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危弦断客肠。津桥捩柂转牙樯。江心云带蒲帆重,楼上风吹粉泪香。
瑶草碧,柳芽黄。载将离恨过潇湘。请君看取东流水,方识人间别意长。
鹧鸪天·惜别。宋代。严仁。 一曲危弦断客肠。津桥捩柂转牙樯。江心云带蒲帆重,楼上风吹粉泪香。瑶草碧,柳芽黄。载将离恨过潇湘。请君看取东流水,方识人间别意长。
离愁别恨,也是一个亘古常新的主题。但在写法上却各有不同,因而词的艺术感染力也就各异。严仁的这首词,以借景抒情取胜。
“一曲危弦断客肠”。写楼上别筵情景:宴席将散,一曲哀弦,愁肠欲断。万种愁情,借琴曲传出,令人魄荡魂销。首句便给通篇定下了基调,接着,作者又将笔对准到河桥附近的帆船上:人已进船,船舵和桅、“一转”,包含几许离愁别恨!这一句由将别而即别,词意推进一层,惜别的气氛更为浓厚。“江心”句由即别转到方别。帆随云动,写出了似为云所“带”的主观感觉。“楼上”一句,从对方着笔,终于拈出一个“泪”字来,把抒情气氛推上了高峰。
以上两句互为对偶,各写一方,将惜别之情,写得深挚感人。
下片直接抒写离情别意。头两句仍为写景。碧草芳美,岸柳才芽,青春作别,倍觉魂销。正是“绿杨芳草几时休,泪眼愁肠先已断”!两句以美好的春景,反衬惜别之情。“载将”一句将看不见、摸不着的“离恨”写得具体而有分量。结拍二句改设问为肯定语气,是全词一气写分别至此必然的感情蕴积。以悠悠不尽的东流江水,喻绵绵不断的离别愁情,使主题进一步深化,令人回味不绝。
作者在上片借景抒情,层次分明,步步推进,虽不点破,却蕴蓄着浓厚的惜别之情,是融情于景的典范。下片惜别之情滔滔而出,亲切可感,表现出作者相当高的艺术水准。
严仁(约公元1200年前后在世)字次山,号樵溪,邵武(今属福建)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宁宗庆元末前后在世。好古博雅。杨巨源诛吴曦,安丙惎而杀之,仁为作长愤歌,为时传诵。与同族严羽、严参齐名,人称“三严”。仁工词,有《清江欸乃集》不传,《文献通考》行于世。存词30首。
雁过停舟处,徘徊野色迟。
城根流水抱,岸角断桥垂。
烟集栖埤鸟,风寒牧马陂。
岂堪今夜宿,短笛隔船吹。
舟次西华。明代。吕时臣。 雁过停舟处,徘徊野色迟。城根流水抱,岸角断桥垂。烟集栖埤鸟,风寒牧马陂。岂堪今夜宿,短笛隔船吹。
燕赵悲凉俗,唐虞揖让风。古怀缘酒热,老眼得秋空。
易水销神剑,尧山泯故宫。几多凭吊意,徙倚落晖中。
野望。清代。李锴。 燕赵悲凉俗,唐虞揖让风。古怀缘酒热,老眼得秋空。易水销神剑,尧山泯故宫。几多凭吊意,徙倚落晖中。
西畴延夕照,篱落见层层。塔影千年寺,琴声百岁僧。
风枝翻弱絮,香蕊结垂藤。妙法离言说,南宗此一灯。
花朝后五日同梁药亭屈本庵吴山带李方水集石公离六堂即事书怀二首 其二。清代。陈恭尹。 西畴延夕照,篱落见层层。塔影千年寺,琴声百岁僧。风枝翻弱絮,香蕊结垂藤。妙法离言说,南宗此一灯。
林邑山连瘴海秋,牂牁水向郡前流。
劳君远问龙城地,正北三千到锦州。
柳州寄京中亲故。唐代。柳宗元。 林邑山连瘴海秋,牂牁水向郡前流。劳君远问龙城地,正北三千到锦州。
湖光如镜迥无山,耿耿银河路可攀。
万象不移天地外,一尘能到水云间。
月明孤屿森楼阁,夜静飞仙过佩环。
借问孟城何处是,微微灯火绿杨湾。
夜宿甓社湖。宋代。吕定。 湖光如镜迥无山,耿耿银河路可攀。万象不移天地外,一尘能到水云间。月明孤屿森楼阁,夜静飞仙过佩环。借问孟城何处是,微微灯火绿杨湾。
二十年前燕市客,黄尘蔽天相逐来。中有出头先一丈,山中彷佛忆龙媒。
题钱舜举画马 其二。元代。丁复。 二十年前燕市客,黄尘蔽天相逐来。中有出头先一丈,山中彷佛忆龙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