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僧游五台。明代。宗林。五台山,清凉境,文殊菩萨留踪影。 溪冰谷雪最难消,三春一似三冬冷。 岩花馨,岩树青,山名久在《华严经》。 四面环基五百里,毒龙猛兽皆潜形。 中台好,生细草,顶上无尘何用扫。 四十里高接半天,远望沧溟一杯小。 东台高,愁猿猱,春无野杏并山桃。 三十八里路虽险,游人不说双足劳。 南台寂,少人迹,下有清泉从此出。 路自根头至顶头,计里还高三十七。 西台宽,西风寒,三十五里登临难。 法秘岩中长松树,千年翠色成奇观。 北台险,云常掩,远观恰似丹青染。 金猊背上驾文殊,行处红尘无半点。 游五台,真快哉,不辞辛苦年年来。 感应随机或相遇,百千万劫同消灾。 古庵院,多更变,敕建光明铜瓦殿。 睹兹恩典庆幸多,文殊更睹黄金面。 众沙门,思报恩,怀香远谒不动尊。 经讽华严解深意,普贤行愿堪同论。 心香妙,心灯照,文殊欢喜亦含笑。 芒鞋步步踏清凉,三育四恩同一报。 松风清,松月明,搜穷圣迹方还京。 心与文殊默相契,慈悲广度诸众生。 明年春,要来此,梦想五台心不死。 凭谁寄语老文殊,借我金毛小狮子。 狮子来,我便去,终身只在台山住。 东西南北游台人,莫道云深不知处。
观鱼。明代。宗林。鱼在水中生,人在水中死。 贪饵鱼上钩,失脚人下水。 人死鱼腹肥,鱼死人口美。 吁嗟鱼与人,恶乎不知此。
乐归田园十咏 其三 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明代。宗林。梨栗诗书责子孙,菊松瓜菜乐乾坤。 养高不受重来诏,谁敢闲敲处士门。
乐归田园十咏 其二 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明代。宗林。欲知归去好前程,每对征夫问一声。 茅屋几家门尚掩,茫茫天地未分明。
乐归田园十咏 其一 归去来兮至觉今是而昨非。明代。宗林。宦海漂流久见几,故园荒废正思归。 往迷来悟心方乐,投老寻闲愿不违。 新别庙堂无怅恨,旧栽松菊有光辉。 池鱼羁鸟还渊薮,童子何劳讲是非。
补瓢 其二。明代。宗林。一席茅庵百衲身,山高无日照窗尘。 雪松挺翠能禁冷,霜叶堆红岂是春。 瓦罐汲泉便北并,木盘分米赠西邻。 补瓢留得青蚨在,自笑痴心也济贫。
补瓢 其一。明代。宗林。足迹寻常懒过桥,栖栖今日又明朝。 诗情冷淡霜中菊,服色离披雪后蕉。 贫里有谁分米送,禁山无处觅柴烧。 老来自笑贪心在,还对清泉补破瓢。
题钟钦礼所画云山江水隐者图。明代。宗林。隐隐楼台倚涧阿,酒船空处罢笙歌。 江头网密鱼虾少,山腹云深虎兕多。 莫怪考盘通世路,已知平地息风波。 道人家住中峰上,时有茶烟出薜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