一曲哀弦,愁肠欲断。万种愁情,借琴曲传出,令人魄荡魂销。首句便给通篇定下了基调,接着,作者又将笔对准到河桥附近的帆船上:人已进船,船舵和桅、“一转”,包含几许离愁别恨!这一句由将别而即别,词意推进一层,惜别的气氛更为浓厚。“江心”句由即别转到方别。帆随云动,写出了似为云所“带”的主观感觉。“楼上”一句,从对方着笔,终于拈出一个“泪”字来,把抒情气氛推上了高峰。
以上两句互为对偶,各写一方,将惜别之情,写得深挚感人。
下片直接抒写离情别意。头两句仍为写景。碧草芳美,岸柳才芽,青春作别,倍觉魂销。正是“绿杨芳草几时休,泪眼愁肠先已断”!两句以美好的春景,反衬惜别之情。“载将”一句将看不见、摸不着的“离恨”写得具体而有分量。结拍二句改设问为肯定语气,是全词一气写分别至此必然的感情蕴积。以悠悠不尽的东流江水,喻绵绵不断的离别愁情,使主题进一步深化,令人回味不绝。
作者在上片借景抒情,层次分明,步步推进,虽不点破,却蕴蓄着浓厚的惜别之情,是融情于景的典范。下片惜别之情滔滔而出,亲切可感,表现出作者相当高的艺术水准。
严仁(约公元1200年前后在世)字次山,号樵溪,邵武(今属福建)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宁宗庆元末前后在世。好古博雅。杨巨源诛吴曦,安丙惎而杀之,仁为作长愤歌,为时传诵。与同族严羽、严参齐名,人称“三严”。仁工词,有《清江欸乃集》不传,《文献通考》行于世。存词30首。
堂前花竹自清幽,春笋秋梨不外求。定省岂能忘喜惧,旨甘还得及交游。
彩衣舞罢雏曾弄,绿醑斟来蚁正浮。欲识事亲忠养意,惟应张仲是前脩。
忠养堂为张原善赋。元代。凌云翰。 堂前花竹自清幽,春笋秋梨不外求。定省岂能忘喜惧,旨甘还得及交游。彩衣舞罢雏曾弄,绿醑斟来蚁正浮。欲识事亲忠养意,惟应张仲是前脩。
湖上朱桥响昼轮。
溶溶春水浸春云。
碧琉璃滑净无尘。
当路游丝萦醉客,
隔花啼鸟唤行人。
日斜归去奈何春。
浣溪沙。宋代。欧阳修。 湖上朱桥响昼轮。溶溶春水浸春云。碧琉璃滑净无尘。当路游丝萦醉客,隔花啼鸟唤行人。日斜归去奈何春。
清风生此夜,一叶落深幽。有梦偏嫌枕,无人共倚楼。
谁将已残月,托付可怜秋。沧海茫茫水,心中舴艋舟。
立秋夜。清代。陈忠平。 清风生此夜,一叶落深幽。有梦偏嫌枕,无人共倚楼。谁将已残月,托付可怜秋。沧海茫茫水,心中舴艋舟。
溪南溪北草痕肥,山后山前布谷飞。叱犊一声烟雨细,杏花村里劝农归。
兰阳即事 其四。清代。仝卜年。 溪南溪北草痕肥,山后山前布谷飞。叱犊一声烟雨细,杏花村里劝农归。
一夜西风转酒旗,午余残暑不多时。
绿荷半蚀霜前叶,丹桂全封雨后枝。
忙里有诗偿日课,老来无赋为秋悲。
梳头小隶那知此,强向窗前数鬓丝。
甬东道院午坐。宋代。范成大。 一夜西风转酒旗,午余残暑不多时。绿荷半蚀霜前叶,丹桂全封雨后枝。忙里有诗偿日课,老来无赋为秋悲。梳头小隶那知此,强向窗前数鬓丝。
圣治周方域,儒风暨羽林。一经严授业,五孝得潜心。
骑猎宸游简,严庐禁掖深。披文知行在,即事亦官箴。
训勇宁惭晋,专门讵属参。从兹六郡俗,不羡满籯金。
羽林通孝经。宋代。刘攽。 圣治周方域,儒风暨羽林。一经严授业,五孝得潜心。骑猎宸游简,严庐禁掖深。披文知行在,即事亦官箴。训勇宁惭晋,专门讵属参。从兹六郡俗,不羡满籯金。
征君不可迹,萝薜望来深。更藉空王力,高明传至今。
蒲轮三起诏,螭首一纶青。虽表旌贤美,终非遁世心。
欲伸苹芷荐,念尔不余歆。
访明征君事读唐高御碑有感。明代。王世贞。 征君不可迹,萝薜望来深。更藉空王力,高明传至今。蒲轮三起诏,螭首一纶青。虽表旌贤美,终非遁世心。欲伸苹芷荐,念尔不余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