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迷岸草,望长淮、依然绕孤城。想乌衣年少,芝兰秀发,戈戟云横。坐看骄兵南渡,沸浪骇奔鲸。转盼东流水,一顾功成。

千载八公山下,尚断崖草木,遥拥峥嵘。漫云涛吞吐,无处问豪英。信劳生、空成今古,笑我来、何事怆遗情。东山老,可堪岁晚,独听桓筝。

()

译文

淮河环绕着楚都寿春孤城,野草丛生,河岸迷蒙。当年南朝谢家子弟,意气风发,统领数万精兵。以逸待劳痛击前秦军,苻坚百万雄师如受惊的巨鲸,在淝水中溃奔。转眼间,建立起大功。

时隔千年,八公山的草木一如当年,簇拥着险峻的峦峰。而今山头云涛聚又散,昔日的豪杰杳无迹踪。劳累终生。古今往事俱成空。可笑我吊古伤今何必太多情。叹惜谢安晚年,遭疏远,不受重用。

注释

1、寿阳楼:指寿春(今安徽寿县)的城楼,东晋改名寿阳。八公山在寿县北,淝水经此入淮。公元三八三年,东晋谢安、谢玄以八万精兵大败苻坚八十万众于此。

2、故都:指北宋都城汴京。作者写此词时,汴京已残破,所以用“故”。

3、长淮:淮河。当时宋、金以淮河为界。

4、孤城:指寿阳城。

5、乌衣:乌衣:巷名,故址在今南京市东南,是晋代王、谢等名门贵族之地。

6、年少:指谢安的子、侄一班在淝水之战中表现出色的年轻将领。

7、芝兰秀发:源于《世说新语》中谢玄的话:“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于阶庭耳。”比喻年轻有为的子弟。

8、戈戟云横:一语双关,明喻晋军的武器像阵云一样横列开去,暗用《世说新语》中”见钟士季(会)如观武库,但睹戈戟”的典故,赞誉谢安等足智多谋,满腹韬略。

9、奔鲸:奔逃的鲸鱼,这里形容苻坚兵溃如鲸鲵之窜逃。

10、转盼:转眼之间。

11、草木:草木皆兵之意。《晋书·苻坚载记》:“北望八公山上,草木皆类人形。”

12、峥嵘:形容山势险峻。

13、劳生:碌碌的人生。

14、怆:伤感。

15、遗情:指思念往事。曹植《洛神赋》:“遗情想象。”李善注:“思旧故而想象。”

16、东山老:指谢安,他曾隐居东山。

17、恒筝:桓伊善弹筝。曾抚筝而歌《怨歌》,以讽谏晋孝武帝猜忌谢安,不予重用。谢安听了“泣下沾襟”,孝武帝“甚有愧色”。事见《晋书·桓伊传》。

参考资料:

1、周笃文.《豪放词典评》.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9:21-22

2、孟庆文.《新宋词三百首赏析》.海口:南海出版公司,1995:229

3、刘逸生.《宋词小札》.广州:岭南美术出版社,2008:133

4、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淮南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 :《淮南文史资料·第12辑:历代诗人咏淮南》 ,1996 :72 .

5、关永礼,何松子.《白话宋词精华》.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2006:139

八声甘州·寿阳楼八公山作 创作背景

  此词作于绍兴三年(1133)前后,是叶梦得登寿阳(今安微省寿县)城楼及八公山而作。叶梦得在寿阳八公山登高望远,想到一段历史往事,遂发思古之幽情,缅怀谢安等的英雄业绩,自伤年暮岁晚,功业无成,写下了这篇词作。

参考资料:

1、林力.《宋词鉴赏大典》.北京:长征出版社,1999:663

2、臧维熙.《宋词名篇赏析》.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2000:140-141

  “故都迷岸草,望长淮、依然绕孤城”,写登山所见。词人眼中,有环绕“孤城”的“长淮”逝水,以及岸边的迷离衰草。“故都”与“依然”,表现出一种时空变换的沧桑感。“迷”与“孤”二字,则渲染了一种迷蒙、苍茫的历史厚重感,营造出怀古的感情基调。

  “想乌衣年少,芝兰秀发,戈戟云横”,用一个“想”字,引出对历史往事的回忆。当时谢安推荐自己的弟弟谢石和侄儿谢玄率军出战,因谢家居住在建康城中名门聚居的乌衣巷,而称谢家子弟为“乌衣年少”。“芝兰秀发”是作者赞扬他们少年有作为。“戈戟云横”表面写东晋军队武器齐整,兵容肃穆,实则暗指少年将领们带兵的魄力和谋略。

  “坐看骄兵南渡,沸浪骇奔鲸”,“坐看”一词,颇有“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从容气概。当时,前秦皇帝因拥兵百万,曾说过“以吾之众旅,投鞭子江,足断其流”的话,态度骄狂。因此词人此处称之为“骄兵”。“沸浪骇奔鲸”描写苻坚的军队仓惶逃窜的景象,十分形象。

  “转盼东流水,一顾功成”,“转盼”和“一顾”承接上句“坐看”,突出谢石、谢玄的才能和他们少年豪杰的风采,同时也表现出胜利者特有的淡定自若。“千载”接续“功成”,“千载八公山下,尚断崖草木,遥拥峥嵘”,这些千年之后依然故在的景物,仿佛在向词人昭示往日的“峥嵘”,但是“漫云涛吞吐,无处问豪英”,如今空有河山,豪杰却无处可寻了。感慨中隐约可见词人对当朝无人的失望。

  叶梦得是南宋朝廷中坚决的主战派,但当时占主导地位的却是主和派。他遭受排挤而离京,心中满是愤慨,面对淝水之战的战场故址,回想那段成功驱逐异族侵犯的战争,自然生出今昔对比之意。

  “信劳生、空成今古”,谢氏子弟劳碌一生,他们建立的功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消殒,如今只空余“孤城”、“长淮”、“八公山”,向人话说当年。一切终将成空,所以词人“笑我来、何事怆遗情”,以自嘲的口气笑自己太过执著纠结。

  “东山老,可堪岁晚,独听桓筝”一句,暗含谢安晚年的一段历史典故。谢安年老时被晋孝武帝疏远,一次,在陪孝武帝喝酒时,当时的名士桓伊为他们弹筝助兴,歌曹植《怨歌行》日:“为君既不易,为臣良独难。忠信事不显,乃有见疑患。”声节悲慨,俯仰可观。孝武帝听完后,面有愧色。

  同样是忠信见疑,词人拿谢安和自己进行对比,突出了自身处境的悲惨,谢安虽被猜疑,但尚能与孝武帝一同饮酒,且有桓伊为他仗义执言;而自己却只能暮年“独听桓筝”。下阕从“峥嵘”、“豪英”到“空成今古”、“笑我”,再到“可堪岁晚”,词情一再转折,怀古叹今的兴味丰厚浓郁,深合词人当时的复杂心情。

叶梦得

叶梦得(1077~1148) 宋代词人。字少蕴。苏州吴县人。绍圣四年(1097)登进士第,历任翰林学士、户部尚书、江东安抚大使等官职。晚年隐居湖州弁山玲珑山石林,故号石林居士,所著诗文多以石林为名,如《石林燕语》、《石林词》、《石林诗话》等。绍兴十八年卒,年七十二。死后追赠检校少保。 在北宋末年到南宋前半期的词风变异过程中,叶梦得是起到先导和枢纽作用的重要词人。作为南渡词人中年辈较长的一位,叶梦得开拓了南宋前半期以"气"入词的词坛新路。叶词中的气主要表现在英雄气、狂气、逸气三方面。

猜你喜欢

蕉岭何嵯峨,峻极侵汉耸。

岩峦势崚嶒,草树影蒙茸。

羊肠仄径回,螺髻尖峰拥。

危讶天与摧,突疑地俄肿。

曦轮仅平过,星纬翻下供。

罡风劲而冲,游气蓊以壅。

循厓必蹲躬,蹑级难举踵。

联升贯行蚁,疲卧缩僵蛹。

高隼翮每抢,健马息亦恿。

韩愈岂虚哀,王尊乃真勇。

轻舆苦陟降,牵掣资众捧。

虽谢胟腓劳,屡动毛发竦。

昏黄履坦道,虩虩抱余恐。

()

庙祀何年始,今惟古垒存。疆场功自著,风雨昼长昏。

马革还初志,明珠信浪言。如何汉英主,犹有绛侯冤。

()

即看几几仪形外,也到休休乐善时。陋识岂能酬远业,高情兼已拜新诗。

逢人只说苌公学,知己长怀鲍叔思。裁得尺书凭寄与,天空日短雁来迟。

()

元是毗耶女,莱嫔居士家。

一门函佛界,三子摘天葩。

积累千金富,追迎百两车。

合书贤妇传,遗像俨笄珈。

()

岷山遥对锦官城,游子看图感宦情。松树吟边沧海近,杜鹃啼处白云生。

思亲客梦三更月,听雨乡心万里程。伫见政成归省日,庭闱白发沐光荣。

()

磊落胸襟造道真,江湖十载自由身。虽无伟绩留当世,恰有清名异众人。

角里先生常愿友,香山居士每求亲。抠衣顾我虽几数,赖得诗翁诱善邻。

()

冬夜不成眠,寒灯听骚屑。天明惊皑皑,梧桐枝上雪。

()

独住三峰下,年深学炼丹。一间松叶屋,数片石花冠。

酒待山中饮,琴将洞口弹。开门移远竹,剪草出幽兰。

荒壁通泉架,晴崖晒药坛。寄知骑省客,长向白云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