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殿郁崔嵬,仙游实壮哉。

晓云连幕卷,夜火杂星回。

谷暗千旗出,山鸣万乘来。

扈从良可赋,终乏掞天才。

()

译文

如宫殿般的帐幕聚集在高大的嵩山,皇帝游山的场面实在壮观。

清晨云雾连同帐幕涌动卷起,夜间灯火夹杂星光缭绕回旋。

幽暗的山谷千旗出动,天子车驾到来,山中响起高呼万岁的声音。

我随同出游确实值得写诗歌诵,但终究还是缺乏光彩耀天的才华。

注释

扈:随从。登封:在今河南郑州登封市,位于嵩山之南。

帐殿:皇帝出巡时休息的帐幕。郁:积聚。崔嵬:高峻的样子。

山鸣:据《汉书·武帝纪》,汉武帝祭嵩山,随从者听见山神恭呼万岁。万乘:指天子。周制,天子有地方千里,兵车万辆。乘,古代计算兵车的单位,四马并驾一车,称为一乘。

良:确实。赋:写作。

掞(shàn)天:光芒照天。掞,照耀。

  宋之问的宫廷诗比沈佺期的要复杂些,虽然这仅是在基本一致的风格中所发生的轻微个性变化。他的最好的宫廷诗完全不像应制诗,而是优美自然的抒情诗。这首《扈从登封途中作》是公元696年(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宋之问在随皇帝登嵩山祭天所作。古代帝王为报答天地恩德,并向天地祈求福寿,常举行封禅大典。在泰山上筑坛祭天为“封”,在泰山下辟地祭地为“禅”,后来扩大为五岳都可封禅。

  整首诗对仗工巧,锦绣成文,充满对武则天的歌功颂德。此诗第六句的“万乘”是皇帝的传统代称,但这里上下文的描写恢复了这一词语本身的某些力量。据《旧唐书》记载,武则天游河南洛阳龙门,命随从官员作诗,左史东方虬诗作先成,武则天赐给锦袍,之后宋之问献诗,武则天赞赏其诗句更高,又夺东方虬的锦袍赏给宋之问。

宋之问

宋之问,字延清,一名少连,汉族,汾州(今山西汾阳市)人。一说虢州弘农(今河南灵宝县)人。初唐时期的著名诗人。

猜你喜欢

玉帐西来,道前是、绣衣使者。游览处、秋风鼓吹,自天而下。湘水得霜清可鉴,巫峰过雨森如画。有神仙、佳致在胸襟,真潇洒。荆州宝,元无价。夔门政,长多暇。听谈兵樽俎,百川倾泻。此日寿觞容我劝,他年枢柄还公把。趁桂花、时节去朝天,香随马。

()

朴公图卷失不收,再来犹见前朝楸。著花老干未觉丑,根节磥坷阴繁稠。

当时树下展图读,沘笔赓续王朱游。虞山帝傅常独至,自写伊郁酬清幽。

天回地转讵所料,痛定思痛当谁尤?僧贫换米及故纸,此树能免终薪槱。

巡廊坐阶默相向,急雨打叶风飕飕。

()

董毅夫名钺,自梓漕得罪,罢官东川,归鄱阳,过东坡于齐安。怪其丰暇自得,余问之。曰:“吾再娶柳氏,三日而去官。吾固不戚戚,而优柳氏不能忘怀于进退也。已而欣然,同忧共若处富贵,吾是以益安焉。”命其侍儿歌其所作《满江红》。嗟叹之不足,乃次其韵。

忧喜相寻,风雨过、一江春绿。巫峡梦、至今空有,乱山屏簇。何似伯鸾携德耀,箪瓢未足清欢足。渐粲然、光彩照阶庭,生兰玉。

幽梦里,传心曲。肠断处,凭他续。文君婿知否,笑君卑辱。君不见周南歌汉广,天教夫子休乔木。便相将、左手抱琴书,云间宿。

()

饥寒陷侵暴,其实可怜伤。

一事百自反,忿心冷如霜。

恕物学者心,省事虑亦长。

吾过固多矣,责彼何暇详!

()

清论西轩里,相忘白昼长。鸟声随树转,燕口带泥香。

酒尽诗留壁,窗虚月满床。君家好见弟,何地不传芳。

()

繁弦奏渌水,长袖转回鸾。

一双俱应节,还似镜中看。

()

爱此幽人居,春风满庭户。指点辛夷花,忘却来时路。

()

羣分未辨。

类聚兹式。

天睠休明。

且求至德。

御繁实简。

制动惟默。

官府百王。

衣裳万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