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韵宋牧仲《高江村詹事以乍浦秋鸟见贻兼索题句赋此答之》

和韵宋牧仲《高江村詹事以乍浦秋鸟见贻兼索题句赋此答之》
海壖屏迹无束络,土俗乡风闲领略。
马皋入夏压网多,秋鸟交冬因风落。
温经近每绝羔烹,盘馔惟兹称大嚼。
岁寒怀友思馈将,妄谓小物味珍错。
盐炙酱臡置双瓶,不学邯郸五彩缚。
尺素还述土人云,此鸟产处隔蓬弱。
平时飞息在三山,饱食椒茴与芷若。
泠泠戏作御风行,翮倦争栖望林壑。
乍浦东南灌木深,胁翼群投欣有托。
幸不化蛤入大海,何辞登俎供杯杓。
饥丰骨嫩饶腴滋,色非丹翠羽成削。
中曰花鸡小钻篱,山经埤雅堪恢廓。
广平肝肠虽铁石,亦赋梅花粲齿腭。
逼除却值公务闲,官斋翛洁止琴鹤。
不缘粗野鄙牛唇,翻许吟诗美鹿藿。
长篇伟句气奡兀,远走鲜卑慰寥寞。
湖干年新人事断,书来展读快以乐。
枉比山平玉糁羹,顿指筵前黄颔臛。
病䲭双鸟本寻常,昌黎有诗高品格。
老髯妙咏我更妒,好主嘉宾斗奇作。
想见张灯甲煎时,席上挥毫精且博。
草堂归后五逢春,自守柴桑同尺蠖。
故人相信绝干请,往往邮诗叩铃阁。
才尽江淹布絮无,勉强摛词究贫薄。
()

高士奇

高士奇(1645—1704年),字澹人,号瓶庐,又号江村。浙江绍兴府余姚县樟树乡高家村(今慈溪匡堰镇高家村)人,后入籍钱塘(今浙江杭州)。高士奇早年家贫,后在詹事府做记录官。康熙十五年(1676年)升为内阁中书,领六品俸薪,住在赏赐给他的西安门内。 高士奇每日为康熙帝讲书释疑,评析书画,极得信任。官至詹事府少詹事兼翰林院侍读学士。晚年又特授詹事府詹事、礼部侍郎。死后,被追谥文恪。他平生学识渊博,能诗文,擅书法,精考证,善鉴赏,所藏书画甚富。著有《左传纪事本末》、《春秋地名考略》、《清吟堂全集》等。

猜你喜欢

朔风如刀,痛刮人骨。千山万山,雪映寒日。心知春气来,目睹梅花发。

游子南方归不归,晓堂閒却龟毛拂。

()

龙爪拿开白白云。

()

山雨潇潇鸡乱鸣,竹林风起薄寒生。斜沾笔架应千点,暗滴苔阶正五更。

树尾残花从摆落,陇头嘉谷自生成。只怜未罢东吴战,遍野尸骸不可耕。

()

万缘宜作梦时看,只有情田种德难。但把胸中着梨枣,不愁庭下欠芝兰。

倡条冶叶浑无赖,错节盘根颇耐寒。莫笑襄阳庞老子,全家长享鹿门安。

()

鲎实如惠文,骨眼相负行。蠔相黏为山,百十各自生。

蒲鱼尾如蛇,口眼不相营。蛤即是虾蟆,同实浪异名。

章举马甲柱,斗以怪自呈。其馀数十种,莫不可叹惊。

我来御魑魅,自宜味南烹。调以咸与酸,芼以椒与橙。

腥臊始发越,咀吞面汗騂.惟蛇旧所识,实惮口眼狞。

开笼听其去,郁屈尚不平。卖尔非我罪,不屠岂非情。

不祈灵珠报,幸无嫌怨并。聊歌以记之,又以告同行。

()

二月雉朝飞,横行傍垄归。斜看水外翟,侧听岭南翚。

躞蹀恒欲战,耿耿恃强威。当令君见赏,何辞碎锦衣。

()

闲挥彩笔,抵一编青史,情关今古。耆旧凋残骚雅歇,凭吊断烟零雨。

把酒兴怀,挑灯感往,一一经心数。诗成月旦,搜罗不畏吟苦。

而况屐冷青山,床空白社,录鬼谁为薄。宋玉悲哉秋欲老,独有招魂词赋。

风幌清哦,月楼高咏,都付双鬟谱。亭留野史,千秋须让韦布。

()

侠客不怕死,怕在事不成。事成不肯藏姓名,

我非窃贼谁夜行。白日堂堂杀袁盎,九衢草草人面青。

此客此心师海鲸,海鲸露背横沧溟。海滨分作两处生,

海鲸分海减海力。侠客有谋人不测,三尺铁蛇延二国。

()