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界千年靡靡风,兵魂销尽国魂空。

集中什九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

()

读陆放翁集 创作背景

  梁启超的《读陆放翁集》作于他一八九九年戊戌变法失败后出走日本期间,写的是读陆游诗集引起的感慨。这里所选的是其中一首。

参考资料:

1、百度百科.读陆放翁集

  梁启超的《读陆放翁集》作于他一八九九年戊戌变法失败后出走日本期间,写的是读陆游诗集引起的感慨。这里所选的是其中一首。

  诗的前两句从大处着笔,指出千百年来诗坛柔弱不振的总趋势。在这种柔媚纤弱的风气笼罩之下,那种刚健雄直的战斗性和勇于为国家献身的精神也消亡了。所谓「兵魂销尽国魂空」是「靡靡风」最突出的表现。作者格外强调这一点,乃在为下两句蓄势,抹倒「诗界千年」,正是为了突出一人。「集中十九从军乐」指诗题给出的《陆放翁集》。在「兵魂销尽国魂空」的「千年」诗界,唯有陆游的诗集里,十分之九都是抒写卫国从军的渴望和欢慰的。所以末句「亘古男儿一放翁」,使足笔力推崇陆游是从古至今的诗人中一个真正的男子汉。诗末梁启超自注云:「中国诗家无不言从军苦者,惟放翁则慕为国殇,至老不衰」,将诗意说得就更明确了。全诗写得极为概括凝练,雄直警策,这些都表现为「诗界千年」同「一放翁」的艺术对比所显示出的鲜明性。

  梁启超格外推崇爱国主义和为国而战的「尚武精神」,他认为「中国人无尚武精神」,表现在诗里,则所谓「诗界千年靡靡风」,因而他倡导「诗界革命」,欲改造文学,振作民气,达到救国拯民的目的。这首诗可说是其发自心声之作。

梁启超

梁启超(1873年~1929年),字卓如,一字任甫,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饮冰子、哀时客、中国之新民、自由斋主人,汉族,广东新会人,清光绪举人,和其师康有为一起,倡导变法维新,并称“康梁”。是戊戌变法(百日维新)领袖之一、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曾倡导文体改良的“诗界革命”和“小说界革命”。其著作合编为《饮冰室合集》。

猜你喜欢

花逢雨夜晓看妍,实蕊凋时阶不喧。试问老禅幽得处,谓言物外有青天。

()

卧龙山下梅花发,举杯半夜邀明月。自从却棹酒船回,一十五年如电掣。

相逢忽在百花洲,玉骨冰姿愈奇绝。粲然顾我低欲笑,敛衽对之那忍折。

应怜我老遽如许,鬓发摧秃牙齿缺。对花不饮可奈何,急唤潘郎相煖热。

潘郎趣召许朝天,昨日见之今日别。莫嫌韩愈困齑盐,会有王良收汗血。

同僚满屋多豪杰,仓卒立谈难尽说。请于主簿觅于思,博士龙头如玉雪。

故人傥问我何如,正被梅花恼不彻。

()

闰序嘉重九,高秋会法筵。菊芳犹应候,桃发已经年。

昔去人为鹤,今来海作田。仍看荐寿处,胜览出三天。

()

双凫飞出九重关,带得中原气象还。

抵死欲留之子住,吹笙要伴老夫闲。

草荒白鹤峰前宅,云散黄龙洞口山。

茉莉素馨闻已熟,妙香从此剩熏班。

()

庭前诗已成,云间月未没。入户启南轩,无拘转真率。

草木发天香,遥夜清人骨。

()

燕雀纷纷出乱麻,汉江西畔使君家。空堂自恨无金弹,任尔啾啾到日斜。

()

坐断孤危未肯休,荷担杰阁与层楼。

柦翁活计丘山重,得力全归顶{左宁右页}头。

()

缘遇离苦海,修真寂真寥。向真风里捉真飙。种琪瑶真真,瑞满青霄。

引真个玉兔,真个金难,自是能消。更收聚真龙真虎,缭绕真象肯偏饶。

真恍惚,直彰昭。见真婴真姹相招。访真离真坎真处,要真真相济服灵苗。

忽结亘古真容,因真清净,功力和调。蓬岛去,拜礼重阳师父,永逍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