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

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

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

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

译文

你明知我已经有了丈夫,还偏要送给我一对明珠。

我心中感激你情意缠绵,把明珠系在我红罗短衫。

我家的高楼就连着皇家的花园,我丈夫拿着长戟在皇宫里值班。

虽然知道你是真心朗朗无遮掩,但我已发誓与丈夫生死共患难。

归还你的双明珠我两眼泪涟涟,遗憾没有遇到你在我未嫁之前。

注释

节妇:能守住节操的妇女,特别是对丈夫忠贞的妻子。吟:一种诗体的名称。李司空师道:李师道,时任平卢淄青节度使。

妾:古代妇女对自己的谦称,这里是诗人的自喻。

缠绵:情意深厚。

罗:一类丝织品,质薄、手感滑爽而透气。襦:短衣、短袄。

高楼连苑起:耸立的高楼连接着园林。苑:帝王及贵族游玩和打猎的风景园林。起:矗立着。

良人:旧时女人对丈夫的称呼。执戟:指守卫宫殿的门户。戟:一种古代的兵器。明光:本汉代宫殿名,这里指皇帝的宫殿。

用心:动机目的。如日月:光明磊落的意思。

事:服事、侍奉。拟:打算。

何不:一作“恨不”。

参考资料:

1、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年12月版:第322-323页

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 创作背景

  李师道是当时藩镇之一的平卢淄青节度使,又冠以检校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头衔。中唐以后,藩镇割据,用各种手段,勾结、拉拢文人和中央官吏。张籍是韩门大弟子,他的主张维护国家统一、反对藩镇割据分裂的立场一如其师。这首诗便是一首为拒绝李师道的收买而写的名作。

参考资料:

1、萧涤非 等.唐诗鉴赏辞典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12月版:第758-759页

  《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载于《全唐诗》卷三八二。下面是国学大师、全国首批博士生导师钱仲联先生与苏州大学文学院徐永端教授对此诗的赏析。

  此诗通篇运用比兴手法,委婉地表明自己的态度。单看表面完全是一首抒发男女情事之言情诗,骨子里却是一首政治抒情诗,题为《节妇吟》,即用以明志。

  此诗似从汉乐府《陌上桑》、《羽林郎》脱胎而来,但较之前者更委婉含蓄。

  首二句说:这位既明知我是有夫之妇,还要对我用情,此君非守礼法之士甚明,语气中带微辞,含有谴责之意。这里的“君”,喻指藩镇李师道,“妾”是自比,十字突然而来,直接指出师道的别有用心。

  接下去诗句一转,说道:我虽知君不守礼法,然而又为你情意所感,忍不住亲自把君所赠之明珠系在红罗襦上。表面看,是感师道的知己;如果深一层看,话中有文章。

  继而又一转,说自己家的富贵气象,良人是执戟明光殿的卫士,身属中央。古典诗词,传统的以夫妇比喻君臣,这两句意谓自己是唐王朝的士大夫。

  紧接两句作波澜开合,感情上很矛盾,思想斗争激烈:前一句感谢对方,安慰对方;后一句斩钉截铁地申明己志,“我与丈夫誓同生死”。

  最后以深情语作结,一边流泪,一边还珠,言词委婉,而意志坚决。

  诗中所说“双明珠”是李师道用来拉拢、引诱作者为其助势的代价,也就是常人求之不得的声名地位、富贵荣华一类的东西。作者慎重考虑后委婉的拒绝了对方的要求,做到了“富贵不能淫”,像一个节妇守住了贞操一样的守住了自己的严正立场。但当时李师道是个炙手可热的藩镇高官,作者并不想得罪他、让他难堪,因此写了这首非常巧妙的双层面的诗去回拒他。

  此诗富有民歌风味,它的一些描写,在心理刻画中显示,写得如此细腻,熨贴,入情入理,短幅中有无限曲折,真所谓“一波三折”。

  此诗词浅意深,言在意外,含蓄地表达了诗人的政治立场。全诗情理真挚,心理描写细致入微,委婉曲折而动人。除了它所表现的是君子坦荡胸怀这一因素外,其在艺术上的高妙也是促使它成为名作的重要原因。据说由于这首诗情词恳切,连李师道本人也深受感动,不再勉强。

张籍

张籍(约767~约830),唐代诗人。字文昌,汉族,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人,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1 。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1 《张籍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张籍”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张籍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张籍为乌江人。

猜你喜欢

志节虽落落,不能无谤毁。

壮年自雄豪,末路遽颠委。

众口方丛嘈,即欲置之死。

公尝为大臣,沈冤不辩理。

恭惟仁宗圣,散地而后已。

新治甬上居。閒逸安暮齿。

恭惟今天子,继照明鉴是。

问公何处在,勉哉为予起。

使者临其门,将驾不容俟。

滔滔汴流急,行舟姑少止。

长堤榆柳深,夜凉襟带褫。

语终求其要,兹事殊可喜。

朝廷英俊林,岂无人器使。

谓公先帝臣,擢任刷前耻。

惟公体上意,毕力荷恩纪。

富贵安足论,清心寂如水。

古人老益壮,忠义在所指。

况复活千载遇,功名迈良史。

()

碧玉旋螺恍隔霄,冠山仙冢亦寥寥。

空余华构延风月,无复灵踪落市朝。

帐座追严多献宝,供盘随施有操瓢。

他方出没还如此,与物何心作迩遥。

()

汪汪黄叔度,千顷幸相依。浮海谋非拙,乘风愿已微。

烟霞盟有约,时事赋无衣。得似南来雁,芦汀到处归。

()

藏舟泰山巅,偶值怀襄流。忽从归墟东,直向西海头。

洗日复濯月,光抱空中楼。扶疏散青红,异气缠九州。

忽焉阁寒沙,伫立令人愁。明朝早潮来,欲住不得留。

()

玉宇无尘数点星。霎时隐隐动雷霆。云成苍狗看吞月,风卷秋蛾自扑灯。

听雨点,正泠泠。檐牙屋角忽倾盆。黄花昨日初开蕊,土薄那应水满庭。

()

年从此夜尽,年从此夜来。天日各有度,会合应无媒。

烛销商妇泪,杯覆王孙哀。逐贫不饿死,驱厉徒生猜。

揽镜羞蓬鬓,壮士胡为哉。

()

粒粒珊瑚金盒贮。正别绪、肠千缕。几猜认、东风梅蕊吐。

人道是、春何苦。春道是、人何苦。

怨曲频拈纤手数。欲寄与、天涯阻。向窗外、轻调鹦鹉语。

花道是、鹃啼雨,鹃道是、花啼雨。

()

故人怜我滞刀环,乞郡遥临纳款关。久徙略谙田牧利,联吟须放簿书閒。

广延宿士休悬榻,便作州民决买山。微有江湖流落感,梦中重侣旧鹓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